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报道】2015年下半年的资本寒冬,让整个创业市场冷清了下来,没有了过往的喧哗,创业大街也不像以往那样热闹。而在2016年,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的出现,无疑是给创业者和投资人新的方向,更是开启了新一轮的争斗,企图弥补曾经错过的网约车福利。
2018上半年共享单车大事记
不过,创业市场就像是一个轮回,两年时间,共享单车市场便沉寂下来,头部企业格局基本已定。回望2018年上半年,共享单车行业在资本收割的同时,也更趋于稳定和正规,免押金成趋势,市场监管也更严格。
资本退潮海外市场难成第二增长点
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之一,共享单车的发展可以说是整个行业的晴雨表。2016年开始,以摩拜、ofo为代表的共享单车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从一线城市向外布局,几乎在城市的每一个主干道都能看到共享单车的身影。与此同时,投资人得疯狂也造就了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的投资潮。
据TechWeb统计,摩拜单车在2016年获得了四轮融资,2017年上半年获得了四次融资;ofo 2016年共融资五次,2017年上半年获得了两轮融资,7月份又获得来自阿里巴巴领投的7亿美元E轮融资;哈罗单车则是在2016年年底获得了A轮融资,2017年一举融资七次,投资方包括蚂蚁金服以及复星集团等。
相比较2016、2017年的融资潮,2018上半年的共享单车投资市场略显落寞,除了ofo拿到了阿里巴巴领投的E2-1轮融资以及哈罗单车拿到的7亿美元的融资外,市场上几乎没有其它的声音,反倒是共享汽车市场热闹了起来。
资本退潮的大环境下,共享单车行业的增长速度慢了下来,企业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任性地烧钱补贴用户。春节后,摩拜和ofo都取消了月卡和季卡优惠,恢复原价。同时,部分共享单车还开始售卖车身广告以获取更多的营收。
对于共享单车来说,用户是最值钱的,车身广告被认为是盈利的突破口。但是,北京上海两地日前都发布相关文件,对于车身广告进行了限制,可以说封死了共享单车盈利最大的突破口。
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上的问题,北京、上海等地都对共享单车数量进行了限定,禁止新增投放单车。在这样的环境下,摩拜ofo纷纷出海,希望能够通过海外市场增加营收。
根据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ofo在去年已经进入美国波士顿、西雅图等十几座城市,摩拜单车也相继登陆英国曼彻斯特以及德国柏林等200个城市。相比较国内市场,海外还处于未开发的状态,有机会成为共享单车第二大增量市场,也有利于单车企业的全球化布局。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发展受阻的共享单车企业,在国外也很难能够发展壮大。
首先,是投放规模上。海外市场不同于国内,对于单车的投放使用维护等要求更多,这就决定摩拜ofo们很难能够像国内一样大规模的投放车辆。其次,是移动支付方式不成熟。共享单车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快速的扩张,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的便利性脱不开关系。但是,国外的移动支付要远远落后于国内,人们更多的是使用信用卡支付,对于移动支付的接受度很低,导致整体的业务难以开展。
另外,国内长时间烧钱之后,共享单车企业很难能够有更多的资金在国外大规模的开展业务,即便表面上看是进军了上百个城市,但是具体在规模上估计也就是小打小闹。或许,这只是一个好的故事罢了,在国内盈利模式不明朗的情况下,并不能作为帮助共享单车企业实现曲线盈利的方法。
免押金是大势所趋
去年,多家共享单车在倒闭之后,对于市面上残留的单车,有的企业并没有作出妥善的处理,许多都被遗弃。不仅如此,用户的押金问题一直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理,拖欠用户押金情况严重,更是引来中消协的指责以及控诉。今年的央视315,也点名批评了共享单车押金难退的现象。
在用户和中消协等的呼吁下,共享单车免押金在今年迎来了转机,摩拜等多家共享单车都推出免押金服务。6月11日,摩拜单车正式启动了百城无门槛免押金的活动,包括天津、武汉、南京、济南等城市。哈罗单车、永安行以及小蓝单车等,则是与芝麻信用合作,达到一定的芝麻信用分便可以免押金骑行。
不过,免押金也需要逐步落实,很难一步到位。对于摩拜单车来说,也是从给高信用用户免押金、部分城市无门槛免押金的。而ofo这边,则是取消了与芝麻信用的合作,建立了自己的信用体系,但是何时再上线免押金服务还是未知。
#p#分页标题#e#不过,即便如此,在相关部门以及用户的强烈要求下,免押金已经成为未来的趋势,虽然现在并不是每个城市都有惠及到,但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而在免押金之后,对共享单车企业的考验也会更大,也将成为共享单车行业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摩拜被收购后,ofo的结局又会是怎样?
