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佛系张小龙和他的微信帝国

佛系张小龙和他的微信帝国

  不知从何时起,加个微信代替了记个电话和加个QQ,微信成为了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工具。这款国民应用由张小龙带领广研团队于11年推出,凭借出色的产品设计和对人性的精致把握,加上QQ的神助攻,在里外夹击中突围,强势崛起,成为豪拥10亿用户的超级应用,放眼全球,首屈一指。

  微信曾被马化腾称赞为腾讯拿到了移动互联网的船票,可见其对于腾讯的重大战略意义。虽然腾讯最大的收入来源是游戏,但普遍认为腾讯最核心的资产和竞争力是微信。微信成功抓住了移动互联网兴起的契机,一飞冲天,被认为是典型的富二代,但是当二代取得超越一代的成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便不能忽视二代自身的天资和努力。

  微信帝国的强大

  “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10.58亿,比去年同期增长9.9%;

  微信是装机标配,装机率超95%;

  中国人人均日上网时间90分钟,25%耗费在微信上,是第二名的5倍多;

  公众号账户超2000万,月活用户超9亿;

  微信小程序超100万,开发者超150万,日活高达2.8亿;

  移动支付市场超40万亿,微信支付占据半壁江山;

  微信老少咸宜,城乡通吃,一二三四线城市渗透率极高。”

  张小龙曾说希望大家“用完即走,不要过度依赖微信”,这像极了老板对加班到12点的员工说早点回家,你若是当了真7点就下班,估计老板会找你谈话改进绩效。没有广泛的用户基础,张是断然不敢这么说的,与其他应用千方百计、连哄带骗引诱你去安装使用不同,张佛系得多。

  微信如今已成为手机的标配,甚至成为身体的器官,上至摇摇欲坠八十老太太,下至嗷嗷待哺三岁小娃娃,就是不识字的文盲和不睁眼的瞎子,都能语音聊天畅通无碍。

  微信的野心

  微信的野心不止于社交、不止于支付、不止于游戏、不止于信息流,而是所有在手机上能做到的事情全覆盖。它不仅仅是一个社交工具,也是一个营销工具,更是一个舆论场。它想成为所有应用的容器、所有流量的入口,成为连接万物的枢纽,构建于操作系统之上的操作系统,成为一个包罗万丈,吞噬一切的巨兽。

  当微信公布要做搜一搜、看一看的时候,曾流传一张微信干翻全场的趣图,图片可能有夸大的嫌疑,但微信火力全开的话,以一当百也不是没有可能,这也反映出外界对微信的恐惧。

佛系张小龙和他的微信帝国

  如果微信上市

  拥有20亿用户的Facebook市值4000多亿美元,按照单元用户价值估算的话,微信估值2000亿美金也不算离谱。当然FB全球化做的更好,欧美的有钱人也多,单元用户价值更高,但微信在使用时长和频次方面却占优。

  有说法微信支撑了腾讯一半的市值,如果微信独立上市的话,1000亿美金是没有什么疑问的,这个市值意味着可以吊打已经上市的京东小米美团,超越尚未上市的蚂蚁和滴滴,跻身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TOP3。

  当年马化腾曾针对杰克马说过鄙视靠财技搞东搞西的话,但这话就像杰克马说阿里不搞游戏祸害青少年一样当不得真,近年来阅文集团、腾讯音乐相继高价独立上市,尝到甜头的小马哥,后续推动微信独立上市也不是不可能。

佛系张小龙和他的微信帝国

  移动支付半壁江山

  微信业余做的移动支付份额接近40%,而支付宝差不多53%,两家加起来占比超过90%的市场份额,基本上没其他公司什么事儿了。

  而这样的占比格局是在支付宝补贴力度大于微信支付,而微信支付躲在二级“钱包”界面的情况下形成的,一度微信支付的份额增长让支付宝非常紧张。

  价值连城的第三方服务

  微信第三方服务,火车票、酒店按钮承包给了同程艺龙,这个入口给同艺贡献了超过90%的流量,同艺甚至都不打算做自己的App,该公司目前正排队IPO,估值超400亿港币。当你钱包不足十块,一想到你的微信钱包里躺着一堆价值十亿的按钮,是不是会瞬间产生富有的幻觉?

