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逝世后留给世人很多面,这个人在商业上的天才,对完美主义的不懈追逐,对极简主义产品的热爱,对禅修与素食的痴迷,性格上的飞扬跋扈,粗鲁无礼,骨子里的专制暴虐,控制欲极强,遭受打击后的脆弱与哭泣,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个与比尔 · 盖茨完全不同的天才,比尔 · 盖茨更务实,更有原则,而且拥有很强的分析处理能力;而乔布斯更相信直觉,更浪漫,并且在技术实用化、设计愉悦感和界面友好方面有着更高的天分。《乔布斯传》中说 " 乔布斯狂热地追求完美,以致他为人非常苛刻,他的管理主要依靠自身的领袖魅力和肆意的激情。" 比尔 · 盖茨曾经表示,他有些瞧不起乔布斯,因为他不会编程,而且作为一个人,他有这奇特的缺陷。他很反感乔布斯的无礼," 不是觉得你狗屁不如,就是在试图引诱怂恿你 ",他承认乔布斯有一种蛊惑人心的魔力。不过这些个性与性格上的差异,终究使他们走上对立面并引发了数字时代的根本对立,乔布斯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渴望掌控一切,并且很享受艺术家这种不妥协不让步的性情。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无论乔布斯对技术了解多少,会不会编程,这个人有一种惊人的天赋,知道什么东西能成功。
总之,这是一个积聚天才与暴君,蛮横与脆弱,深深能把握住时代的审美脉搏的复杂人物。但是在这部电影《乔布斯》中,我们看到了艾什顿 · 库彻饰演的乔布斯,不停地走来走去,面露神秘的微笑,不时朝着员工发怒的样子。我承认艾什顿 · 库彻确实有几分像乔布斯,但是也仅仅是相像而已,库彻饰演的乔布斯是一个灾难,他更适合饰演《好汉两个半》中的计算机天才,泡妞的花花公子,百万富翁。他更适合那个逗乐的人物,而不是真正的天才,在残酷与脆弱之间天才乔布斯。
也许不能怪演员,这部电影的剧本就是一个灾难。乔布斯的一生中有很多重大时刻,电影截取的只是他早期的一个片段,从大学辞退,独自去印度灵修,领悟禅意,结识他的友人斯蒂夫 · 盖瑞 · 沃兹尼亚克创建苹果电脑,拥有了第一个孩子丽萨,苹果高管集体哗变排挤出公司——随后他从乔治 · 卢卡斯手中收购动画部门创建了皮克斯,在《玩具总动员》大卖后公司上市——重回苹果公司,依旧君临天下。影片在此戛然而止,如果说这是一个年轻人创业的电影故事,我们也能接受,但是上面提到乔布斯收购创建皮克斯的事件根本没有提及。乔布斯自己都承认,他的一生最为得意的两件事,一个是创建苹果电脑,一个创建了皮克斯。这部电影的编剧似乎根本没有做过功课。我们甚至不知道他创作剧本的初衷是什么,乔布斯一生中的重大时刻,很多忽略不计。我暗自猜测一下,大概是觉得从这些重大时刻塑造乔布斯的形象过于乏味,毕竟大家都都他的故事耳熟能详。他想剑走偏锋,想把乔布斯塑造成一个深陷在普通生活与天才之间,更富有人情味的人物。但是,这个想法太糟糕了,没有那些天才时刻,没有那些影响时代发展的时刻,没有 iphone 的时刻,乔布斯的神采与魅力没有丝毫展现。
在这之前,塑造最为成功的传记片应该是大卫 · 芬奇的《社交网络》,那才是我心目中好电影的典范之作。那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不但展现天才人物的天才之处,也不遮掩天才人物的乖僻与阴暗之处。而且那部电影的节奏与叙事都展现出了导演对电影整体的掌控能力。但是《乔布斯》这部电影完全成为了好电影的反面,叙事上的缓慢与平庸,让这部电影只是一个碎片的集合。他把乔布斯早年生活的重大事件用一个个碎片的方式讲述了起来,但是碎片与碎片之间几乎没有衔接和关联。碎片仍然是那些碎片,故事却失去了魅力。我们无法容忍这样一部平庸的电影,是因为它对乔布斯的一生是一种反面的致敬。我们想看到一个天才的生活,没有看到,我们想看到一个平凡人的情感,仍然没有领略到,我们想看到一个商业的传奇,还是没有看到,我们想看到乔布斯辉煌的时刻,他告诉我们还是去读他的传记吧,这只是一部电影,而且是一部很差的电影。
#p#分页标题#e#
《乔布斯传》最后一章 " 遗产 " 中,传记作者沃尔特 · 艾萨克森写到:" 乔布斯的个性体现在他的创造的产品里。正如苹果的 核心理念,从 1984 年年初的麦金塔到整整一代人的 ipad,一直都是端到端的软硬件整合,乔布斯本人也是如此,他的个性、激情、完美主义、阴暗面、欲望、艺术气质、残酷以及控制欲,这一切都跟他的经营理念和最终的创新产品交织在一起。" 看这样一部关于乔布斯的传记电影,还不如看关于乔布斯的记录片,至少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一个复杂的天才人物对我们时代的影响。对我们而言,天才与普通人的区别在于,我们在生活的时候,天才却致力于改变我们的生活。而在这样一部糟糕的电影中,我们甚至感受不到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