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我们到底有多容易被「洗脑」

我们到底有多容易被「洗脑」

我们对自己的大脑,究竟能够相信多少?

2019 年已经过半,身边朋友的感慨又多了起来。生活、工作、健身,除了「拖延」和「买买买」,其他好像都很困难。

不过,很多我们生活中的「困难」,比如难以推进的工作,或者治不好的「拖延症」,以及难以决断的摇摆不定,其实都来源于大脑天生的「脆弱」。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了解这种脆弱产生的原因,并且积极地解决掉它。

enjoy~

我们的思维,到底有多脆弱?

文 | Lachel

来源 | L 先生说

有没有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随着年龄增长,最近常常有这种感受:回忆起以前读书的时候,总觉得很充实,「从前的日色变得慢」;回到现实生活,却总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发现已经有无数日夜呼啸而过。

感觉做的事、能做的事,真的是太少了。

心理学对这个话题也有过研究,结论很简单:大脑对时间的感知,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流速,而是按照「我们所处理的新信息」来判断的。

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新信息更多,大脑感知到的「主观时间」就会更长。反之亦然。

年轻的时候,我们固有的知识较少,面对广袤的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故而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而如今,随着我们积累的知识慢慢增长,我们从外界攫取的新信息也会变少,主观时间便悄然加快。

有一个很细微的例子可以佐证:当我们第一次去某个地方时,哪怕完全按照导航走,也会觉得「这条路怎么这么长」。而只要走过一次,第二次走时,就能明显感受到,路程似乎「缩短」了许多。

这里面当然有速度的差别,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第二次走这条路,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屏蔽掉许多「旧」信息 —— 路边的景物、商店、地形等。从而,我们感受到的主观时间就「缩短」了。

这在我这个典型的路痴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所以,我有一个小小的习惯,用来延长主观时间。那就是:经常主动去接触一些新领域,尝试一些新体验。

譬如:去一些从未涉足过的地方,跟不同行业的人交流,学习多个领域的知识,乃至于,做一些让自己的「这一天」变得与往常不同、能够留下记忆点的小事 ……

不过,这并不是今天想聊的重点。

引发我思考的,是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大脑,究竟能够相信多少?

研究心理学这些年以来,我有一个感触:我们的大脑,真的有着太多的缺陷。

无论是知觉(信息的输入),思考(信息的处理),还是判断和决策(信息的输出),大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无法反映真实的、客观的世界。

像前面讲的「主观时间」,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你感受到的时间,跟实际流逝的时间,很可能完全不同。

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知乎逛多了,仿佛到处都是 985 和藤校;朋友圈刷多了,仿佛身边的人都在努力学习;公众号看多了,感觉遍地月入 10 万、年入百万,年薪不到大几十万都不好意思说出口。

但实际上,根据国家统计局 2015 年的数据:我国受教育程度在大专以上的人口,仅占 12.445%;全国平均年薪仅 6.2 万;哪怕是最高薪、门槛最高的互联网和金融业,平均年薪也只有 11.2 万和 11.5 万。

我们通过社交媒体看到的世界,跟我们实际生活的世界,很可能并不是同一个世界。

这一点在国外同样明显。大量研究表明:社交媒体的攀比行为、炫耀行为和「捡樱桃效应」(只关注那些最顶尖的个例),严重加剧了用户的焦虑感。2017 年 12 月的一项研究就建议:将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控制在 30 分钟,可以有效提升幸福感。

造成这种现象,社交媒体当然有很大原因,但同样不可忽略的,是大脑的一种特性:一样东西不断出现在我们认知中,我们就很容易相信它、接受它、认同它。

如果你总是听说「身边谁谁谁买股票又赚钱了」,你可能就会倾向于相信「在股市里赚钱并不难」。如果你经常听到升职加薪的消息,你就会开始关注自己「为什么还没加薪」—— 尽管这些你所看到的情况,很可能只是个例。

