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北方为什么是便利店荒漠商界 10小时前

一个南方人,在缺少便利店的北方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当你口渴时,想买一瓶水,原本在南方城市,走几步路就能找到便利店解决。

可在缺少便利店的北方城市,别说是便利店,你会发现自己也很难找到那种由夫妻开的小卖部,它们往往大隐隐于市,藏在居民小区中。于是你打开手机地图搜索,走到了一家一两公里外的大超市,拿起一瓶水,可等到结账时发现还得排队。

当你觉得肚子饿,却又赶时间,想吃一点热食垫垫肚子,你也没办法轻易像在南方街头那样,走几步路找到便利店,买到包子、炸串、饭团或者盒饭,在几分钟的时间内解决你的需求。

你必须得在外卖软件上下单,要么去餐馆坐下来点单,等现做,盛上来的菜品不仅卖相一般,通常还比便利店贵。

任何一个南方来的朋友,对北方缺少便利店都有着直观而强烈的感受。为什么北方城市是便利店荒漠 ?

缺少便利店的北方

一座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时间少的人多起来,商业服务业也会逐渐发展上去,变得方便。拥有 " 便利 " 之名的便利店,营业时间长,节假无休,提供必要的饮食和服务,自然也会出现。

其实,便利店在一座城市出现的门槛不会太高。人均 GDP 达到 3000 美元,就适合开便利店了 [ 1 ] 。经济越发达的城市,便利店的市场越大,密度越高。上海、深圳、广州,都是遍地便利店。

2006 年,广州,老城区 24 小时营业便利店

但是,正如经济发展不能完全决定一座城市的科教文卫,经济指标也不是衡量便利店数量多少的唯一因素。中国城市的便利店分布密度,大体上南方好过北方,沿海好过内陆 [ 22 ] 。北京、天津、西安都是便利店低密度的城市。

我们以北京为例。

截至 2004 年底,同为千万人口级城市的上海,已拥有便利店 5480 家,而北京仅为 414 家 ; 北京的万人平均便利店门店数 0.4 远不及上海 4.3,甚至也不及大连、广州和宁波 [ 7 ] 。

到了 2008 年,北京便利店门店数量并没有因为奥运会的举办而井喷。那年,北京便利店门店数量仅仅增至 910 个,落后于国内南方城市,更落后于高纬度的韩国首尔,首尔在 2007 年的便利店数量将近有 3000 个 [ 15 ] 。

北方为什么是便利店荒漠商界 10小时前

2017 年韩国 TVN《把便利店掏空吧》

接下来的几年,北京便利店发展依然没什么起色。北京便利店卖的商品,与周围超市卖的类似,再加上高物流成本、服务较差等原因,已经开的店铺也大多处于亏损状态 [ 8 ] 。

北京作为北方的一大中心城市,便利店发展的迟缓也 " 传染 " 给了附近城市。

由于便利店的鲜食对配送要求非常高,需要当日配送当日食物,也就是说,要日日配送,这决定了便利店扩张通常要在某个地方密集开店 [ 5 ] 。再加上,对鲜食的倚重,便利店会适应当地饮食文化开发产品,争取进入附近城市往往成为一种合宜选择。

入驻南京河西的首家罗森便利店遭到疯抢。

进入了上海的全家和罗森,进入了苏州 ; 打通了太原经脉的唐久,进入了西安 ; 在武汉取得一定成绩的新创便利店 Today 今天,进入了长沙。

进入了北京的 7-11 虽然也进入了天津,但是 7-11 在天津的扩张也十分保守,与如今的互联网思维截然相反。即使 7-11 的天津某分店曾创过单店单日销售额的最高记录,天津也没有被 7-11 密集覆盖。

为什么北方缺少便利店呢 ?

北方缺少便利店的真正原因

有一种说法认为,北方只做 " 三个半 " 的生意,即半年、半天、半条路的生意。这种说法,把北方缺少便利店怪罪于北方天气冷、道路规划过宽。

并不是所有北方城市都缺乏便利店。北方城市大连有罗森和快客,青岛有优同、7-11 和迷你岛,就这两座城市的经济体量来说,这些便利店的密度还不错。而太原的便利店密度在便利店发展指数评比中,位居中国城市第三 [ 2 ] 。

2017 年 8 月 7 日,大连市中山广场。

这些城市便利店的营业时间往往都较长,甚至是 365 天全年无休。天气冷,显然没有阻挡便利店的扩张。

而道路规划过宽、只能做半条路的生意,也只能是稍微和北方缺少便利店沾点边。

便利店选址有两大思路,一是人流量大的购物中心、交通中心、地铁站、医院、学校等地,二是居民区 [ 16 ] 。因而城市规划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便利店分布。你在有些城市的地铁内看不到一家便利店,可能是因为这个城市压根没开放地铁商铺入驻 [ 17 ] 。

2018 年,天津,天津大道与迎宾大道交口处。

#p#分页标题#e#

事实上,便利店在北方城市水土不服只是一种假象。一座城市便利店多寡,其实和便利店是否愿意进入 ( 以及是否被允许进入 ) 、是否进行了深耕,有很大的关系。

而什么时间进入,进入者经营得是否够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便利店密度。沿海城市经济开放较早,有机会赢在起跑线。

1992 年,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 6 个城市,和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5 个特区入选零售商业对外开放首批试点城市。