  发现页购物按钮就像喂给东哥的一剂春药,让不知妻美的东厂厂长腰包鼓鼓的同时在异国他乡被玩了一把国际版仙人跳,可谓出尽洋相。

佛系张小龙和他的微信帝国

#p#分页标题#e#

  朋友圈的购物分享让拼多多蹭着热点忽悠一堆不明真相的群众去砍价,短短一年多时间,便把黄峥送到纳市去玩股票过山车,微信的力量真的大到令人瞠目结舌。

  外面靠着给微信开发工具而活的小公司数不胜数,你能否想象得到开发一个微信群管理助手就能赚得个盆满钵满。

  公众号森林

  微信依靠服务号、订阅号、企业号构建起庞大的内容生态圈,数千万公众账号如芸芸众生,依附微信而生,源源不断的产生大量资讯内容,从而通过订阅分发转变为财富,头部账号依靠广告和打赏还活的不错,连我这种码砖杂役也开了个订阅号,指望靠此发家致富。

  对苹果爸爸说不

  当苹果爸爸举起砍刀要向微信打赏收取保护费的时候,微信硬生生给怼了回去,宁愿剔除打赏功能也不愿屈服,就在众人为微信捏一把冷汗的时候,一向强硬的苹果竟然认怂,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微信终于可以代表中国企业对洋大人说不。

  移动互联网规则我来定

  头条、抖音曾蹭过一波微信朋友圈的热点,但当腾讯意识到事态严重的时候,果断大举封杀,企业竞争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利用自身优势打击对手,无可厚非,本人对此亦不持立场。

  虽然是打击对手,但理由总得编得冠冕堂皇一些。虽说按规则行事,但就像“人民的名义”里的法院院长说的那样:规则制定权在我们手里,解释权也归我们所有,我说你犯规了,你就是犯规了。这可是规则权,是最核心的头部权利,垄断在少数巨头手里。

佛系张小龙和他的微信帝国

  目前来看微信还没有任性胡来,你看骂腾讯和马化腾的文章在朋友圈也大行其道,但担忧依然不能消除。

  小宇宙爆发

  小程序早两年就冒出来了,据说刚开始起名应用号被苹果拒绝。这款触手可及、不需安装、用完即走、屏蔽编程平台差异救前端开发于水火的创新产品。其实有点Java虚拟机的味道,是寄生于平台的二级应用,抗衡iOS与Android两大平台,凌驾于其他App之上,承载着微信做OS的雄心霸业,今年彻底迎来了爆发年,支付宝、淘宝、头条纷纷大举跟进押注。

  如今小程序已经渗透到了数亿用户,如果这个不加限制任由扩张的话,基本上就没苹果应用商店什么事了,我就问你怕不怕?

  谜一样的张小龙

  微信的强大也在于它的缔造者张小龙(是老乡,不能黑),这个程序员出身的产品经理曾一手打造了广受欢迎的Foxmail,不仅如此,跳一跳轻松获得6000高分,而且还是高尔夫跟网球高手。他似乎找到了做事的窍门,只要他认定去做的事,便能做到最好。

  作为微信的掌舵人,像是《破坏之王》里的断水流大师兄对世界宣布:我不是针对你个人,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佛系张小龙和他的微信帝国

  无尽的财富

  张刻意对商业保持疏离,做Foxmail的时候被红衣教主批评缺乏商业模式,甚至引来人民日报为其生计担忧,喟叹他注定是个悲剧人物,但恰恰是这么一个人缔造的微信,成为了腾讯手里的王炸。

  微信的商业化还有很大空间,变现也并非难事,但既然是底牌自然不能轻易示人。目前游戏为腾讯承载变现的任务,但腾讯游戏已是世界第一的游戏厂商,国内份额吞噬殆尽,高速增长难以为继。

  在腾讯游戏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微信商业化将提速,目前微信朋友圈一周只能见到一次广告,而如果贪婪如宇宙条的话,一天刷个百八十条,广告费就能让腾讯赚钱赚到手抽筋。

