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腾讯阿里买下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被很多人认为是创业上限的 TMD(字节跳动、美团、滴滴)也在蠢蠢欲动。
从第一次出手至今,TMD 共投出了 150 多家企业。从出手频次来看,美团最多,字节跳动次之,滴滴最为克制;从投资风格来看,美团和字节跳动都较为激进,滴滴则相对谨慎;从投资版图来看,三家均围绕核心业务展开,字节跳动偏爱内容社交,美团喜欢餐饮旅游,滴滴独爱出行。
TMD 在 BAT 的重重围剿之下突围而出,他们更像共同奋斗的朋友,依靠投资业务,他们或做宽或做深,以期通过这样的方式保持佼佼者的位置,成为甚至超越 BAT。
字节跳动:一手流量一手变现
2018 年年中,字节跳动的战略投资业务发生了一次大的调整。
这次调整将原来的投资部和战略部合并为一个部门,新上任的负责人并不为外界所知。直到今年 4 月,The information 曝光了字节跳动的 106 高管之后,人们才知道他的名字。
严授——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硕士,2011 年毕业,2015 年加入字节跳动。严授的公开资料并不多,和字节跳动投资部频繁接触的投资人章非告诉燃财经," 严授原来是腾讯战略合作部的背景,他的身份并不复杂,2015 年加入字节跳动做了张一鸣的业务助理 "。他同时表示,在严授接手战略投资部之前,战略部和投资部已经更换过多次负责人," 战略那边是一个百度来的人负责,当时还分管销售 "。
从 The information 披露的信息来看,直接向严授汇报的员工有 16 人,章非告诉燃财经,其投资团队有 40 多人。而在 2016 年,字节跳动还只有 4 个项目经理。
向严授汇报的员工 来源 / 量子位伴随着团队扩大,字节跳动的投资版图也在这三年迅速扩张。2016 之前,字节跳动仅出手 8 个项目,而如今,字节跳动已经投资 53 个项目,先后涉及内容、社交、出海等多个领域,其投资领域和字节跳动的业务发展高度协同。
2017 年下半年是字节跳动投资的分水岭。在此之前,字节跳动的投资大部分限于国内,投资领域大部分是内容、社交和工具,而其中平台类企业非常多,可以说除去内容领域板块的自媒体投资,其余所有的均为平台类企业。
这些业务的本质均为流量获取。字节跳动利用资本的触手布局各类新兴平台,目的便是为了促成不同平台间的用户转化以及商业化渠道共享,借以巩固并扩张自己的流量版图。
而当国内流量见顶之后,字节选择出海作为自己流量版图的另一重点延伸方向。从 2017 年 10 月至今,头条已经累计投资(收购)了 9 个海外内容平台,覆盖图文、短视频、直播等多种主流内容形式。
字节跳动的全球化战略细节从发展阶段来看,这些项目更偏后期。这是因为想要走出中国,字节跳动不仅面临 Facebook、Google、Snapchat 这样强大的竞争对手,还面临着品牌和用户积累,缺乏本地化运营经验的难题,以及突破起来更困难的版权积累,这正是海外成熟品牌的资产。此时,对海外产品竞争对手的快速收购或许是最好的扩张办法。
收购后,头条借用自身产品经验,将擅长的技术和商业化运营经验为其赋能。" 收购 Musical.ly 当天,将其接入头条的推荐系统,当天日活涨了 30%。" 接近头条内部的行业人士告诉燃财经。
不仅如此," 今日头条是一个很大的变现机器,只要获客成本低于用户生命周期价值,他就可以去疯狂花钱买流量,而当流量达到一个阈值之后便可以接入算法推荐系统,这会对 DAU 有一个特别大的增长,之后进入变现渠道。" 而这样的机制可以让字节跳动在收购偏后期的项目之后,迅速实现变现。
梳理字节跳动的被投项目发现,其对内容尤其偏爱。
2016 年 3 月,头条宣布成立 2 亿人民币规模的内容创业投资基金,同时启动旗下孵化空间 " 头条号创作空间 "。2018 年 1 月,今日头条还成立了一家规模 2 亿元的内容投资基金,投资早期新媒体内容创业项目,并优先关注短视频项目。2018 年底,外媒爆料字节跳动打算组建自己的首支 100 亿元(约为 14.5 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将主要用于投资人工智能和内容领域的优质企业,字节跳动的回复是不予置评。
