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圈的税收风暴,终于画上了一个阶段性的句号。
据新华社昨日报道,从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获悉,自2018年10月开展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工作以来,截至2018年底,国家税务总局自查申报税款117.47亿元,入库115.53亿元——这比2017年前20的上市影企净利润总和还多。
从崔永元爆料阴阳合同开始,税收就一直是影视行业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先是去年10月初,范冰冰补缴了8.75亿税款及罚款;同期国家税务总局下达《关于进一步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从业者自查自纠;年底,又有消息传出,称多个税收园区将会对此前的税收优惠等政策作出调整。
根据《通知》规定,截至2018年年底的工作主要为自查申报,虽然部分从业者已完成补税工作,但此后还将有一系列的督促纠正工作,届时可能还会有新的补税、罚款。
此外,有从业者告诉毒眸:“这次补税的主力是明星和导演工作室,此前传言的针对影视公司的政策调整目前尚没有下文,大家也还在观望当中。而因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很多项目都陷入了停滞,现在大家都不敢签合同。”
115亿补税主力——明星 导演 工作室
从10月份《通知》下发以来,短短3个月时间,影视行业就通过自查自纠缴纳了115.53亿巨款,这个数字相当于2018年总票房的六分之一,而2017年净利润前20的上市影企的总利润也不过才80亿。
按照《通知》规定,凡在2018年年底前完成自查自纠并补缴税款的公司,将无需缴纳罚款。而在接下来几个月里,税务部门还将对相关公司及个人展开督促纠正与重点检查,并依照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处罚。故这115.53亿均为补缴的税款,包括偷税漏税涉及到的税款和税率调整后的差值,不包括罚款。
因此毒眸认为,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并不是此次的补税主力。
某上市影企高管告诉毒眸,如果查偷税漏税,很难涉及到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账还是比较严谨的,因为涉及到证监会的监管,所以偷税漏税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真正对上市公司有较大影响的,其实是各税收优惠地区的税收政策调整。此前的文章中毒眸曾报道过,包括霍尔果斯在内,一些优惠力度较大的地区都对优惠政策进行了调整。
以霍尔果斯为例,在该地设置了子孙公司、借助政策省了税的公司,需要按照减税总额的一定比例(20%-40%不等),在当地投资建设有关项目。不过因为这部分金额将直接用于投资,所以并没有给这115亿做太多“贡献”。
毒眸获悉,多数影视公司及部分公司高管在此次补税活动中补缴了一定税款,数家国内一线影视公司也向毒眸证实了这点。但由于涉及的金额差异较大,有的公司可能只需要缴纳数十万元,因此总金额无法估算。
而知情人士透露,这次补税的主力军其实是国内的明星及导演工作室。在此次自查申报中,艺人工作室补缴了大量税款,几乎波及到了影视圈所有有点名气的艺人:有多位头部艺人,单人补税金额高达数亿元,其中有很多是普通民众耳熟能详的著名演员;而某拥有较高知名度的二线艺人,累计补缴了数千万元的税款;一位名气较小的腰部艺人,补缴了千万级的税款;某些出道时间较短、2018年工作室收入100万左右的小艺人,也补缴了30万左右的税款。
早在去年8月,就有消息称,全国演员、导演工作室在缴纳和核查税款时,均需要从核定征收转变为查账征收,且必须按照税率升高后的差值,补缴此前一定时间段内的税款(最初的说法是2018年前8个月)。
有相关人士告诉毒眸,如果是核定征收,工作室的税率其实是远低于影视公司的,最低仅有3%-7%左右,这也是艺人普遍选择开设工作室的原因。但如果改成查账征收,因为文艺创作的特殊性,成本无法量化,所以最高税率可达42%。而到了去年12月,又传出消息称编剧工作室也需要照此模式查税。(点此阅读:影视从业者要高额补税?地方税务局:已上门辅导企业自查,但无一刀切补税比例)
至于具体如何操作,很多从业者其实有些茫然。有不止一位缴纳了税款的业内人士告诉毒眸:“我们知道税率做了调整,但具体调整的比例和补税方式,说实话我没太搞明白。之前工作室是接到了税务部门的电话,他们将所需要补缴的额度和需要自查的内容告诉了我们。”另有从业者指出,自查自纠开始后,其工作室忽然打不出发票,导致相关业务没法开展,事后才知道是需要补税。
#p#分页标题#e#上述上市公司高管向毒眸证实,明星工作室的确是现阶段补税的主力,正因如此,部分旗下签约了较多艺人的公司,也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一般来说,经纪公司和艺人的经纪合约里,会规定一定的分成比例,若按照三七比例分成,除艺人需要补缴税款,相关公司可能也需要按照变动后的税率补缴一定比例的税款。
不过对于此次补缴,也有相关人士指出,不太可能涉及民众比较关心的“阴阳合同”。“如果和承制公司、经纪公司分别签署合同的话,相当于这家企业需要缴纳两份税款,显然是不划算的。之前曝光的阴阳合同其实都是早年的,现在几乎没人这么做了。”
补税之后,还有什么?