  微信就像一座金矿,蕴藏着无尽的财富和能量,等待腾讯去开采挖掘,而它的强大,可能远远超过你我的想象。

  微信的克制

  微信是极简主义的最好注解,也是它得以战胜QQ的要素,曾被调侃为两千人做一聊天系统,一年加两按钮(搜一搜和看一看)。

  张熟读哲学、洞悉人性,低调是张的底色,素来如此,克制是他的座右铭,从不违背,微信自始至终都贯彻了张简约克制的思想。可以想见经常会有人去找他说“我有个大胆的想法”,又或者有几千亿的生意想要找他谈,就光约束内部员工对微信添砖加瓦的冲动都已经让他颇费心思。

  坦率地讲,微信的产品设计足够简洁和克制,真正做到了以用户价值为依归,它清楚自己就是一个社交工具,从不随意给自己加戏,老年人都能用的明白,即是最好的明证。而对比抖音最近左侧边冒出来的什么“xx之夜正在直播”和手Q微视的硬广,常常令我冒火,真想跟笨蛋产品经理们吼一句:我忍你们很久了。

  需要的时候,你呼它出来,不需要的时候,它静悄悄地躺在那里,不装傻卖萌,不流氓骚扰,也没有乱七八糟的推送。

#p#分页标题#e#

  微信的克制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上,亦体现在人员组织和企业管理上,作为腾讯最核心的BG,人员却不足两千(16年),是所有BG里最少的或者最少之一,这简直如同富甲天下却每天吃糠咽菜。

  微信GM寥寥十数人,VP更是屈指可数,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进个发廊花50大洋便能找个艺术总监修剪涂抹一番,微信管理Title低调的让人不敢相信,助理总经理可不是负责帮总经理端茶倒水订外卖,而是管理一个部门的一号位。

  繁荣之下,亦有隐忧

  话说月盈则亏,没有坚不可摧的堡垒。世上太多盛极而衰的企业,在急速增长之时,赞誉一片,但在触达巅峰之后,掉头向下,这几乎成为历史的必然规律。

  或许微信还会有数年持续的增长,又或许现今即是它的顶点,世间没有无阻力的企业和组织,繁荣之下,亦有隐忧。

  克制真的那么好吗?

  简约克制帮助微信走出有别于手Q的老路,一切从用户价值出发做产品也值得称颂,作为微信用户,我亦非常认可这一点,但从商业角度来看,是否一定对,或者都对,值得商榷。

  每天一杯酒,活到九十九,是否便可以将长寿归功于饮酒呢?人们总习惯于从成功里归结原因,以便依例复制成功,甚至向大众贩卖鸡汤,但真正成功的原因往往复杂且深藏,因为促成的因素包括天时地利与人和,交织混杂,难以择清理顺和辨识提取。

  我职场第一站的CEO亲自参与制作的游戏大获成功,信心爆棚的他满认为找到了游戏开发的秘诀,但随后依此研发的几款游戏都死得不剩渣,事实无情的打脸了他的成功方法论。

  商业上的过于拘谨会错失机会,相比之下,阿里和头条在商业都要积极进取的多,他们的发展也很不错。

  当然过于冒进不好,过于谨慎也不好,但微信是过于克制还是恰如其分,说实话我不知道。把握度是很难的事情,这又完全取决于领导的洞见和智慧。

  我猜想因为之前微信的稳步发展,让微信没有必要去改变既定策略,因为那需要冒风险,对于拥有十亿用户的微信掌舵人来说,一丁点修改,都影响甚大,常持敬畏,始终惶恐。而如果后面出现问题或发展困难,我想市场的这只看不见的手便会推动微信去改变。

  QQMail上印有摇滚之王的名言:你说我是错的,那你最好证明你是对的。我无法证明我是对的,算我输:)

  消失的人口红利

  中国13亿人口,微信合并用户数10亿,之前微信还能保持用户数的高速增长,以后要维系这种增长,只会越来越难,人口红利在消失,增长天花板出现,这是微信不得不面对却又无法化解的问题。

  细分领域失守

  阿里觊觎社交领域已久,无论是强推的来往,还是硬推的旺旺都意图抢食社交领域蛋糕,但又都折戟沉沙,铩羽而归。终于,阿里依靠钉钉找到了企业办公的突破口,以指数级增速,攫取一亿用户,这对于阿里而言,简直如获至宝。

