图片来源图虫:已授站长之家使用
来源:互联网指北(微信号:hlwzhibei)
作者:蒲凡
这无疑是当下中国关注量最大的话题之一,因为如果不是过年,中国的年轻人似乎越来越不愿意“回家”。并且就算有了“过年”这个最“政治正确”的回家理由,年轻人表达出来的总体情绪也往往很微妙。
比如那首经典的彩虹合唱团神曲《春节自救指南》,相当部分歌词来自于社交网络的素材整理,在充分展现了话题基础深厚的同时,也将回家鲜明地指向了很多负面的标签,攀比、催婚、催生、考公务员、中年危机等等等。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氛围,那就是另一个冗长的话题了,这里不展开讨论。总之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
年轻人向往的理想生活方式,正在以他们工作生活的一线城市为基准点,快速和家乡拉开了代差,这让回家变成了“无所适从”。
而在这种趋势的裹挟下,“回家”也成为了一种人生规划的象征。知乎上的一道经典问题“为什么家长觉得你不考公务员事业编不回家乡就是白上大学了”, 30 多万浏览量几乎都倾斜给了相同的观点:一线城市意味着更多可能性,而回家大概率地意味着按部就班。
总之回到标题提出的问题,当回家意味着生活方式和人生规划将出现强烈对比,焦虑的年轻人开始将希望寄托于正在崛起的“新一线城市”们。
一方面,这些城市有着距离家乡更近的地理位置,情感上能够满足亲人间关于“回家”的执念;另一方面,随着一线城市虹吸效应的过剩,许多领域正在主动寻求转移产业布局的机会,理性上能让“回家”这件事从“妥协”转变为“转机”。
不过巨大的希望寄托,也意味着等量的疑惑和观望。特别是当人们越来越多的意识到一线城市长期深耕后建立起来的高耸壁垒,人们也对新一线是否能够兑现潜力留下了疑问:
杭州们真的能让年轻人留下来吗?
年轻人怎么走:杭州和他的新一线伙伴们
了解年轻人的走向,最快速的方式是通拉数据。
据猎聘发布的相关调查报告显示,过去六个季度里(2017Q3 到 2018 年Q4),一线城市在全国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排名前 20 城市的榜单中全面失守,仅有深圳挤进了榜单前10(也名列第10),而勉强保住榜单席位的上海,仅仅以1.49%的数据留在倒数第六。
与之呼应的是,未来的人才进行了相同的选择。在界面发布了一份有关职场青年及大学生对新一线城市人才新政敏感度的调查问卷中,超过40%的受访者觉得“新一线城市”是自己首选的就业选项,基本打平北上广深。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整体的数据繁荣下也出现了巨大的个体差异,比如上文提到的过去六个季度的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排名,新一线城市虽然取得了整体优势,但彼此之间也存在的巨大差异,比如排名第一的杭州足足领先排名第八的成都近 6 个百分点。
要知道在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这五个参考坐标系下,成都在《第一财经》周期性公布的榜单里已经连续数年领跑“新一线城市榜单”,似乎在这波新的历史机遇中奖“一骑绝尘”,但在这场新一线城市内部的抢人大战中,杭州显然占得了先机。
#p#分页标题#e#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数据在于,创业者们似乎也将优先选择权交给了杭州。据去年 3 月发布的《 2018 杭州创新创业指数》显示, 2017 年杭州创业项目增长率4.09%,已经连续四年领跑全国。
与此同时,高活跃度的创业板块也让资本市场更愿意给杭州机会,据此前刚刚公布的《 2018 杭州创业创新观察》显示,目前全国共有超过 35000 家投资机构,其中北上深杭的机构占比达到55%。而在过去的两年里,杭州新增创投机构的数量已经超过北京、上海和深圳,位居第一。
因此通过数据复盘我们不难得出结论:
新一线城市确实已经对一线城市的人才资源造成了冲击,但被留住的年轻人也呈现出了非常直观的偏好,即在“用脚投票”的过程中更多选择了杭州,而不是社交网络中话题量更高的成都、西安、重庆。
这似乎与很多人的期望值不符。毕竟就在 5 个月之前,也就是去年 8 月,那个表示自己的择偶标准是“能带自己吃饭就好”,还曾经在社交网络上掀起过一阵“一起去成都”的热潮。那时候的人们相信人文环境和亚文化繁荣,让成都这座城市充满潜力,也将成为“新一线城市”赛道上的核心竞争力。
但通拉数据后得到的那也告诉我们,人们对网红城市的兴趣似乎仅停留在兴趣,似乎还有别的因素在左右着人们的选择。
那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种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