这一方面因为字节跳动靠搬运内容起家,投资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避免版权纠纷,另一方面,投资内容的同时还在版权基础上打通各个产品的内容板块,如在自营新闻平台 Top Buzz 上插入 Live. me 直播内容。
#p#分页标题#e#一位和字节跳动非常熟悉的投资人告诉燃财经,字节跳动现在的投资业务有三条线:第一是和主业相关的,即内容和社交;第二是暂时没有那么相关的,比如教育和 2B;第三就是财务投资,投更早一点的项目,更小的股份比例。整体的逻辑还是战略优先。
从去年年中开始,字节跳动开始频繁加码企业服务、教育、游戏、电商、金融领域。" 很多教育类的项目,他们出手就并购了,我们很难参与,整个 2018 年字节跳动投资 + 并购了 10 多个教育项目。" 一位资深 FA 告诉燃财经。
字节跳动的这一系列行为为外界不解,揭开谜底的是彭博社在 2019 年初的一篇报道,字节跳动给投资者许诺的营收是 500 亿 -550 亿元,最终只达到了预期范围下限,与同梯队的互联网公司仍有不小的差距。
回看 2018 年至今字节跳动所有的商业化尝试,比如电商、教育、游戏、金融等业务,大都是以流量为纽带,并不具备制造流量的价值,仅仅为了服务变现的需要。
到了 2019 年,字节跳动还在持续加码游戏和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或许也是为了变现的需要,据悉字节跳动今年定下的目标是 1000 亿元的营收。
投资人李云如此解释字节跳动的战略投资。" 表面上看是战略投资,其实更像是财务投资,流量获得和内容支撑都是为了实现它的利润,是为了继续其 2-3 倍的增长神话。"
三年以来,字节跳动狩猎颇多,投资版图不断扩张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困难。" 简单讲就是,投得有点儿急,有点吃撑了,阶段性的需要消化,需要花时间整合。"
字节跳动的投资布局 制图 / 燃财经美团:先激进后冷静
2015 年对于美团来说是关键的一年。
这一年,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经此一役,彻底奠定了新美大在 O2O 领域的市场地位。
这场足以写进 O2O 历史的合并中,有一位关键先生——陈少晖。" 如果没有陈少晖,美团或许不能在 O2O 市场活下来,或者即使活下来,可能单一的产品也非常容易被阿里剿灭。" 投资人李云告诉燃财经。
事实上,陈少晖不仅仅是这场战争中的关键先生,更是美团投资业务的关键先生。2014 年 11 月,原腾讯产业共赢基金执行董事陈少晖加入王兴的三快科技公司,时任战略投资副总裁。
2017 年 2 月,美团点评发起设立美团点评产业基金龙珠资本,首期 25 亿人民币,重点投资大消费领域 C 轮以前的项目,陈少晖担任 CEO。同时,曾担任联想控股执行董事,天图资本合伙人的朱拥华加入龙珠资本,担任美团龙珠资本创始合伙人。
目前来看," 美团投资部 / 龙珠整体差不多有 40 人左右,龙珠人不多,大家都在一起办公 ",一位美团投资部前员工告诉燃财经。
从 2014 年至今,美团共出资 74 笔(涵盖大众点评及龙珠资本投资项目),是 TMD 中出手频次最多的一家。
纵观美团近年来的投资情况,与其战略高度协同。这种协同表现为:上市之前,美团一直不设边界,因此其投资业务也涉及出行、新零售、酒店、旅游、金融等多个板块;而上市之后,美团宣布聚焦于 " 吃 ",即餐饮 + 平台,整个 2018 年其他板块的投资几乎停滞。
事实上,餐饮一直是美团的核心。美团的 74 笔投资中,其中涉及餐饮相关的有 34 笔,覆盖系统服务商、供应链、餐饮品牌等细分领域。
如今,借助投资业务,在整个餐饮产业链上下游,美团形成了以到店、外卖为核心,向上溯源至食材、酒水供应,中间包括营销、信息化服务,再到下游配送、订单环节的生态格局。依靠这样的布局,美团在提升了自身精细化运营能力和信息化布局水平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平台上的餐饮商家提升经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关于美团会投资 / 合作怎样的企业,陈少晖早就给出了答案。他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三个方向:
第一是用户端,希望合作伙伴帮助去拓展更多的用户,发掘更多的用户场景,发现更多用户的需求;
