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戏服务 Stadia
在游戏开发者大会(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 GDC)上,Google 发布云游戏服务 Stadia。其实早在去年 10 月,Google 就向美国玩家推出了游戏串流项目 Project Stream,与育碧合作提供最新版《刺客信条》,让玩家通过 Chrome 浏览器直接玩 3A 游戏。让下一代游戏抛弃专业主机,依靠云的算力提供随时随地的游戏体验,是 Google 推出 Project Stream 的赌注。
借助较好的网络环境,游戏可以在云端的数据中心运行,然后 Google 将游戏画面以尽可能低的延迟传输给玩家。传统 3A 游戏体量巨大,对玩家硬件有较高的要求。Stadia 的出现瞄准了主机游戏的「痛点」,让玩家摆脱硬件的束缚,只用一款基本配置的电脑就能玩大型游戏,把计算交给背后支持的云端。玩家也不需要付出一款大型 3A 游戏的购买成本,甚至花费几个小时来下载。
发布会上,Google 宣布与芯片厂商 AMD 合作,为自家数据中心开发一款定制的 GPU。Google 称这种芯片能够提供 10.7 teraflops(每秒万亿次浮点运算)的算力,远远高于 Xbox One X 的 6.0 teraflops 和 PS4 Pro 的 4.2 teraflops。有了算力的保证,Stadia 在标准 25mbps 网络连接下可以支持 4K 分辨率(未来有望支持 8K),60fps 的 HDR 游戏画面显示和环绕立体声音效。对比去年 Project Stream 的 1080p,Stadia 有着非常明显的提升。
「看不见的主机」
Stadia 用户可以在台式机、笔记本、电视、平板和手机上玩游戏。在现场的演示中,工作人员演示了 Chromebook 到手机的无缝实时游戏衔接。此外,Stadia 还是一款跨平台的云游戏服务,玩家可以通过 Stadia 玩其他平台的游戏,不受硬件的限制。对于开发者来说,也不用开发适配多个平台的游戏。
同时发布还有配套游戏手柄 Stadia Controller。通过这款手柄,玩家能一键唤醒 Google Assistant,语音询问如何通关等问题。Google 也保持了以往「开放」的特点,Stadia 不仅支持自家手柄,还支持玩家使用自己的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和 Xbox 或 PlayStation 的手柄,不过这些设备需要通过 Wi-Fi 链接,从而减少延迟。
Stadia Controller
随着流媒体直播在游戏行业中越来越突出的地位,Google 自然也很好地利用了 YouTube 的优势。Google 称去年用户在 YouTube 上观看了超过 500 亿小时的游戏内容视频。有了这个庞大的社区支持,Google 为 Stadia 推出了 Crowd Play 功能,直播过程中,主播可以存档,让想要挑战的玩家进入并继续游戏,真正意义上实现了 You Can You Up。还有 State Share 技术,玩家可以在任何时候存档,生成链接,分享到游戏平台。所以不仅是 YouTube 网站,Gmail、Twitter、Facebook,都有可能成为游戏的入口。
调研公司 IHS Markit 估算,2018 年消费者在云游戏订阅上的支出达到 2.34 亿美元。该机构预计,到 2023 年支出将增至 15 亿美元。
麦格理研究(Macquarie Research)周日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云游戏这一品类对游戏行业而言,可能是革命性的存在。「云游戏流媒体有潜力改变视频游戏行业的竞争格局,无论是分销平台还是提供内容的出版商。」该研究公司表示,「将算力从本地硬件转移到云端,让玩家能够在任何设备上玩高保真度的图形游戏,并且不用顾虑设备的处理能力如何。」
业界纷纷看好的云游戏概念并非一个新鲜的概念。早在 2009年,云计算游戏公司 OnLive 现身 GDC 大会,通过《孤岛危机》展示了自己的云游戏技术,也成为了那次展会上最大的亮点。之后英伟达、索尼等也相继入局。2015 年,索尼收购 OnLive 多项资产和技术,并用在自己同年发布的串流游戏服务 PlayStation Now 中。
不过,在云计算上没有持续发力的索尼,宣布 PlayStation Now 在 2017 年 8月,停止对 PS3、PS Vita、PS Vita TV 以及所有索尼蓝光播放器、三星智能电视等设备的支持,仅支持 PS4 和 Windows PC。