虽然2018年的补税工作已经阶段性结束,且很多公司都未被涉及,但不少人心中悬着的石头并未落下。
很多艺人、编剧工作室负责人向毒眸表示,因为还没有弄清楚税收政策调整后,甲方和乙方在新的合同里需要分别承担怎样的税收、工作室在缴纳了税收后个人是否还需要额外缴纳税款,因此很多项目目前都陷入了停滞状态。“去年聊的很多合同都停了,这段时间里还没听说哪个合同真正签了下来。”
有类似困扰的还有部分中小型影企的老板,他们告诉毒眸,虽然此次自查自纠没有涉及到其公司,但不清楚是否会有进一步的政策变动,所以大家都比较担心、都处在观望状态。而一些涉及到具体影视项目的合作,也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部分没有经纪业务的上市公司尽管在补税阶段逃过一劫,但是更大的考验其实还在后面。此前的稿件中毒眸曾提过,许多公司每年能在霍尔果斯省下数千万乃至上亿的税收,如果按照20%-40%的优惠比例在当地投资,很多公司可能需要掏出数千万元。
据悉,目前一些公司已经将投资款打到了当地,虽然这部分“损失”不会体现在报表里、影响到公司的业绩,但是在影视公司资金普遍吃紧、遭遇融资困难的情况下,一大笔额外投资势必会对现金流紧张的公司有所影响。而在较为偏僻、常住人口较少的霍尔果斯,如何运作好新投资的业务,更将会是一大考验。
有从业者向毒眸表示:“霍尔果斯并不希望企业因为税收问题都离开,所以税收减免政策都还在。只是要求相关公司在当地必须有实体办公室,并且雇佣员工,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可即便如此,一些影视公司老板还是表示,今后一些涉及金额较大、比较重要的项目,可能不会走在霍尔果斯了。
也正因如此,去年厦门又开设了一个新的影视园区,并提出要从资金支持、园区建设、人才培育、影视后期、播出奖励等方面来扶持入驻公司,但多位公司老板、业内名导都告诉毒眸,没有前去注册、开公司或工作室的打算。此外,很多艺人则希望通过别的方式来降低税收,例如注册性质由个人工作室变更为税点更低的公司。
而比起眼下的担忧,更叫很多从业人员担心的其实是之后一段时间的市场:“首先,不知道这些负面的消息,会不会让观众对影视公司产生一些负面的观点、影响其消费、观影。其次,现在上映的很多影片都是前一两年拍摄的,可如果当下开机项目减少,那半年到一年之后,是否会出现片荒?”
不过在担忧之外,也有人表露除了对于行业发展大趋势的乐观态度,认定一系列监管加严后,确实能够对行业起到正向影响。
据了解,某名气不大的年轻演员,2018年接拍作品的片酬能达到3000万以上。但近期的一系列事件发生后,包括他在内,绝大部分艺人的片酬都有了下降,有的甚至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有上市公司高管直接表示,亿元片酬时代已经结束了。而毒眸则获悉,一个有关片酬的行业规定正在研究中,最高片酬或许将不超过30万(含税)一集。
“虽然短期内,肯定会给行业造成一定的波动,但长远来看,对于行业内外税务不严谨的公司来说,是个警醒。”某位业内人士向毒眸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