你老是看到同一批人,就很容易忘记:你很可能才是小众。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不同的人群,可能从未进入过你的视野。

这同样也是商家给我们洗脑的常用方法。

做广告的朋友,一定会知道,国内的广告圈,基本有两大流派:师从国外 4A 广告公司的创意流,以及以叶茂中为代表的实战流。

如果你不知道叶茂中是谁,也没关系,因为你一定听说过这些广告:

「今年过节不收礼」

「你真的确定你知道吗?」

「想去哪拍就去哪拍」

「找工作,直接跟老板谈」

……

#p#分页标题#e#

他们的手法是什么呢?用整齐划一的口号,有规律的重复,花大价钱购买最黄金的位置,不断把品牌名字灌输给你,让你牢牢地形成记忆,忘都忘不掉。

你可能会疑惑:这种洗脑式营销,虽然能强化记忆,但同时不也造成反感了吗?

其实不会的。因为大脑有另一个特性:我们能够记住信息,但记不住「情感」。

什么意思呢?你当下可能会反感,但只要不是特别强烈,你是无法把这种情感保持太久的。因为产生情感是一种消耗能量的事情,它本质是一个不稳定的状态。

而当你产生需求的时候,这些品牌名就会自然而然从记忆里蹦出来 —— 这就是它们的目的。

当然,广告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把品牌信息作为一颗楔子,打入你的心智。创意流也只不过是手法更温柔、让你更加心甘情愿而已。

这也是各种艺人、名人愿意采取「负面炒作」的原因。这种做法,短时间内可能会招致反感,但只要不是太严重,这种反感是无法持久的 —— 它会不断消耗你的能量。但通过炒作所获得的知名度、热度,却是确确实实产生了效果,带来了收益。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讲过:心理学家 Egon Brunswik 提出过一个「透镜模型」,用来描述我们对真实世界的感知。他认为,在我们的心灵和外部世界之间,并非是畅通无阻的,而是隔着一层「透镜」。

我们获取到的一切信息,并不是严格反映真实世界的,而是经过了「透镜」的折射。

这就是大脑的工作模式。它会自带一整套框架、喜好和偏见,根据它们,对外界的信息进行「扭曲」,然后再储存起来,作为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久而久之,我们对整个世界的记忆、认知和理解,就很容易被歪曲。

针对外界精心所设计的种种「攻势」,我们的大脑,脆弱得像一张薄纸。

近几十年来,有一门学科在研究人的「非理性」方面成就斐然,那就是行为经济学。

即使你不知道 2017 年诺奖得主理查德 · 塞勒,你也一定读过或听过丹尼尔 · 卡尼曼的《思维,快与慢》。他们所代表的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人们的思维、判断和决策,几乎都是非理性的。

举个例子:丹尼尔 · 卡尼曼和阿莫斯 · 特沃斯基认为,我们在分析、判断时,往往喜欢根据不完整的信息,借用头脑中已有的框架进行「补完」,从而得出结论 —— 这就叫做「启发式」(heuristics,又译为「探索法」)。

常见的启发式有哪些呢?

试试回答这个问题:一个内向的人,他成为图书馆管理员的可能性大,还是成为一名销售人员的可能性大?

绝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是前者(你的回答是什么?)。但实际上,主观来讲,内向的人的确更可能选择前者;然而,从客观的概率来讲,由于图书馆管理员的人数远远少于销售人员 —— 前者只有数十万到百万的量级,后者有数千万到亿的量级 —— 他成为销售人员的概率依然是更大的。

这就叫做「代表性启发式」。卡尼曼和特沃斯基认为:我们判断一个事物时,会将它跟头脑中已存在的「原型」进行对比,根据其相似程度,给它划到某一个分类里。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忽略更重要、更关键的其他信息,比如概率、数据、事实,等等。

再回答一个问题:在 2019 年 6 月的当下,伯克希尔 · 哈撒韦和可口可乐这两家公司,谁的市值更高?

