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重慶永川:新鄉賢“行”新使命


重慶永川:新鄉賢“行”新使命


       

鄉賢評理員陳久述正在為當事人調解糾紛。永川區司法局供圖。 

一身無褶的白衣,胸前佩戴黨徽,重慶市永川區三教鎮川主廟社區的王志學精神矍鑠,完全看不出已是85歲高齡。

在老人身后的一個小黑板上,還清晰可見他新近成功處理的一個糾紛記錄,案件類型一欄醒目地標注著“疑難”二字。

耄耋之年,為何仍在操勞?

時間回溯到2016年,為了健全完善人民調解組織,重慶永川區著手試點鄉賢評理員制度,本是新鄉賢的“王老”成功當選,多了一重身份,自然添了一份重擔。

新鄉賢能否有新作為?

邊行邊試,2017年8月,見時機成熟,永川正式決定全面推廣這一模式,在各鄉間庭院陸續豎起“鄉賢評理堂”的牌子,並從1009名新鄉賢中,遴選出一批具備法律知識、善於調節糾紛、熱心公共事務的人擔任鄉賢評理員,一年多過去,先后有100余人走馬上任。

筑起鄉村矛盾糾紛的“第一道防線”后,永川日漸實現“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鄰裡更和諧”的可喜局面,走出了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有益路徑。

一名老人的“海選”

        體現標尺——

        用人要“接地氣”,更得群眾“當家”說了算

“下面推薦的人是王志學,想必很多人都熟悉,請大家踴躍發言。”不大的院壩裡,主持人扯著大嗓門的話音剛落,圍坐在一起的上百村民代表和部分黨員,就你一言我一語討論開來。

“王老人不錯。”“我贊同。”一段熱議后,主持人直接宣布投票開始。不到半個小時,統計結果顯示:全票通過。

唱票結束,整個院壩裡嘩啦啦的掌聲響成一片。這是當年永川鄉賢評理員示試點在三教鎮啟動時,王志學參加院壩會“初評”的場景,當時83歲高齡的他,是當地年齡最長的海選者。

工作退休回三教鎮后,王志學一直發揮余熱,很受人尊敬。在居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件事發生在1991年夏,當時返聘在林業站工作的王志學從村民口中了解到,十三組和十四組因為林地劃分定界不清的問題,十多年來常有摩擦矛盾,互相辱罵甚至大打出手,造成了很壞的社會影響,也有潛在的安全風險。想到自己有過林業相關工作經驗,他主動請纓,找到當時的林業站站長梁國學以及兩個村的村支書、村長和相關村民,一起走訪勘測實地,然后談判與協商,三天兩夜,老人來來回回走了幾十裡山路土路,組織多次座談會,最終讓大家在林場定界問題上達成一致意見,並順利立下了界碑。

盡管威望很高,但整個海選的過程卻不是走過場。王志學還先后經歷了村民代表會評議、初評候選人公示、鎮街復核、相關部門評議、正式候選人公示、鎮街認定,一路連闖七關才得以順利通過。

“這是我們選擇鄉賢評理員的‘七步評選法’。”永川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羅曉春說,示范伊始,當地就確立了“村推選、鎮認定、區統籌”總體思路。

因為三教鎮川主廟社區空巢老人多,在推選人才的時候,為了做到“接地氣”,在村推選的第一道關口,就選擇性地傾向能跟老年人扎推的德高望重者﹔而在地方產業發展好的仙龍鎮太平橋村,為了在發展中錦上添花,則盡量選擇致富帶頭人。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選人的過程十分公開、透明,在一個村就發生過這樣一件事,當地社區推薦的一個人,在第二關時就被刷下來。“上次救災,這個人都沒有捐款,怎麼能被評為代表?”質疑聲中,這個人直接落榜。

制度全面推廣以來,通過正式篩選,在上千人的海選中,先后有兩批人勝出,總計有108人成功獲評。“從統計類別來看,三分之一是致富帶頭人,三分之一是德高望重者,還有三分之一是群眾工作經驗豐富的人。”羅曉春說。

當上鄉賢評理員不容易,當好鄉賢評理員更不易。經過一段時間考核,有一名鄉賢評理員因為時間精力跟不上已經被列入辭退名單,“我們有一套嚴格的考核辦法,能者上,庸者下,牌子不能砸了。”羅曉春道。

一杯小酒“釋恩怨”

        體現技巧——

       與百姓“零距離”,讓矛盾化在田間地頭

“叔爺,你們兩兄弟晚上來我家喝酒哈?”聽到呂祥杰說有免費的晚餐,呂某均表面答應爽快,內心卻直打鼓,“難道是我犯錯了?”

