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携程新财报营收增速再次放缓,迎来20岁的它该如何继续前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美股研究社

作为国内互联网领域的老牌企业,携程如今也迎来了第20个年头,迈入中年的它虽说平台规模发展是越来越庞大,但不得不说它现在的前行之路变得越来也不容易。

3月5日,国内OTA巨头携程发布了它Q4季度的新财报, 从携程的这份新财报来看,在营收上它已经连续几个季度增幅放缓,这也意味着携程由高速发展步伐正驶向缓慢前进的阶段,它在交通票务和酒店预订这两大主业务上也出现明显的营收能力下滑的现状,其中酒店预定业务环比下滑27%,交通票务业务环比下滑6%。

近几年来,携程屡屡因虚假销售、捆绑销售、虚假订单等负面事件而上热搜,其实这种事件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携程的信誉跟形象,加深用户对于它的不信任。作为在线旅游票务预订巨头,携程的发展离不开用户,只是在现阶段随着美团、飞猪的强势崛起,携程的优势逐渐在下滑,这也让它的业务发展面临大挑战。携程的广告词是:携程在手,说走就走。根据携程的这份新财报来看,未来它该向何处走呢?

携程营收连续几个季度增速放缓,毛利率同比跟环比均出现下滑

随着全民旅游时代到来,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国内游、出境游人数猛增。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出境游人次约1.5亿,同比增长14.7%。尤其是在第四季度,包括10月份的全国黄金周,这是中国旅游的主要季节之一,这也是在线旅游票务预订平台的黄金时期,这个季度应该算是这些平台赚钱的时期。作为国内OTA领域的资深企业,如今的携程不论是在业务发展还是在投资布局上,俨然已是这行业的佼佼者,只是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现在的携程要想达到之前的增速却变难了。

此前携程对外公布它对四季度营收指引为同比15%-20%的增长,即71亿-74.1亿之间,中值低于市场预期的74.65亿。从第四季度公布的财报看,携程超过了这个预期目标,净营收为76亿元,同比增长22%,但环比增速却已经下滑至18%。

根据携程的业务营收来看,其主要营收还是集中在机票跟酒店预订这两大业务上。与Q3财报的营收业务来对比,携程几个业务的营收环比可以说是全面下滑,这也让携程的总营收环比处于持续下滑状态。

第四季度来自酒店预订业务的营收为人民币27亿元(约合3.86亿美元),同比增长22%,比上一季度下滑27%;交通票务营收为人民币34亿元(约合4.96亿美元),同比增长17%,比上一季度下滑6%;旅游度假业务营收为人民币7.21亿元(约合1.05亿美元),同比增长31%,比上一季度下滑48%。

另外携程的现金流问题同样不能忽视,在第四季度财报中,携程的现金、现金等价物、限定用途现金和短期投资总额增加到625亿元。为何这个总额持续增加,这还是由于近几年携程大手笔的投资并购不少了平台。在国内,携程在2015年全资收购了去哪儿,又从Expedia手上买回了艺龙股份,还参与投资了途牛。

在国外,投资了Skyscanner的业务,参与皇家加勒比RCL的战略合作,并进行了大量的国际拓展。这么密集的投资其实还是因为携程想要拓展它的生态版图,但就携程最新的财报来看,这家公司的发展似乎面临不小的问题。

携程业务营收增长能力面临天花板,核心业务短期内难有更大的突破空间

作为一家旅行票务平台,携程的发展离不开各个在旅游方面有需求的用户。根据CNNIC第43次调查报告:截至2018年12月,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达4.10亿,较2017年底增长3423万,增长率为9.1%;网上预订机票、酒店、火车票和旅游度假产品的网民比例分别为27.5%、30.3%、42.7%和14.5%。对于越来越多的用户来说,在旅游之前订机票订酒店也成为关键性的决策,平台的选择也是很关键的。

从携程的这份财报来看,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它的核心业务营收能力在放缓,这也意味着它在用户增长方面面临增速放缓的局面,为何难以获得新流量?对于携程来说,它的主营业务现在到底面临哪些挑战?