许多人可能会以为是可口可乐 —— 但实际上,就在我写这篇文章时,前者的市值是 5 千亿美元,而后者的市值是 2 千亿美元。

当然我这样问,你一定知道有陷阱。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一样事物越熟悉,我们就会越重视它。

再举一个例子:警察和伐木工何者的死亡率更高?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是警察,因为我们对警察更熟悉,随便就能回想起许多警匪片、犯罪片 —— 然而,从数据来看,伐木工的死亡率是更高的。

许多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心理学家 Karlsson、Loewenstein 和 Ariely 在 2008 年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发现:当人们听到或看到一场自然灾害后,他们更有可能去购买保险。尽管从理论上说,发生事故的概率没有任何变化。

#p#分页标题#e#

这就是另一种启发式,叫做「可得性启发式」。我们的决策和判断,高度依赖于那些更熟悉、更容易被我们想起、进入我们意识的信息。

每本讲品牌的书,都会告诉你「要占领消费者的心智空间」。什么意思呢?就是让消费者对你的品牌更熟悉,越熟悉越好 —— 这可以切实地提高消费者的购买率。

想一想:你的购买决策,是经过理性思考后作出的,还是单纯因为「我听过它」「我熟悉它」「它好像很有名气」?

所以,要对一个人进行洗脑,真的不难:你只需要给他创造一个环境,让他一直接收到同一立场、观点的信息,就可以了。

久而久之,他就会下意识地把这些信息「内化」,变成「自己的观点」。

这些启发式和框架,就构成了我们大脑中的「透镜」,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 甚至,它们就是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本身。

从某种角度来讲,正是我们对世界的观测,重构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例子有点遥远,那么不妨看看日常生活。

生活中,你是否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境:

明明讲得这么清楚,他怎么还不懂?

他好像有点不高兴,是我哪里说错话了吗?

我明明是按你的意思做的,怎么又反过来怪我?

几乎可以说,生活中绝大多数问题,都是沟通和理解的问题。

我们的信息传播,大体上,可以看作这么一个模型:

我们到底有多容易被「洗脑」

可想而知,一个信息要从 A 的意图,传达到 B 的心中,要经历多么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信息不失真,几乎是不可能的。

更不用说,作为接收者的 B ,在他的知觉和认知之间,还隔着一层什么东西呢?「透镜」。

这就导致了,我们往往是凭着自己的理解去决策、行事,但是我们的理解,真的正确吗?

举个例子:你去找上司谈一个问题,但上司的态度很敷衍,给你一种「不受重视」的感觉,你会怎么想?是不是会觉得「他是不是对我有意见?」「他是不是根本不关心这个问题?」

很有可能,你就会一直担心这件小事,工作状态都会受到影响。

但事实上,有可能单纯只是因为上司家里发生了点事,导致他情绪不太好,没办法心平气和地跟你讨论问题而已。

同样,我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境:在 A 看来十分正常的说话方式,却可能会给 B 造成不快,让 B 觉得 A 在针对她、攻击她,从而在心里埋下小小的芥蒂 —— 尽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不过是误会而已。

这些情形下,信息的传播者当然有责任 —— 他们没有明确地表达好自己的意图。但另一方面,觉察到「透镜」的存在,有意识地调整它、修正它,让自己更理性地对待和思考信息,可能会更有效。

这其实就是经典的「ABC 模型」: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往往不是依据其本身,而是依据我们对它的解释 —— 在我们心中,存在着一些根深蒂固的「信念」(Belief),我们会先用信念对事物(Activating event)进行解释,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和反应(Consequence)。

在这里,这层「信念」,就是一种「透镜」。

像前面的例子中,当事人的信念,就可能是过于关注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他们倾向于把别人的反应放大,并解读成对自己的认可和态度,从而,容易造成「过度敏感」的结果。

这种信念十分常见。还有一种,就是喜欢把事情往坏处想:

这么久还联系不上人,会不会出事了?

