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探访长海医院脑卒中中心,如何用科技手段帮患者“抢时间”?

题图为长海医院脑卒中中心一角(钛媒体付梦雯拍摄)

题图为长海医院脑卒中中心一角(钛媒体付梦雯拍摄)

发病急、病死率高,脑卒中(俗称“脑中风”)由脑供血动脉突然堵塞或破裂而造成,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7)数据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脑卒中人数为1242万,且脑卒中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

“其实脑卒中目前已经有非常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但是在中国,98%的病人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因不了解卒中而耽误了救治的最佳时机。”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刘建民如是说。

在第十三个“世界卒中日”前一天,10月28日,钛媒体去到长海医院探访脑卒中中心。刘建民告诉钛媒体,对于卒中患者,在发病4.5小时内实施静脉溶栓是脑卒中急性期救治的主要手段,因此,DNT(Door-to-Needle Time,入院到溶栓时间)至关重要。

但刘建民感慨,“可惜的是即便是长海医院,来的绝大部分的病人都超过了最有效的救治时间。”

抢时间

为了帮助患者“抢时间”,长海医院早在2013年就成立了跨学科的“脑血管病中心”,混编了神经内外科、影像科、血管外科等60多名医生,通过打破科室间壁垒,采用‘一站式’的卒中急救流程。

为何要成立一个完全独立跨学科的中心,刘建民告诉钛媒体,“医院里面学科都是各管一块,内科看完转外科,排队、拿药、化验,等最后看完了这一天没了。慢性病没有关系,但是卒中不行,时间上不允许,我们时间要一分钟一分钟地去抢。” 

长海医院将DNT时间从2013年的111分钟,缩短至目前的20分钟。

“目前我们医院在脑卒中救治上的时间上稳定在20分钟,也就是说来一百个病人,第50名我们都在20分钟左右。”上海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杨鹏飞告诉钛媒体,“实际上在全国,我们可能是首家达到这样时间标准的单位,也有可能是唯一一家。 ”

作为脑卒中救治的样板医院,长海医院的救治流程在脑卒中患者到达医院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当患者拨打120急救电话后,呼救中心会询问患者病情,并通知医院;2分钟之内,一名医生提前将患者信息录入医院挂号系统,并可以实现先诊疗后付费;卒中护士在分诊台等候患者;1分钟后120救护车抵达,卒中医生跟着患者到达CT室;6分钟后CT检查完成,9分钟后静脉溶栓开始……

2017年,脑血管病中心启用院内急救智能管理系统。患者手上佩戴RFID手环,护士拿着仪器扫码,将患者进出CT室、溶栓室、导管室等的时间一一记录下来。(如下图所示)

图为脑卒中中心急救智能管理系统,左为护士管理设备,右为患者需要佩戴的RFID手环(钛媒体付梦雯拍摄)

图为脑卒中中心急救智能管理系统,左为护士管理设备,右为患者需要佩戴的RFID手环(钛媒体付梦雯拍摄)

“从预防到急救、到二级预防、康复、到发病后的再急救,应该是一个闭环。”刘建民认为现在中国的卒中防控全链条都存在巨大的问题,“针对已经有成熟方法的情况下,怎么样让更多的病人能够获得这样的治疗,就涉及几件事,第一就是卒中中心建设。” 

刘建民坦言,卒中中心建设的第一条就是要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把卒中病人的院内救治环节彻底打通,“让绿道真正绿起来,所有消耗时间的地方能砍掉全砍掉,让病人只到他必须去的地方。”

第二是卒中救治网络建设。病人如果在崇明、宝山等没有条件抢救的医院时,医生一判断急性卒中,如果能做静脉溶栓,就立刻打针,然后在不耽误时间的情况下,快速转移到长海医院等有条件治疗的医院。

借助科技手段打造脑卒中中心 

实际上,无论是“打破传统学科界限”还是“卒中救治网络建设”,大数据、AI等技术都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2017年,飞利浦与长海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共同开发脑卒中DTN时间智能分析系统和急性卒中专病数据库,并运用云平台技术将其发展成为单中心乃至多中心的“急性卒中专病数据”库。

图为长海医院脑卒中中心信息化管理系统(钛媒体付梦雯拍摄)

图为长海医院脑卒中中心信息化管理系统(钛媒体付梦雯拍摄)

#p#分页标题#e#

飞利浦大中华区副总裁、整体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陈胜裕告诉钛媒体,要打破多学科壁垒牵涉到很多学科信息的无缝连接,要从信息的数据标准、流程标准开始做起,“这里会牵涉到各种不同的技术以及信息数据的融合。”

在过去两年当中,飞利浦在全球范围内共并购17家医疗技术及设备创新的公司,近三分之一是跟心脑血管相关,涵盖了心脑血管从院前、院中到院后,包括卒中的急救、治疗、人工智能、信息化、流程的优化等各种技术公司。

从筛查开始,急救、诊断、治疗到康复,最大的难点就是跟医院里各个科室整合起来,陈胜裕坦言,“要怎么符合卒中的流程,对病人在黄金时段里面能达到我们想要的一个治疗效果,这个是最难的。”

“我们目前在国内相对来讲做的欠缺的地方就是120急救和医院之间的衔接,这也是我们目前跟飞利浦一起来做主要针对的问题。”杨鹏飞坦言,国外模式和国内卒中的差别不在医院,主要在院前,国外的卒中救治模式院前急救组织的非常科学,医院机构的救治能力评价是非常清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长海医院在上海市卒中学会下面专门成立了一个院前急救学部,由上海市120急救中心的主任来担任组长,刘建民告诉钛媒体,“要对120急救中心培训,当有病人呼叫的时候,两个基本问题一问,发现是卒中,立马优先派车。医院要转诊、出院要用救护车,回家要用救护车,先派哪个?必须卒中优先派车。”

此外,长海医院还牵头打造覆盖上海东北部的“60分钟脑卒中黄金救治圈”,并将经验推广到全市甚至全国。

在下一步的合作当中,陈胜裕认为第一点要利用数字化、互联网技术,围绕着每一位病人,从院前、院中到院后每一个环节的信息串联起来;第二点要把各个学科之间联系起来,牵涉到不同设备、不同信息,不同数据如何串联起来。

“院内时间抢回来了,我们从原来两小时抢到了现在的二十分钟,但是院前浪费了四五个小时。”虽然刘建民是一名外科医生,但现在,他在卒中宣教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多。(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付梦雯)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