第二是具有连接商户能力的公司。美团鼓励第三方的合作伙伴,通过协作和运营把第三方服务搭建好,有的已经在美团平台一年产生十几亿的交易额,未来的开放平台基础设施还处在搭建的过程,会有更多的 API 和对接能力可以对接第三方的服务商;
#p#分页标题#e#第三是交易平台的产品形态。比如说交易的履约环节,需要很多很复杂的线下服务能力。比如说,涉及到整个交易相关的系统和流程,愿意与美团的生态体系共同对接,在合作伙伴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投资,探索深入合作的方式。
去年,美团在招股书中公开披露其未来的投资逻辑。" 进一步增加与美团核心业务有关的更广泛的成员公司,与美团实现战略协同,为美团提供产品及服务组合,或帮助美团进入新市场以扩展国际业务。"
" 大逻辑还是餐饮为主的生态链,衍射出其它生活服务场景的全覆盖。" 美团投资部前员工余力告诉燃财经。他同时表示," 美团不是腾讯产业基金,没盈利,没那么多不受约束的现金,所以钱都是用在刀刃上,不会做一些纯为了占坑的类财务投资。"
他举了近期龙珠资本投资谊品生鲜的例子。" 美团当初试点做小象对标的是下沉市场的盒马,但小象在很多城市出了各种不同的问题,我们认为其原因是发力太晚,错过了时间窗口期,想通过投资补救,所以投资了谊品生鲜。"
投资是美团追赶对手的方式,也是其抵御风险的方式。美团早在三前就开始涉猎餐饮 2B 业务,先后投资天子星、奥琦玮、掌上快销等项目,同时内部也上线了名为 " 快驴 " 的产品,为商家提供财务对账、商品管理、供应链等服务。
曾经接受大众点评公司投资,后归入美团投资体系的大家来前 CTO 唐适庆感觉 :" 美团最初做这块业务具有防御性,是基于它对 B 端市场的不安全感,就是我先把这些市场占下来,再做进一步竞争。"
2018 年,美团才将 to B 上升到战略高度。 虽然王慧文曾经表示,对于 RMS ( 餐厅管理系统 ) 这块业务,很后悔没有直接做而是选择了投资。但这些投资并购动作为后来美团直接杀入提供了重组的经验,奥琦玮于去年 5 月并购天子星便是范例。
按照美团在招股书中对 to B 的定位,它向商家提供广泛的解决方案,包括精准在线营销工具、配送基础设施,以及云端 ERP 系统、聚合支付系统、供应链和金融解决方案。
毫无疑问,餐饮 2B 业务,恰恰就是招股书中所谈到的可以为美团提供产品及服务组合的板块。
另一方面,通过投资美团还在扩展国际业务。2018 年是美团出海的元年,围绕衣食住行投资了印度最大的外卖平台 Swiggy 和印度尼西亚最大生活服务平台 Go-Jek,他们帮助美团打开了印度市场。
梳理美团投资的项目不难发现,从 2016 年到 2018 年,美团的出资频次正在逐步减少,其投资也从激进变得谨慎。
而另外一方面,95% 以上项目美团方面都是领投或独投。这被外界认为美团对被投项目有很强的控制欲。" 是否干涉项目,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投之前就准备干涉了,那一定和对方讲好,怎么干涉,听谁的,利益怎么分派。有的项目你不干涉是因为短期内别人比你做的好,你干涉的意义不大。" 余力表示。
美团的投资布局 制图 / 燃财经滴滴:打造出行全产业链
2014 年下半年,不擅长融资的程维从高盛挖来柳青,连同她的得力干将朱景士。朱景士的到来帮滴滴站稳了脚跟,用程维的话说,滴滴依靠朱景士一个人就用 30 天融到了 30 亿美金。
朱景士加入后,滴滴新成立战略投资部,朱景士任总监。目前,朱景士担任滴滴战略副总裁,直接向柳青汇报。此外,朱景士是董事会中除了程维、柳青之外的唯一的滴滴人士,其地位可见一斑。
到目前为止,滴滴并没有成立单独的投资部,而是归属朱景士负责的战略事业群。一位滴滴离职的中层员工告诉燃财经," 整个战略部加起来最多 30 人,可能还不到 "。而一位接近滴滴的投资人告诉燃财经," 滴滴只有 5 个投资经理 , 他们非常稳定,很少离职 "。
朱景士在滴滴内部风评很好," 滴滴的 IR 管理得非常好,都是朱景士在维护,他的能力模型在公司是无法替代的,属于一个完美的人,没有什么缺点 "。
滴滴的投资业务以 2016 年为分水岭。2016 年 8 月之前,滴滴对外投资 / 并购 10 笔(Lyft 2 笔),其中 7 笔为网约车业务。而通过快的和 Uber 中国的并购,滴滴坐稳了国内网约车市场第一的位子。