从当初的网约车到现在的共享单车,获取用户的办法一直没变过,简单而粗暴,那就是烧钱,谁的钱多,谁就能坚持到最后,将对手耗干。但是,长时间的烧钱不是投资方想看到的,况且也不可能有那么多资金一直往外砸。在这种情况下,合并往往成为最后的结局。
早在去年,市场上就有消息传出,摩拜要和ofo合并,背后的投资方就是撮合者。但是,摩拜和ofo的管理层似乎都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都有不甘,对于合并之后的管理权也没有达成一致,导致合并一直成为传闻中的消息。
4月4日,美团CEO王兴发布内部信,宣布全资收购摩拜单车,成为上半年业内最大的事件。之后,美团IPO招股书透露了这一交易金额。美团向根据摩拜交易前的股份激励计划所授予价内购股权持有人授予若干购股权,收购代价共计为27亿美元。
摩拜被美团收购之后,留给ofo的时间更不多了,同时也让ofo变得有些被动。从目前的投资结构来看,阿里在近两次融资中的积极入局,明显也是冲着更大的目标去的。
有关ofo未来的走向,市场上也有好几个版本,不过,最靠谱的也就是滴滴和阿里谁会最后成为收购者。此前,有消息称,滴滴在推进收购ofo的事情,收购完成后,程维会出任ofo的董事长,戴威则是去做出海业务。而阿里在加码投资ofo之后,成为第二大机构股东,有意进一步收购ofo,完善自己的信用和支付体系。
但是,不愿放弃掌控权的戴威并不愿接受被收购的结局,还是在寻找能够独立发展的方法。只是,资金缺口的不断扩大,让ofo的底牌和选择权也越来越少。据《财新》报道,到今年5月中旬,ofo单月成本高达2.5亿元,账面的可用金额已经不超过5亿元。同时,有多家媒体爆料称,ofo已经开始挪用用户押金来填补缺口,供应商的欠款也迟迟没有结算。
有意思的是,就在摩拜被美团收购后不久,蚂蚁金服加码哈罗单车,联合复星集团投资7亿美元;滴滴这边,据36氪报道,预计年内投入总金额超过5亿美元,加大对青桔打车的投入力度,重点发力一二线城市单车市场。
在这个关键时期,滴滴与阿里的举动,无疑都是在给ofo施压。考虑到滴滴错过了共享单车最好的发展时期,ofo被滴滴收购的结局或许会好于被阿里收购。
假如ofo被阿里收购,很大程度上会与哈罗单车合并。但是,考虑到可控性方面的因素,ofo在内部的话语权可能会低于哈罗单车。而如果ofo被滴滴收购,由于青桔单车目前在投放上遇到麻烦,市场体量远没有做起来,ofo则会成为滴滴内部重点发展对象。
对于戴威来说,和王晓峰一样都希望能够独立发展,但是现实的残酷让其很难能够有更多的选择。或许,坚持的越久,对自己会越不利。一名前ofo员工对TechWeb表示,虽然自己已经离开ofo,但还是希望戴威能够早些出手,卖个好价钱,也算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员工,拖的越久,对公司越不利。
资本狂欢之后,市场进入到冷却时期。作为共享单车市场的两强,摩拜和ofo错过了合并,在资金匮乏拿不到投资的情况下,被收购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有消息称,ofo最终的归宿会在7月份揭晓,届时谁会成为最后的东家将会是最大的看点。
此外,摩拜和ofo最后遇到的两难局面似乎也再次证明,中国的创业公司想要发展,最终都撇不开与腾讯或者阿里的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