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讯 (记者 汤艳娟)8月30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农委获悉,重庆市日前印发了《重庆市蜜蜂产业链建设规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到2020年,全市蜂群保有量将达150万群,年产蜂蜜3.2万吨、蜂王浆210吨、蜂花粉420吨、蜂胶22.5吨,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应用推广面积达到500万亩,蜂业综合产值达64.9亿元以上。
目前,重庆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4%,蜜源植物丰富多样,主要蜜源植物有油菜、柑橘、洋槐等,蜂业发展蜜源条件良好。其中油菜和柑橘的种植面积最大,分别为377万亩和310万亩。截至2017年,重庆全市拥有养蜂场(户)11.4万个,养蜂专业合作社313个,蜜蜂保有量106万群,年产蜂蜜2万吨、蜂王浆130吨、蜂花粉312吨、蜂胶19.5吨,蜂群数量和蜂产品产量均排在全国前列,蜜蜂产业综合产值达23.4亿元。
但是,因重庆市蜜源植物分布不均,养蜂生产基本属于“靠天吃饭”。另外,中华蜜蜂每年仅能取蜜1-2次,有些地区甚至取不了蜜,再加上个别区县蜂群增长速度与蜜源植物的增长速度不匹配,已有部分地区出现争抢放蜂场地的现象。同时,养蜂生产规模普遍偏小、饲养方式落后、全程机械化程度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情况,也严重制约了重庆市蜜蜂产业发展。
“小蜜蜂可以做成大产业!”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康雷介绍,早在2017年初,市农委就针对重庆蜂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和论证,于今年4月8日印发了《规划》,明确了未来蜂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四大产业布局和八大重点项目,规划内容精准到了养蜂扶贫重点区域的乡村和农户。
今年6月,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成立了“重庆市蜂业专家服务团”(以下简称“专家服务团”),成员囊括了全市开展蜂业相关研究、推广和实践的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部门以及部分蜂业企业(公司及合作社)专家、学者和技术骨干。“专家服务团”以蜂业科技成果转化、蜂业实用技术推广、农民技能培训为抓手,助推贫困地区农户脱贫增收。
“如今,在‘专家服务团’的指引与帮助下,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都在养蜂和蜂业扶贫方面开展工作。”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特色科科长景开旺说,如,石柱县编制了《石柱县中蜂产业发展规划》,申报“石柱蜂蜜”地理标志,预算专项资金3000万元,把养蜂和扶贫工作紧密结合,打造中益乡中华蜜蜂特色小镇,创建“中国蜜蜂文化第一乡”;城口县申报了“城口蜂蜜”地理标志,引进了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并与市畜科院、重师大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资源保护、产业发展、基础研究等;彭水县确立了“中蜂新法活框饲养”和“小规模庭院养殖,小转地追花逐蜜”的技术路线,每年筹集300-500万元资金,加强生产基地巩固、蜜源植物培植、产业链延伸,引导扶持“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实现养蜂的精准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