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Dragonfly”计划面临道德指责 谷歌CEO称返华仍在探索

  据彭博社8月17日消息称,谷歌内部1000多名员工签署内部请愿书,向高管们施压,要求他们解释可能重返中国的原因,并认为谷歌推出的“Dragonfly”计划存在紧迫的道德和伦理问题,谷歌员工认为公司这一举动违反了谷歌一直提倡的“不作恶”(don’t be evil)口号。面对员工质问,谷歌首席执行官Sundar Pichai不得不在员工会议上表示,“We are not close to launching a search product in China”,“And whether we would do so or could so is all very unclear”,即Sundar Pichai承认谷歌计划通过搜索引擎重新进入中国是“探索性的”,并处于“早期阶段”,以期通过这种方式来平息这一充满争议的话题。

  除了谷歌员工,外国媒体和用户也纷纷指责谷歌没有信用,奉劝谷歌不要丧失道德底线。有外国网友在Twitter上吐槽谷歌,认为其当年退出中国时声称是因“价值观不符”,现在却又要为了钱讨论如何回到中国,这种唯利是图的行为无疑是在自我打脸。且不说中国市场是否还有谷歌的位置,如今谷歌想返华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内部员工和美国民众对其价值观的质疑。

  况且从另一方面说,中国市场恐怕也不是谷歌想回就能回的去的。

  迟一步,产品布局难上难

  此次谷歌员工产生质疑的是被称为“蜻蜓”项目的阉割版搜索引擎,可见谷歌想返华第一步探索的,仍然是搜索引擎。谷歌之所以频频试探国内市场,与其目前业务所面临的困境不无关系。从谷歌母公司Alphabet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来看,广告业务撑起了谷歌业绩的半边天。截止6月30日,广告业务为谷歌贡献280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24%,并占据了总营收85.7%的份额。但是,谷歌总流量获取成本(TAC)为64.2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50.91亿美元增长26%。从财务数据表现来看,谷歌在广告业务上还存有一定上涨空间,但是利润空间将会被进一步压缩。此外,谷歌正面临着欧盟有史以来数额最大的罚款,与欧盟的关系处于冰点。

  除了搜索引擎,谷歌在信息流的布局上也晚人一步。在国内,信息流早已如火如荼地展开。信息流主要靠内容获取关注,这一点上今日头条、腾讯、百度、阿里等平台,都早已投身战局并投入了数十亿的资金换取内容创作者的入驻,经过了一番激烈的竞争之后,国内的原创内容生态市场格局其实已经基本形成并逐渐固化。谷歌如果想追上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追上国内同行的生态布局和产品体验,并非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时过境迁,市场环境早已改变

  谷歌离开中国市场已有8年,在这段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里,中国网民和互联网公司的数量都出现了质的增长。截至2017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估计为7.72亿。庞大市场滋养下,一批国内优秀搜索引擎公司在经历数代迭代升级后迅猛崛起,无论是传统搜索功能,还是日渐抢眼的AI人工智能及信息流业务,自身技术能力及实力均已可圈可点。

  最重要的是,中国用户尤其是新一代崛起的90后、00后,对于谷歌的记忆基本为零。况且谷歌离席中国市场这么多年,对中国用户的习惯、偏好与把控已经完全丧失。8年过去,无论是国内市场竞争格局还是用户习惯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广告主对于广告的需求、国内市场竞争状况还是消费者对于互联网产品的认知,与谷歌离开时已完全不同。

  也就是说,谷歌离开的这8年,已经形成了内容缺失与用户需求把控上的断层局面,这很难在短时间内弥补上。如今的中国互联网已经没有早先那么开放,尤其国内对优质内容的竞争已经激烈到直接砸钱比谁更土豪的地步。对已经纳入怀中的优秀内容作者,各平台更是分毫不让甚至用规则约束筑成一道道壁垒,谷歌要想分一杯羹恐怕难上加难。

  面对谷歌返回中国的传闻,谷歌内部员工率先以“紧迫的道德和伦理问题”举起反抗的大旗。不过,即使没有谷歌员工的反对,Sundar Pichai想反回中国的愿望恐怕也难以实现,中国市场早已没有谷歌这位外来客的位置。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