这个任务从来没接触过,会不会搞砸?

我是不是惹他不高兴了,会不会报复我?

当然,这并不是他们的错 —— 它是人之常情。关键在于,你能否觉察到自己的信念,并有意识地,用更全面、更准确的「新信念」来代替它?

这也是与情绪和解的最好方式。

更进一步,许多常见的问题,其实都源于这一点。

举个例子,拖延。

很多人觉得,拖延是一个时间管理的问题,其实不是的,拖延的本质,是我们无法很好地处理直觉和情绪,被它们扭曲了对外界的认知。

什么意思呢?拖延的产生,有两个比较关键的原因。其一叫做「时间贴现」。它的意思是:我们也知道一件事情有收益,但是它的收益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见效,于是在我们认知中,这部分收益就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打折扣。时间越长,折扣越大,感知到的收益越低。

它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动力」下降。

但实际上,收益真的会随着时间增加而降低吗?当然不会。这就是一种「大脑扭曲现实」的现象。

#p#分页标题#e#

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在一件事情上拖延,通常是因为害怕做得不好,或者是由于其难度、不确定性,会在我们脑海中产生较为剧烈的能量耗用和情绪波动,导致了我们的「阻力」上升。

容易受这种现象影响的人,心理学上称为 State-oriented(状态导向)。神经科学已经发现,这些人大脑中负责反映情绪的部分较为敏感,而负责执行控制、抑制调控的部分较弱,这就导致了,他们容易被情绪所影响,不容易「迈出第一步」。

(这带来的好处就是他们更细腻,更容易换位思考、产生共情)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面对一个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赶紧直面它、解决它,彻底从根源上消除掉;但拖延者的心态是什么呢?他们不愿意去面对它,甚至能迈出「解决」的第一步都很吃力,于是只能通过拖延来回避,假装问题从未存在。

简而言之,这就像是有两部分大脑在打架:

理性大脑告诉我们:看,这里有一个问题,让我们赶紧把它搞定,然后就没事了。

但情绪大脑说:不,我也知道你说得对,但我就是不想动,让我们假装看不见吧。

这有用吗?没有的,它只不过是自欺欺人。但很多时候,大脑就是这么执拗、坚定地,阻碍着我们前进的脚步。

所以,为什么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因为并不存在一个「拖延怪」要去打掉,给你发出「停止!」信号的,就是你的大脑本身。

抑郁的原理也是一样的。我们为什么会深陷于情绪之中,难以自拔?就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扭曲」了对信息的认知。它不断地告诉我们「外界是危险的」「我是无价值的」「行动是无意义的」……

从而,导致我们难以迈出去,改变现状。

包括我们常见的焦虑、压力,也是相似的。

我们为什么会感到焦虑、产生压力?原因就是,情绪大脑掌握了支配权。它一遍又一遍地把外界的威胁放大,不断强化灾难性的后果、负面的念头,让我们不堪重负,认知资源和精力都被耗尽。

这是我们赖以生存下来、面对种种环境变化的自我防卫机制,但到了今天,却常常成为阻碍我们前进的绊脚石。

说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是什么呢?是要去反抗自己的大脑吗?

不,不是的。我想说的是:

非理性本身,就是我们大脑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的自然状态,要去接纳它。

不要因为自己「不理性」「冲动」「情绪化」「想得太简单」,就去否定自己、责怪自己。我们要做的,是认识到「这才是人之常情」,为自己松绑。

然后,再慢慢去引导大脑,用一些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因势利导,去调适大脑的思考模式。

这里分享几个建议,希望能帮到你:

1. 用事实去思考

试着建立这样的习惯:在思考、分析、作出评判时,以事实为根基,而非以直觉、习惯和固定思维。

举个例子:如果有一个按钮,按一下给你 1 千块,但你有千万分之一的概率死亡,你会不会按?