北上广深、大连、广州等都在此列。但其中动作极快的是上海和珠三角。

1993 年底,上海这边开始跟罗森接触,商量引入。到 1996 年,罗森上海 1 号店开业。罗森很快成为大家学习的对象,上海的其他本土便利店也如火如荼地开了起来 [ 18-19 ] 。

上海第一家罗森 Hello Kitty 合作便利店。

而珠三角靠近香港,也学着开起了便利店。1992 年,南中国 7-11 即在深圳开设 5 间店铺 [ 13 ] 。而 1997 年成立的美宜佳可是当时最成功的本土连锁之一,霸临广州、深圳、东莞三城 [ 9 ] 。

北京、天津却走得极慢。

北京到 2004 年 7-11 开业,才算是有海外便利店进入 [ 20 ] 。比起上海来,差不多晚了 10 年。北京起跑晚,跑得也不快,这与 7-11 一腔孤勇的经营策略有关,与同年进入上海立业的 FamilyMart 全家的灵活圆滑,形成鲜明对比。

7-11 在北京东直门簋街开设首家店。

当时,北京原本比较难拿到鲜食的经营许可,7-11 努力争取到了。便利店的营收很倚重鲜食——在珠三角的 OK 便利店,热食大约占其销售的 40%,全家、7-11 等的鲜食利润比其他大部分商品都高 [ 22 ] 。因而拿到许可对 7-11 在北京的扩张是极为有利的一步。

但是,7-11 北京是独立管理,配送、销售、了解当地口味等各项业务,通通从零开始 ; 而在上海的全家利用了其台湾经验,并与顶新集团 ( 即康师傅后面的母公司 ) 合资经营,以期更快地适应大陆的商业环境。而事实的确证明后者效率更高,扩张速度更快 [ 4 ] 。

另外,7-11 是一家重视在一定范围内密集开店,避免散点开店长线作战 [ 5 ] 。7-11 创始人铃木敏文在其著作《零售的哲学》中,讲到 7-11 选址谨慎,重单店利润水平,进北京后,主要开在人多繁华的朝阳区 [ 12 ] 。这与如今互联网公司的圈地思维颇不一致。

而且,北京 7-11 早期门店全部为直营 [ 4 ] 。便利店通常不会保持高比例的直营,而是大量开放特许经营。日本 7-11 和全家的直营店铺比例仅为 4.5% 和 4.3% [ 14 ] 。不开放加盟经营极大地限制了扩张速度。

站在风口上的便利店

可以说,7-11 在大陆市场的探索充满理想主义色彩,而全家的扩张是现实主义的。7-11 摸索出了一些不错的主意,如卖午餐便当、关东煮、现磨咖啡,其最终的利润表现不错,但扩张速度慢人一步。今时今日,北京 7-11 数得过来,共 228 家 [ 4, 5, 20 ] 。

7-11 在大陆进入的城市并不少,公司控股方不尽相同,但在扩张上都没有狂热。对于北京,是一家步伐谨慎的品牌,遇到了一座同样谨慎的城市。而在 7-11 之外,一些便利店不是很愿意进入北方。

有外资经营者在采访中评价过,中国南北差异大,南方气候温和 ( 言下之意是在北方要重新摸索经营管理经验 ) ,南方能接纳更复杂的市场业态,因而宁愿在南方发展 [ 22 ] 。

也有品牌想染指北京,但进展并不利。罗森四处飞地式发展,在上海之外,进入了天南海北的武汉、大连、重庆等城市,而北京罗森 2013 年才进入,到 2019 年 3 月底也才 107 家店 [ 19 ] 。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最近两年因为政策鼓励、互联网发展,北方忽然多了不少新创便利店。便利店因能解决 " 最后一公里 " 的商品和服务,发展前景被认为远好过大型超市,正处在风口上 [ 22 ] 。

按数据规律计算缺少便利店的城市,都会被创业者盯上,无论南北城市。一些便利店较少的城市也有,比如 Today 今天便利店积极进入长沙,即是为了避开 7-11、全家等巨头 [ 11 ] 。

武汉市武昌区司门口解放路的老城区建筑群。

除了新创业者,市场上原有的便利店,原本做大卖场的家乐福、互联网公司、快递公司等也都纷纷跃进便利店 [ 22 ] 。美宜佳称自己每月新增 300--400 间左右门店,版图已扩大到几乎所有南方省份 [ 9 ] 。罗森制定了宏伟的开店目标 [ 3 ] 。Today 今天要进驻长沙。

#p#分页标题#e#

而北京互联网创业的氛围浓厚,且京津市场并未饱和当然也是受拥趸的。在最近的便利店创业与开店热潮中,便利蜂、全时都扎根于北京,并积极进入了天津 [ 21 ] 。

2019 年 3 月 30 日,北京,街头的便利蜂便利店

可以期待,便利店正在成为城市面貌的一种新指标。而便利店要盈利并不是很容易,如果经营不善,毛利就很低,也可能是长期亏本的 [ 17 ] 。

目前的状态可能正是一场残忍的厮杀淘汰赛,考虑到鲜食是便利店最重要的竞争优势,努力开发好吃的、甚而网红的而又相对便宜的产品也许才是它们的成功之道。在北方这样美食可以轻易成为网红美食的地方,大家也许都有口福了。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