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在品牌线上营销中的比重愈发重要,但数据造假就像皇帝新装——但凡和流量经济扯上一点关系,广告主、代理公司、媒介投放机构、自媒体本身都对此心照不宣。有行业观察者甚至对媒体提到,“个人自媒体造假的情况非常多。美妆、时尚、旅行、母婴这几个类目中,阅读量超过1万的博主有95%数据是假的。”
2016年9月微信一次内部统计接口升级,曾让很多造假者彻底现形,一些浏览量轻松达到“10万+”的公众号,在那一夜文章浏览量只有之前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不过此后的自媒体数据造假、刷流量,非但没有停止,发展到今天反而成了“明规则”。如果去淘宝搜索“微信公号运营”的关键词,能找到很多专门提供刷量服务的公司。
正如报道的那样,哪怕自媒体人自己不想刷,那些在广告主和自媒体间充当桥梁角色的媒介代理商,为了让文章的数据更好看,也会主动帮着刷。即便是广告主自身,也乐于看到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比较亮眼的传播效果,这样他们也好拿数据向上级领导交差。
艾媒咨询曾针对2017年运营类微信公众号行业刷量行为进行调查,发现86.2%的微信公众号运营者曾有过刷量行为。关于流量造假,用集体沦陷来形容毫不为过,至于这条产业链上的从业者,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只有那些订阅的粉丝被蒙在鼓里。
事实上,流量造假的生意,绝不仅限于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就在数天前,新华社也曝光了影视行业数据造假的产业链——某明星一条微博一年点击量超1亿次,评论区大量相似账号转发;某电视剧33天播放点击量达309亿次,最多的一天高达14亿次……
不管是影视行业,还是自媒体领域,给阅读量以及观看数据注水,乃至刷点赞、跟帖,说到底都是为了提升变现的空间。如果一篇“10万+”的文章对应的广告报价,可以达到10万元,那么以50元到80元/千阅读量的价格来刷量,就成了性价比很高的事。另一方面,它并没有多少法律风险可言。唯一的风险,只可能是来自平台的监控和打压,但这种监控和打压,说到底是于法无据,缺乏硬性规定的制约。
能够轻松依靠数据造假牟利的自媒体,当然不愿意投入太多成本在内容的生产上。所以,流量造假的另一面,往往还伴随着抄袭、洗稿等行业乱象。用内容生产层面的抄袭+洗稿,再配合刷起来的阅读和点赞数据,营造出行业影响力巨大的假象。对于那些勤勤恳恳,通过优质原创内容辛苦耕耘的内容生产者来说,行业的水被搅浑之后,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加剧了自媒体内容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
媒介代理、刷量公司、造假自媒体,赚得盆满钵满,导致市面上充斥着表面是爆款,实质没有多少信息养料的文字垃圾。表面上看,是广告主为之买单,充当了数据造假的冤大头,其实除了被挤压的内容生产者外,受害的最终还是广大读者。他们要么被虚假的阅读量蒙骗,要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对传播效果被人工干预后的信息进行鉴别,阅读体验大受影响。
泛滥的鸡汤文、虚假养生信息、蹭热度的标题党、阅读数据注水,可谓是自媒体几大毒瘤。而站在自媒体生态层面来看,可怕的其实不是造假,而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下,整个行业对造假已经视若无睹、心照不宣,依靠明码标价的僵尸粉和假阅读,联合收割流量。
靠刷流量而非专注于内容生产,这条功利的道路,当然走不长远。但话说回来,对于那些挣快钱的自媒体机构来说,这番道理他们也未必能听得进去。在针对自媒体刷量现象缺乏有效惩处机制的当下,行业生态的净化,很大程度上还得依赖平台提供方,做好把关人。
对平台来说,主体责任不可推卸,再者也有相应的技术条件,不能因为刷量也能给平台带来虚假的繁荣,或者“法不责众”,就对数据造假进行保护性的处理。一味纵容造假,迟早会毁掉自身的口碑,最终被受众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