74歲的呂祥杰,是雙竹鎮衛星湖街道老店子道德風尚的一個標杆,因為崇尚家風,實際年齡比呂某均大14歲的他,按照輩分,一直以晚輩自居。

#p#分页标题#e#

“為何要設一個飯局?”呂祥杰樂呵呵地解釋說是技巧:“隻有坐下來心平氣和才能談事,否則,一上來就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還怎麼撮合?”

前一陣子,呂某均和父親因土地征收補償鬧得不可開交,兒子想從父親那裡多得一點土地補償款做小生意,但父親考慮自己年紀大了又無生活來源堅決不答應。身為鄉賢評理員的呂老,獲悉這件事后,就記挂在了心上。

夕陽西下,內心忐忑的呂某均趕到飯局時,香噴噴的飯菜已經上桌,除了他和自己媳婦,自家兄弟和弟媳,還有兩位鄰居也在場。他不知道的是,在一牆之隔的堂屋裡,呂祥杰正和他的老爹坐在一旁推心置腹的交流:“叔公,您四處說孩子不好,會造成流言蜚語,這樣要不得……”

就在呂某均望著一桌子菜嘴饞的時候,呂祥杰總算邁著緩慢的步伐走了進來,剛坐穩,他的話匣子打開了:“現在生活好了,想起我們小時候,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父母省吃儉用把我們帶大,那可真叫苦哦。”說到這裡,他話鋒一轉,對呂某均道,“叔爺,你父親身體好麼?我可聽說了,你最近都不去看他,影響很不好哦。”一席話,說得呂某均羞愧難當。

“老婆子,趕緊去請叔公過來吃飯。”見呂某均認錯,心領神會的老伴應聲而去。不一會兒,呂某均看見了父親進門時佝僂的身影,心裡一酸,當眾留下悔恨的淚水。

“傳家風,講家教,道德品質人人要﹔講和諧,講文明,禮義廉恥必傳承﹔愛國家,愛人民,個個當家做主人﹔敬長輩,孝父母,敬老愛幼最為主﹔莫稱強,不稱霸,團結群眾力量大。”借一杯酒,釋放恩怨,當晚,呂祥杰在堂屋拿出調解“記錄本”,熟練地在自己親手撰寫的呂氏家風牌匾下做起文書卷宗,當事人和解后,雙雙在上面按下各自鮮紅的手印。

“種地做多不如做少,做少不如做好。”“低頭不見抬頭見,吃飯聽到碗響。”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永川,一些鄉賢評理員擅長“講法”,有的則擅長“用情”等。盡管採用的評理方式各有不同,但記者在走訪中卻發現不變的一個共性:評理時少套“官話”,拉近與百姓的距離,有人甚至把“評理堂”搬到田間地頭,起到的作用往往能立竿見影。

“呂老卷宗寫得很好啊。”“都是培訓的結果。”記者翻閱呂祥杰記錄用的卷宗,一頁頁剛勁有力的文字映入眼帘,讓人感嘆佩服。

“調解糾紛,需要基礎的法律常識,對鄉賢評理員的的培訓必不可少,區司法局每個月至少要組織兩次,司法所還會點對點、手把手講案例。”一旁的永川區司法局副局長張卿解釋,培訓老師會根據農村現狀,把婚姻法、繼承法和土地法等,這些與村民休戚相關的幾大類法律法規梳理出來,甚至編成“教材”發放到每位鄉賢評理員手中,方便大家伙隨時隨地學習,“為了寫好卷宗,很多鄉賢都養成了練字的好習慣。”