其一,携程费大力吞并去哪儿网跟同程艺龙,但酒店跟交通业务营收现疲态

根据携程的财报来看,它在交通跟酒店业务上的营收仍然是占据了不少的比重,这两项业务关系到携程的总营收的增长。携程为了提升在这两个业务的竞争力,在前几年不惜大手笔的收购去哪儿网跟同程艺龙,当年它这一举动也是成为行业焦点。虽说收购这两个平台后让携程在这两个业务的竞争力有提升,但随着携程在这两个业务上的发展遇困局,尤其是频繁出现的负面新闻让携程在机票跟酒店业务上遭受了不少的损失。

#p#分页标题#e#

此前为了在交通票务上谋求更多利润,携程多次陷入捆绑销售、退改签费用异常的投诉风波中。不论是普通用户还是明星都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这也让携程的信誉受到不少的影响。同时在机票业务上,去哪儿网也遭受了业务上的冲击。尤其是在2016年,去哪儿遭遇航空公司集体封杀,之后的进展显示,航空公司集体施压去哪儿只是机票销售政策发生改变的前奏。

在酒店业务上,此前携程一直引以为傲,但这项业务也遭遇了不小的舆论危机。去年4月,调查记者王志安因入住酒店卫生差而在微博投诉携程在酒店分类上存在过失,并通过竞价排名控制酒店排序,干扰用户选择。一时间也让携程的酒店业务大受外界的指责。其实不论是交通还是酒店业务,用户做选择时还是会考虑平台的口碑,一旦负面新闻太大自然会影响用户的抉择。

其二,携程的主营业务面临实力强大的劲敌,美团酒店和飞猪都背靠超级平台

携程的主业务增长出现放缓的局面,除了自身的原因之外,其实强劲的对手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根据第三方平台的数据来看,它在酒店跟机票市场占据的份额在逐渐缩小,此前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所发布的研究报告称,携程、美团酒店、去哪儿、同程艺龙、飞猪合计占据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在线酒店预订行业96.4%的市场份额。

在这份报告中,尤其是美团酒店第二季度间夜量超过了携程、去哪儿、同程艺龙的总和。而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旗下的飞猪,在用户黏性方面则排名第一。Trustdata称,美团酒店和飞猪的快速增长均得益于背后的"超级平台"。美团酒店受益于美团点评在生活服务行业的用户规模优势,飞猪则受益于其与淘宝的关系。

不论是美团还是阿里它们在用户规模还是场景资源上,它们都比携程要更具有优势。对于用户而言,使用阿里旗下的飞猪跟美团旗下的美团酒店都要比携程更频繁一些,这些超级平台让用户粘性更强,在有同样的业务选择的前提下,用户可能更倾向于选择超级平台提供的服务。

作为传统OTA平台,携程是经历过流量红利时期的,但现在移动红利的高速增长已经趋缓,渠道流量涨势艰难,携程也陷入流量焦虑中,这时候超级平台的多场景优势就显现出来。像美团充分利用整个大平台带来的协同效应,通过构建一站式综合生活服务平台,连接商家与消费者两端,打造"商家+服务+消费者"生态闭环,自己给自己导流。

携程需找新的突破口带动营收增长,下沉市场跟海外市场将是进击的重点

对于携程来说,其实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它的品牌影响力在一线城市还是占据了一定优势。随着其他竞争对手的快速崛起,一线城市的用户争夺战其实也进入了尾声,各个平台很难在这些地区实现流量上的大突破。对于携程来说,未来要想在业务营收上有更大突破,也许它还是要选准发力的方向跟地区。

中国旅游产业本身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一线城市居民的旅游频次已经跟发达国家没什么区别了,二三线城市的频次大概是一线城市的一半。将来如果这些需求被释放的话,酒店、机场等旅游设施领域有非常大的机会。在下沉市场,其实用户的旅游需求也是在逐步提高的,随着这群群体在互联网领域的参与感在提高,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用户会对旅行有更强的意愿。

在全球化方面,携程的进击之路似乎还是有了一些成效。得益于携程出境游业务和Trip.com的发展,携程的国际机票(不包括天巡在内)和国际酒店业务量在第二季度同比增长约40%。天巡的直接预订业务在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约600%。此前梁建章早前曾公开表示,希望在五年之内,将携程国际业务收入在整体收入占比提高到40%至50%。海外市场的发展空间更大,海外用户对于来中国旅游的热情跟兴趣也在增加,对于携程来说这确实也是一个很大的机遇。(本文首发钛媒体

【钛媒体作者介绍:美股研究社——旨在帮助中国投资者理解世界,专注报道美国科技股和中概股】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