#p#分页标题#e#外媒 Kotaku 也评论道,「许多公司在云游戏领域做出了尝试,但后来都没有了声音。很大程度上因为网络延迟的问题,而得益于在全世界布局的数据中心,Google 认为自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2018 年,Google 在世界范围里大举投资建造数据中心。就在不久前,CEO Sundar Pichai 通过博客宣布,2019 年将在美国范围内继续投入 130 亿美元建造数据中心和办公室。GDC 上,Pichai 也表示 Satdia 将利用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中心网络。Google 向游戏开发者提供访问数据中心的权利,而 Google 近来在云计算上的发力更是有目共睹。
在此前 Project Stream 的内测中,外媒 The Verge 给予了不错的评价,刊文称在浏览器就可以流畅运行《刺客信条》,非常接近本地运行的体验。
《毁灭战士》
除了发布会上所看到的《刺客信条:奥德赛》和《毁灭战士:永恒》(由 id software 制作)等第一批合作游戏。Google 还宣布成立第一方游戏工作室 Stadia Games and Entertainment。据悉,有 100 家工作室和超过 1000 位艺术家和工程师已经在为 Stadia 平台打造内容。
缺乏游戏「基因」的 Google 也请来了 Jade Raymond 领头游戏工作室,Jade Raymond 去年从育碧跳槽到 Google,此前还在 EA 就职,她曾深度参与过《刺客信条》《模拟人生》《细胞分裂》等游戏的开发工作。
想要打造一个跨平台的云游戏平台。除了要解决游戏串流上的技术挑战,丰富平台上的游戏内容也是赤裸裸的现实问题。不难看出,Google 希望利用这位有着 3A 级游戏开发经验的「前辈」来敲开未来与游戏开发商们合作的大门。
可是,对与游戏开发商来说,Stadia 依然是个全新的平台。Google 想要打造跨平台的云游戏服务,如何吸引育碧等第三方游戏开发商,又如何能让本身就很「封闭」的索尼松口,这些都是发布会没有提及的问题。正如 Axios 评论道,大型游戏开发商,比如 EA 或者 Activision 将游戏授权给微软等云游戏平台,几乎等同于主动放弃一部分收入。
不仅 Google 想要打造云游戏服务,云计算实力同样强大的亚马逊和微软也有类似的野心。去年,微软宣布收购两家游戏公司 InXile 娱乐(InXile Entertainment)和黑曜石娱乐(Obsidian Entertainment),进一步扩充自己的游戏资源库。早前,微软收购了云游戏开发初创公司 PlayFab,将后者的工具整合到自己的 Azure 云服务中。
在抢夺云游戏这块蛋糕上,微软的优势不可忽略。传言称微软会在今年公测 Project xCloud 游戏串流服务,另外,今年 E3 上微软极有可能爆出更多有关新款 Xbox 的细节。微软在从云计算技术、主机、原生游戏等方面的「全面」布局,对 Google 而言都是迫在眉睫的挑战。
正如微软游戏业务负责人 Phile Spencer 此前所说,「对很多游戏开发商来说,微软是他们销售和分发游戏的优先合作伙伴之一。电子游戏并不是一个能很快进入的行业。关于制作游戏,这个行业有一个『套路』,也有很多需要建立的平台合作关系。」
除了以云计算能力切入的科技巨头,以硬件能力见长的英伟达也在发力这个领域。本届 GTC 大会上颇为强调数据中心的英伟达表示,将扩大 GeForce Now 云游戏服务,与全球电信提供商合作。软银和 LG Uplus 将成为第一批部署 RTX 云游戏服务器的合作伙伴。不过,在「GPU 教主」黄仁勋看来,云游戏平台永远不可能取代 PC,PC 仍然是游戏的重要核心。
此前 MWC 现场,一加手机 CEO 刘作虎称,「5G 网络下,速度、延迟和网络容量方面的显著改善,可以真正实现云游戏服务。」除了需要游戏厂商的支持,更快速的网络和更强的设备,比如手机、电脑等都是云游戏平台兼顾的基础。
从单机游戏到联网游戏,已经是游戏行业内的趋势。育碧 CEO 伊维斯·古利莫特(Yves Guillemot)曾表达自己的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认为更多玩家能接触到流媒体,在他们家中不一定需要一台庞大的主机。」
「不限设备,不限地点」
颇有意味的是,发布会上 Google 提到,基于云服务的 Stadia 将不存在游戏作弊和外挂,不知道这会不会成为深受其害的玩家和厂商们拥抱 Stadia 的理由之一。「不限设备,不限地点」(any device, any where)是 Google 为云游戏许下的美好愿景。哈里森说,「借助 Stadia,数据中心就是你的平台。游戏机不会再成为开发者和玩家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