很多人可能会说「即使概率只有千分之一我也不按,我才不会为了 1 千块拿自己的生命作赌注呢」—— 但是,请考虑一个事实:

根据联合国世卫组织 2018 年的报告,每年,全球有 135 万人死于道路交通安全。如果我们拿 135 万除以全球人数(75.3 亿),可以得到万分之 1.79。

也就是说:每个人每年出门上班,死于车祸的概率是万分之 1.79 —— 这是千万分之一的 1790 倍。

什么意思呢?如果你每天按一次按钮,不出门上班,从概率上来说,你其实是更安全的,比原来安全 5 倍。

当然,这个计算非常粗糙,没有什么科学性 —— 譬如说,你上班地铁直达,不用走到马路上,那你遇到车祸的概率就是 0。但我想表达的是什么呢?我们做任何思考的时候,不妨尽量去做事实检验,反问一句自己:

我用来思考的前提正确吗?

如果前提不正确,那么,接下来的一切推理、论证,都是无意义的。

所以,我在过往的文章里、课程中,都一直向大家强调:当你不经思索地使用一个论断时,不妨多问几句:有没有可靠的数据和材料,能够印证、支撑我这个论断?

这样,可以避免非常多的问题。

2. 转换视点

如何破解大脑为我们设下的障碍呢?有一个很有效的技巧,就是跳出「自我」的框架,从第三方的角度来审视自己,与自己「保持距离」。

我在 太舒服的事情,是危险的 中也提到过,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

2016 年,德国吕内堡大学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让一群参与者尝试着去「对抗」拖延症。

怎么对抗呢?首先,研究人员让参与者列出一系列最容易拖延的任务,然后逐一让他们回答:这项任务是会带来阻力,还是缺乏动力。

如果是前者,就让他们跟自己对话,从「朋友」的角度去鼓励自己,提醒自己「你多么优秀」「多么坚强」「多么具备适应能力」。

如果是后者,同样让他们跟自己对话,鼓励自己去享受过程的乐趣、适应无聊。

结果是什么呢?参与者们报告,他们完成任务的效率和质量都提升了。不但超出了以前的表现,甚至超出了自己的预计。

#p#分页标题#e#

我也时常使用这种方法:当我对某项工作产生畏难情绪时,我就坐下来,拿出一张纸,将我脑海中的想法、念头写下来,然后逐一地「与自己对话」,分析每一个念头是否成立、是否准确、是否严重。

在这里分享给你,也希望对你有用。

3. 怀疑主义

怀疑主义不是一个「好词汇」,它多少显得有点消极。但对我来说,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态和立场。

简而言之:遇到问题,或是进行思考时,我会时常让自己去质疑「框架」:

这个问题真的成立吗?换一个角度看会怎样?

我默认的假设真的成立吗?如果它们不成立会怎样?

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你会发现,问题的「可能域」其实是非常广阔的,只是一直被你的视野局限住了而已。

如果觉得有点难度,可以先从问「为什么」开始:试着去找出你默认的假设,问,为什么它会成立?

这不但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思维锻炼。

4. 积累思维模型

前面讲过,我们的大脑与现实世界中,总会隔着一层透镜。那么,一个有效的做法就是,在透镜与认知之间,再次插入一层「镜子」,让被透镜所扭曲的现实,尽可能地还原到更真实的样子。

这一层「镜子」,就是我们的思维模型。它指的,是一些简单、有效的,用来思考外部世界的原则和方法。

像我经常讲到的「正反合」「找节点」「互为因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就是一些常见的思维模型。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问题,我都可以借助它们,找到思考的角度,更全面地去审视问题和外部世界。

你不妨在现实生活中多积累,也不妨通过自己的思考,多去复盘、归纳,总结出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型。

如果大家感兴趣,后面也会继续写一些这方面的内容。

希望能帮助每一个人,更好地把自己的大脑「用起来」。

分享也是一种力量。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