  某钉曾在地铁广告里揶揄X信琐事八卦分神,是加班的罪魁祸首。微信为移动而生,甚至没有PC版(只能在PC用网页版),处理工作确实不如钉钉简捷好用;虽然微信随后推出企业版微信应敌,但钉钉积极的产品和商业策略让微信应接不暇,某钉继续高歌猛进。

  有别于微信的熟人社交,陌陌自一推出便被冠以约X神器,唐老师更被调侃为该领域最好的产品经理,陌陌绕开微信,做起了陌生人社交,做了微信不做的事情从而取得了成功,由此可见社交软件还有很多细分方向微信覆盖不到。

  虽然是不同的专注和细分领域,钉钉和陌陌也难以完全替代微信,但市场被蚕食却足以引起微信的警觉。所谓千里之提,毁于蚁穴,项当年也不曾料想会被刘邦反杀。

  同时微信又无法在社交的各个细分领域全军出击和火力覆盖,一个公司无法对抗所有人的智慧,只能在新的苗头出现的时候,及时压制和调整。

  公众号的打开率低

  公众号如同森林,各种自媒体如形形色色的生物寄居于此,虽然内容丰富,但公众号的最大问题在于打开率低。

  微信最近推出多项针对公众号、订阅号的修改调整,试图提升内容分发的效率,但收效甚微,很多人甚至绝少点开查看订阅号信息。

  想提高打开率,但又不想大红点去迫使用户,确实是进退两难的事情,如何把公众号做强盘活,亦是微信的一大困扰。

  来自头条的挑战

#p#分页标题#e#

  头条利用算法做个性化推荐无疑是近年互联网最成功技术应用案例,微信随后推出的看一看就是应对来自头条的信息流的挑战,但目前来看,难言成功。

  看一看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利用好友信息,把朋友都在看的内容推荐给你,所谓人以群分,确实,朋友可能拥有最广泛的共同兴趣,因而精确性高,也是看一看的优势,但看一看和公众号没有打通和联动,对于微信来说几乎是自废武功。

  但在其他方面,恕我直言,有待提高,我曾经用过一年多后,微信问别人该怎么刷新,可能是我不够聪明,但毕竟天下笨蛋多啊。

  头条每个人都有话筒,发布内容极为简便,还会主动给你推很多名人号邀你关注,时不时提醒你好友也在用,要不要加关注,引发裂变,如同传销;你回复一条评论,竟然默默地给你广播了。确实不够隐私,但却行之有效。

  朋友圈熄火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圈冒出了很多微商,然后充斥各种垃圾信息,你不得不一个个屏蔽掉,然后你发现,屏蔽完之后,你的朋友圈却几乎没什么内容了,职位高的都不爱发朋友圈,小年轻的到处撒狗粮,仿佛这里已经不是自己这个年纪该来的地方了。

  朋友圈,公众号都是微信的流量大渠道,如今却被各家分流了,热度降低了,而微信在应对头条,抖音的用户时间抢夺上,却又几乎束手无措,非常被动。

  创新减弱

  我常说周星驰的电影消失了,那种喜剧无厘头已尘封在过去的记忆里,他自己可能也永远丢失了那份感觉。

  16年初的微信公开课上,张意气风发,如同马云附体,一口气讲了8个小时,一百多页PPT,最后说我讲的全是错的,但如今,他变沉默了。差点忘了,69年出生的张已近知天命的年纪,加上早已功成名就,是否内心对更大更多成功的渴望有所减弱,是否思维活跃度和产品创新力有所减退,亦不得而知。

  写在最后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互联网一年,人间十载,掐指一算,微信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唯有变化才是永恒。

  曾有人把“微信是什么”这个问题抛向微信之父张小龙,张用一句略带哲理的话作答:你如何使用微信,决定了微信于你而言是什么。

  随着微信的巨大成功,张已经不再在网上默默发言表露心迹,我们也难以透过此了解他的零碎思绪,张在思索什么?微信下一步会做什么?静待时间给出答案吧。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