滴滴和 Uber 博弈并未停止。在收购 Uber 中国之前,滴滴就投资了北美的 Lyft、印度的 Ola;而在收购之后,滴滴先后投资了东南亚的 Grab、中东的 Careem、欧洲的 Taxify,几乎投资了 Uber 在全球的所有对手。
#p#分页标题#e#对于海外约车市场的布局策略,程维曾在采访中表示:" 在不同战场我们有不同打法。有些市场比较 open,我们就自己去做;有些市场很封闭,同时当地合作伙伴是创造价值的,那我们就合资,通过投资把技术输出给他们。"
如果说入股海外网约车平台是滴滴 " 叫车 " 业务的横向延伸,在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则意味着公司在国内的纵向拓展。
2016 年下半年开始,滴滴通过并购 / 投资 / 内部孵化形成了以快车、专车、顺风车、出租车为核心,搭载巴士、单车、电单车等多种出行方式的核心竞争力。
滴滴四处发力源于其对未知竞争对手的恐惧。" 滴滴的垄断性质没有那么强,背后有曹操这样的国企,神州这样厉害的操盘手,而且还面临政府的高压,这导致无论是任何形式的竞争对手,滴滴都会想用投资的方式把它拉到同一个赛道,要么就把对手掐死在摇篮里。" 一位接近滴滴的投资人表示。
这种想垄断所有出行方式的意志和恐惧表现为:滴滴早在 2016 年 3 月便孵化了青桔单车,后又多次重金押注了 ofo,当发现 ofo 拒绝被控制后,滴滴马上就托管了小蓝单车。
与此同时,滴滴除了在出行这一核心业务上巩固市场地位、扩大布局外,还在扩展配套服务。滴滴曾投资中保车服、明觉科技等多个和汽车后市场相关的项目,并且投资了人人车这样的二手车交易平台。
" 滴滴意识到凭借一己之力无法做到出行市场的垄断,因为这个市场的专业性质和所需要的资本加码可能要比社交大得多,在无法实现垄断的情况下,滴滴必须去思考做一个更完整的产业链的事情,至于说效果好与不好,能不能获利,我觉得已经不是优先考量的方面,占的是赛道,战略偏多。" 一位出行行业投资人表示。
程维将滴滴对外的投资逻辑概括为:" 有人做好了我们就合作,没人做好我们就自己做,这是我们的原则。"
秉承这种原则,当滴滴在汽车后市场里找不到一个全国性充电平台,自己做了小桔充电。而当滴滴发现二手车领域已经有很多公司做得很好,就选择合作,投资了人人车。
相比于字节跳动和美团,从出资频次来看滴滴尤其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目前为止仅出资 38 笔,且更偏向于中后期项目。
对于滴滴来说,早期的投资 / 并购更多的是为了占领网约车市场,而当企业越来越大,滴滴则需要一边在出行方式上做宽,一边在产业链上做深,只是两者都不容易。
滴滴的投资布局 制图 / 燃财经TMD 现实与未来
梳理这三家企业的对外投资发现,他们均在 2014 年前后开始战略融资,但目前也仍在摸索阶段," 阿里和腾讯都走了好多年了,也依然在探索,到底是业务优先还是财务优先,到底多占还是少占,这件事情是一直在动态变化的 "。
大致来说,美团、滴滴、头条的战略投资,基本围绕着自己的核心业务展开。对于业务关联相对较弱的新兴市场和前沿技术,很少深入布局。而在投资板块上,他们目前并没有像阿里和腾讯那样出现强烈的冲突。
如果对比 BAT,尽管 TMD 加起来已经投资了 150 多家公司,但在战略投资上还属于 " 初阶玩家 "。眼下,TMD 显然不像 BAT 那样对创业者有十足的杀伤力,但创业十年的二维火,因为美团自己要做收银机被封杀;频繁投资 ofo 的滴滴,实际上想获得 ofo 的全权把控;内容创业现在更离不开今日头条,无论是 PGC 还是 UCG,头条和他们也算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意味着当 TMD 成长壮大之后,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 BAT,其一举一动都会牵连到创业者。
到了 2019 年,频频出资的 TMD 则表现得相对克制。以目前的情况来看,2019 年字节跳动依然在持续加码,共出资 5 笔,而美团和滴滴对外仅仅出资 1 笔。
这或许源于他们各自都遇到了问题。字节跳动面临超强的营收压力,需要开源节流且寻找变现场景;美团需要巩固核心业务,以对抗阿里的来势汹汹;滴滴需要在合规整改和司机供给之间寻找平衡。
小巨头的 2019 并不好过,或许当他们熬过这段日子,又会重新开始征战资本市场。
上一篇:瑞幸 VS 星巴克,谁更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