一句“我不是神醫”

        詮釋定位——

        “配”好銜接機制,做村級自治有效補充

“這裡有個合同糾紛,搞了幾年了一直僵持不下,想請您老出面協調一下。”今年3月,王志學接到三教鎮綜治辦主任鄧興志的電話,雖然義不容辭地答應下來,但王老也沒有大包大攬,“我們先討論一下再說。”

很快,一個厚厚的卷宗就遞到了他手上,打開一看,最關鍵的當事人居然是自己一個侄兒,這增加了他調解的“砝碼”。

他這個侄兒正是王某銀,2013年愛人去世,但她生前在七大姑八大姨那裡借了一些錢,現在被人拿著借條追上門,把他一下搞蒙了。“我怎麼知道她生前是不是已經還你們了?”三家找上門的親戚,欠條款合計有近20萬元,王某銀壓力不小,疑惑也大,圍繞這個焦點,幾年裡,親戚沒少紅臉。

圍繞案件一番討論后,最終永川區司法局三教司法所決定:配一個專業法律工作者,協助王志學處理這起合同“懸案”。

“先不管誰對誰錯,凡事要講証據,別個有借條,隻要你拿不出還款証據,鬧到法院,就是有理也隻能是吃‘啞巴虧’。”配套銜接機制啟動后,一行人就忙開了,長輩王志學的話,讓王某銀語塞,但一時半會也想不通。一次不行,跑二次,苦口婆心地勸說下,意想不到的奇跡出現了,一個月后,在王老出面協調的第三個回合,王某銀點頭認了欠賬,5月15日,這起“馬拉鬆”式的糾紛順利結案。

#p#分页标题#e#

“人民調解作為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程序便捷、方式靈活、不傷感情、不收費用、立場中立等獨特制度優勢,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重慶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張德寬道。

在何梗鎮南坳上村,鄉賢評理員王忠容的愛人是一名老師,她這個“王師母”的名頭被當地人叫得響當當,群眾基礎十分扎實。“怎麼了?”一陣急促的鈴聲中,正和記者交流的她毫無掩飾地接通電話直接向對方發問,簡單交流后,她合上電話就開始“攆人”:“村裡兩個組正在修一條3.8公裡的水泥路,現場水管爆了,我要過去處理一下。”

“修路需要協調的事情很多,王師母的話最管用。”隨行的何埂鎮鎮長梁偉略顯尷尬地趕緊解釋,“她每天都要到現場收料,昨晚忙到凌晨2點過才回來。”

“我手機24小時開機,能夠隨叫隨到。”王師母說著就要出門,記者隻能和她一起趕往工地現場。

“有調解失敗的糾紛沒?”“‘我不是神醫’,肯定不能包治百病。”王師母毫不隱晦地道,村裡有一位老人,大兒媳婦與二兒媳婦都不願意贍養,上門溝通多次,兩人當面說同意,可轉身回家就“翻盤”了。

長期耗著,對老人家肯定不好,無奈之下,王師母主動征求老人兩個兒子和女兒意見,讓老人到何埂司法所請求法律援助起訴解決贍養問題。后經法院判決,由其女兒和二兒子每月分別給老人400元贍養費,平時,則由大兒子照顧老人生活起居。

“你們每月的贍養費,必須先交到我這裡,簽字畫押后,再由我轉給老大,當作老人的日常開銷。”為了防止當事人中途“反水”,王師母在法院判決后趁熱打鐵,立刻把這家人叫到一起立規矩,有了她這個“監督人”,這件折騰很久的贍養糾紛終於化解。

“鄉賢評理員確實給我們鬆綁了。”對於活躍在鄉間田野的這支隊伍,大安鎮雲霧山村村主任徐澤彬由衷地表示贊賞,百姓的事無小事,但村支兩委就6個人,即便每個人都有三頭六臂,有時候也忙不過來,久而久之,干群關系生疏了,自然而然出現“清官難斷家務事”的囧況。

