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年销量减少178.5亿件
在生活中,经常能听到女士们的一句:“我又没衣服穿了”。而真相却是,衣柜从不缺衣服。
其实,人们对于买买买这件事是最兴奋不已的,尤其女人。
但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服饰和布料的销量都有明显的下滑,2018年我国服装销售量为541亿件,比2017年的719亿件减少了178亿件,降幅达到25%。
与此同时,布料的销量也出现了下滑。2018年我国布料的销量为1273亿米,比2017年的1685亿米下降了24%
种种迹象看来,难道中国人真的不爱买衣服了?
花在衣服上的钱没少
你以为销量下降了,就是人们不爱买衣服了?
当然不是。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1289元,同比增长4.1%,另外,从服装市场的整体来看,销售额也在不断增长。
事实证明,人们花在买衣服上的费用并没有少。
因此,商家不得不提高单价以维持正常的收支平衡,而受到价格的影响,很多“疯狂买家”会有所收敛,减少购买的次数和件数。
2、买家对品质要求“加码”
当下,很多买家并不缺钱,消费观念也在渐渐改变,他们更加青睐时尚、个性的服饰,对于以往电商平台上常常出现的“爆款”,更多的是嗤之以鼻,潜意识认为与别人“撞衫”是相当尴尬的场景。
所以,受到新的消费理念——“不要撞衫、要品质”的影响,“大而全”的生产模式逐渐被抛弃,转而变成“小而精”,买家认为,衣服不在多,他们更追求品味和质量并重,所以不再大批量地买买买,而会寻找单价较高的小众品牌。
3、租衣服务盛行
随着2015年女神派的成立,共享衣橱的大旗在中国拉开。进入2017年,伴随着共享经济的火热,共享衣服的热度不亚于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获得不少资本方的青睐。
这两年,市面上陆续兴起了一些租衣APP,例如魔法衣橱、多啦衣梦等,让人们在服装上有了很多选择。
在很多年轻人看来,尤其是白领,不需要用全价购买,便可以体验不同品牌的服饰,不仅节省支出,还能省事方便。对于忙碌的都市人来说,确实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
所以,服装销量下降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卖家的机会还多着呢
古语云:“衣食住行”,衣放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所以,难道销量下降,卖家就怯了?
其实,换一种战略,也许可以玩得更出众。
那为什么衣服的销量却下滑了呢?
1、服装单价提高
中国服装协会指出,由于用工、税收、原材料等成本费用都在不断增长,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服装行业的利润被压缩。
例如:
1、男装定制化
前段时间,《2019服装业发展趋势报告》中提到,买家需要的不再是产品单一的价格,更多的是品牌的附加值。个性化需求与定制将会成为趋势。
男装,特别是西服衬衣,定制化的风潮甚是盛行。就连线下实体店,定制衣橱也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
男士对于服饰的选择,不像女士,会更加倾向于简约风,走品牌化、休闲化的路线。
目前,市场需求对于男士商务装,也呈现出进一步细分的格局。有个性的定制产品以及精准化的营销将成为男装竞争的核心。
2、女装品牌化
#p#分页标题#e#
近几年,快消品牌受到越来越多女性的青睐。有数据显示,女装网络销售排名中,优衣库、茉莉精灵、ZARA、UR等品牌名列前十。不得不说,价格不高、设计感强是女士们一直钟情的原因。
事实上,目前很多女装企业都在转型升级,不断加强品牌内涵、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力求做到精细化、差异化。
为此,卖家们应该重视品牌的影响力,要知道品牌不一定非要大才有知名度。小众品牌,只要符合市场审美,质量保证,一样可以“细水长流”。
3、运动装、童装市场不可小觑
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在往后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强烈。
事实上,有数据显示,这两年的健身班、运动器材售卖也越来越火热。无论是宝妈还是上班一族,他们都愿意把钱花在运动上,而运动服装作为此项活动的一个装备,当然不能少。
2017年,中国运动服饰销量已达520.1亿元,同比增长8.6%。在体育产业蓬勃兴盛以及人们健康意识增长的背景下,运动服饰不断往时尚化和潮流化方向发展。
可以说,明星同款、收腰塑形等款式多得让买家眼花缭乱。
另外,童装市场不要忽略。2013年至2017年,国内童装行业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9.68%,超过男装行业和女装行业。并且未来三年的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14%左右。
另外,由于二孩政策以及育儿观念的改变,很多父母更舍得在孩子衣服上消费,同时购买的数量也在增加,为此童装市场的规模在近几年越来越大。
而不少投资商也表示看好童装市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