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大有客厅经济兴起,广告主重新青睐OTT大屏之势,这一切都起因于智能电视联网后,把用户重新从移动PC端拉了回来。这种态势一直演变发展至今,如何能进一步精准知道家庭用户IP,拿到家庭画像,也许这正是目前整个OTT大屏行业所遇到的难题。
在2018金投赏国际创意节nEqual"AI 赋能 共创·共赢--AI科技赋能智慧商业高峰论坛"上,nEqual首席运营官杨纯与乐播投屏CTO仇明之间展开了一组超级对话。有关数据智能与家庭场景化营销,有关电视是否最容易成为家庭服务平台的入口,成为接收8亿的移动终端流量的桥头堡?可能OTT行业与广告界同行们需要留意下。
我们先简单理解一下了投屏。投屏覆盖的场景包含有影视剧投屏,音乐投屏,直播投屏,亲子互动投屏,电脑无线投屏,会议投屏等多个高频场景。手机投屏作为一种普遍的家庭观影方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和喜爱,每四个看电视的人,就有一个是通过投屏的方式在观看。手机每一次投屏的过程都会有一次广告展示的机会,最终催生以乐播投屏为首的多屏互联智能营销新媒体。
回到最开始的疑问,OTT广告如何进一步拿到家庭精准画像,知道是谁在看电视?从而提升广告价值,满足精准投放的需求呢?
首先来说说,家庭用户画像为什么急需被精确出来。现在智能电视的开机广告价格卖得比较低,它卖不起价格,并不是广告主给不起钱,与国外200元一个CPM相比,国内的广告价,可以说是在违心贱卖了;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智能大屏的广告展示后,难于转化,几十秒过后,难于参与互动与点击下单。第二个在于数据难于监测,不知道电视机前是谁在看电视,只能通投,广告给谁看了只能大概猜测画像。这与精准投放相差甚远。
再者,影响家庭购买决策的比例,家庭集体决策比例会变大,个人决策对最终是否购买的影响会逐渐降低。尤其是在对于子女的教育培训,对于投资理财产品和家庭公用的产品购买时,往往不再是一个人的决定,反而是由购买发起者,提出异议者,最终使用者,影响意见者多方的共同意见影响。这也是时代文明,社会公平与个人发声的必然进化趋势。所以未来的广告,不仅仅只是影响一个人就够了,一次广告还往往不够,广告主如何能够在最省成本的情况下,多屏多方位的触达到影响产品购买的家庭集体人群,就显得很有必然了。
通过投屏为什么能够精确知道电视机面前坐着谁?
答案是肯定可以的,通过手机和电视的连接,在这一个独特的投屏场景下,乐播可获取到用户手机唯一标识(IMEI/IDFA)、 设备信息、地理位置、投屏时间段、全网视频内容信息、兴趣爱好等多维度数据。从而彻底解决智能大屏无法统计到个人的通病,电视机前坐了谁,这个人的性格和时下需求是什么,这个家庭的成员结构,家庭需求,通过投屏的OTT DMP平台都可以精准知道,简单的说就是电视知道被哪个手机连接过,手机告诉电视我是谁,我有什么需求。、
理解更深一点,投屏广告是指在投屏场景下,在手机与电视两个载体中产生的广告场景。核心优势就是大屏冲击力+小屏互动转化能力强;通过双屏打通,让电视与手机建立连接关系,从而帮助OTT行业得到真实的家庭用户画像。
乐播云广告和数据资源来源,通过下图可以看出;数百个具备投屏功能的手机APP,是投屏的内容和用户发起方,用户通过点击投屏,将流媒体资源发送到电视大屏播放显示。在电视终端中,又包含2亿的智能联网设备,其中85%的智能大屏已经预埋了乐播投屏的投屏SDK,当前乐播已累积激活1.3亿台电视,每日的设备日活跃在3000W台终端,即每日至少有3000万家庭的电视是开启并且随时在等待投屏,他就像一个爪鱼,时刻在吸引着手机的流量。
乐播投屏的广告形态是如何,有何创新之处?
OTT行业最有趣的大屏互动广告,广告跟随人走。居于乐播投屏SDK在电视大屏和手机APP中大量覆盖,每一次投屏,在电视上SHOW完广告后,同类广告会同时间在手机端出现下单购买入口,解决电视只看不卖的转化难问题。第二,当前电视播放广告之后,只要连接了此wifi与电视建立过联系的手机,在以后的时间中,就可以在手机各类手机应用中看到广告,因为电视会告诉你,这个用户已经被宣传一次了,现在你可以引导他购买。根据这个原理,还可以衍生出更多可玩的互动游戏。因为手机和电视都可以参与广告运营。这种可玩性更强了。
#p#分页标题#e#
AI场景广告,这个部分有些平台都已经实现,乐播的AI广告中,在电视影片播放的过程中,AI智能后台会自动识别电视内容中的同款商品,巧妙的将产品和场景联系起来,将电视中的产品形象移植给广告主的产品,到了这里还不算完,电视SHOW玩AI广告后,遥控器或手机按OK键,手机端同时会立刻收到一条广告PUSH推送,即可完成购买。这就是区别之处。
在智能大屏讲究精耕细作的今天,投屏催生了OTT广告新物种;通过屏与屏之间的高频连接数据,定位出来的屏前精准人群和屏前家庭消费需求后,以乐播为首的投屏工具,能否成为影响客厅经济的新媒体?投屏广告,它是对现有广告模式的一次革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