騰出雙手后,徐澤彬轉移了工作重心。“村裡有20多個養殖場,為了確保青山綠水,這些都要依法關停,必須上門一個個做思想工作。”他解釋,“還要忙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做好相關的確權、確股工作。”

一名支書的“致富經”

        指明方向——

        工作中做好“加減法”,“調防結合”譜新篇

走進仙龍鎮太平橋村祝家壩大院,65戶人家的庭院錯落有致,周邊魚塘相連,遠望果樹成蔭。

“以前可不是這個樣子,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剩下老人小孩留守,隻能眼巴巴看著大片的田地荒蕪。”一位村民道,“現在的美麗家園,都是蔣鄉賢帶領大家干出來的。”

村民口中的賢能,就是這個大院的“總管”蔣顯明。當了11年村支書,55歲的他對村裡的朝夕改變深有體會,隨著鄰裡關系的好轉,需要調解的糾紛數量日漸“縮水”。

“總不能頂著‘挂羊頭,賣狗肉’的虛名吧?”當上鄉賢評理員后不久,他就在深思這個問題。想著自己在祝家壩種植錦橙已有20多個年頭,有了些經驗,去年,蔣顯明一番深思熟慮后,將周邊涉及42戶的閑置土地306畝集中起來,種植了李子、桃子、晚熟血橙等特色水果,農戶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實現了“農民變股東”的改變。

“未挂果前,每畝地按照300元保底分紅。”蔣顯明說,村民平時能在果園打工,每日工資50至60元,去年有16人在果園上班,發放工資達7萬余元,“預計4年后就能產生效益,到時所有‘股民’都可按股分紅。”

“人吵敗,豬吵賣。”是蔣顯明的一句口頭禪,他解釋,“百姓有事干了,閑言碎語自然就少了。”

在雙石鎮雙石社區,鄉賢評理員溫昌權的一件義舉教化了不少人。去年4月份,街鎮上一個門市帶住戶的老舊小樓因為下水道堵塞,搞得四周污穢遍地,臭氣熏天。大家相互指責卻找不到解決方法,原因是要想處理,就必須對下水道進行改造,沒誰願意掏錢,事情一拖就是幾個星期。

#p#分页标题#e#

事情還沒鬧到溫昌權這裡,他獲悉后,主動上門服務,不分白天黑夜,連續一周到現場查看,74歲的老人拖著承重的步子樓上樓上了解情況,發現了事情的復雜性:這裡的住戶,有的是租賃戶,有的到外打工去了找不到人,要集資,難於登天。

“錢能湊多少是多少,如果不夠,我自己可以贊助一些,同時再找經濟條件好的住戶化緣補缺口。”老人最后把心一橫,在錢沒有完全到位的情況下,就先讓施工隊進場。看著老人一把年紀整天蹲守在工地監工,28家住戶不忍心了,紛紛把需要分攤的300多元錢塞到他手裡。“前幾天對不起了!”拿著來之不易的錢,聽到住戶的致歉,溫昌權控制不住老淚縱橫。

糾紛算“減法”,工作做“加法”,從調解糾紛轉化為防范糾紛,很多鄉賢評理員的角色在不經意間發生著轉變,自身的思想境界也在不斷升華。

“王師母,別忘了‘做作業’哦。”“曉得了,莫催我。”離開南坳上村時,何埂司法所所長陳賀永意味深長的一句話,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陳賀永解釋,按照人民調解員相關規定,這些人將成功調解的糾紛記錄進卷宗,再逐級報審,會有一定的補助,各鄉鎮根據自己的財力,還有配套補貼,但“王師母”因為忙,調解完一件事就當事已了結,很少去領費用,催其“做作業”就是逼她寫卷宗。

“真要說這項工作的收入,估計很多鄉賢評理員都是‘倒貼戶’。”張卿感慨道,這些人圖的主要還是個“精神追求”。

愛寫“調解詩”的鄉賢評理員陳久述,免費騰出自己20多平方米的房屋當“評理堂”﹔滿頭銀發的呂祥杰老人拿出養老錢,自制家風家訓牌匾,挨家挨戶發放到呂氏兒女手中......

這是一群可愛的人。


(責編:彭國威、張祎)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