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腾讯将开始产业长征

腾讯的2B问题,最近引发了无数讨论。

把这些讨论总结一下,无外乎就是三个问题:B端市场的产业升级+技术革命,腾讯到底还要不要参与?怎么参与?腾讯还有没有机会?

刚刚,腾讯时隔六年进行了重大战略升级与公司架构调整,调整后的腾讯,保留了原有的企业发展事业群(CD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技术工程事业群(TEG)、微信事业群(WXG);新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和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


腾讯将开始产业长征


这当然又是国庆长假的另一大热点,但这里我们已经可以得出结论: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的成立,意味着腾讯自己给出了答案:“产业+智能”这部戏,腾讯不仅要参演,还要从战略和组织架构的层面,调集人马重磅入局。

并且腾讯已经明确提出,腾讯下一个十年关键在于拥抱产业互联网

焦虑也好,嗅到了诱人的气味也罢,显然腾讯对产业互联网已经下了不小的决心。要知道上一次腾讯架构调整,可是明确指向移动互联网这个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性机遇。

架构调整背后,腾讯到底是如何思考的?又是如何行动的?

我们从腾讯这次“产业长征”的初衷开始说起。

战场的味道:产业互联网的觉醒与饥饿

科技略微敏感的朋友,都不难发现这个秋天弥漫着一股“技术骚动”。百度的升级,阿里与华为各自的大会,乃至于腾讯的架构调整,都指向着一个词:产业。

为什么大家都突然开始关注日常有点冷的B端市场?

最基本的市场逻辑,是技术工具成熟度已经临近奇点。信息时代之后,差不多每一场商业革命,都是以技术工具迭代为起点的。家用互联网、个人互联网,无不如是。

而产业市场的互联网指数、数字指数始终不足以被称为革命,核心原因在于技术工具的迭代没有满足经济体的需要。

而今天,以AI为核心,带来的IoT、机器人、人机耦合、自主决策能力,正在深刻撬动产业世界的内在创造力,而不仅仅是完成外在连接的基础部分。

说白了,智能技术的进化,正在开始让企业难以拒绝。我们采访过一家广东的制造业工厂,给产品线和产房加入不算复杂的AI技术之后,基于外部机器视觉检测和AI故障识别,良品率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而原料成本却通过智能配比下降了。

当一家企业可以利用机器视觉技术提高质检效率、利用设备互联网提高生产效率、利用OCR识别极大提升财会与合同处理能力。几个变量相乘,企业内部规则本身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企业的最大效能是多少?必要劳动力投入是多少?维护成本是多少?这些变量都要重新洗牌。

而千千万万个这种企业相加,产业互联网的需求也就觉醒了。伴随而来的,是潜藏于B端市场底层,开始涌动的服务饥饿。

这个市场可能是新的PC,也可能是新的手机,但更可能就是产业互联网本身。一个由中国密密麻麻的企业、工厂、零售门店、公共服务设施、政府组成的新蓝海。

很难有科技企业能忍耐住这种刺激,腾讯也不例外。

有了动机,才有行动方案。

先锋营:云计算正在变成企业的“标准岗位”

一个大蛋糕耸立在那里,腾讯也跟其他互联网公司一样打算来一叉子。那么第一件事要干什么呢?答案是加码云计算。

在企业服务市场经历过若干次迭代的今天。云计算已经被证明为包容性最强、体系化最好的产业服务模态。

从企业成本上看,通过云计算调用新技术应用的换代成本最小,兼容压力最低。

而从技术覆盖率上看,今天在所有信息与数字化服务中,云计算是今天距离企业最近的一种。

在技术端看,云计算是能囊括数据服务、连接服务、通信服务,以及AI驱动的智能产业进化的最好平台。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5G、区块链、量子计算,都可以以云平台作为兼容载体。

总而言之,云计算今天正在变成企业、社会机构与政府的“标准岗位”。你上云了吗?那好,后续的AI生态以及若干服务都可以触摸到你——这是腾讯熟稔的产品逻辑。

三方面相加,产业智能服务的先锋营一定是云计算。这从阿里、华为的最新布局都可见一斑。而腾讯的战略调整,并没有选择另搞一套产业互联网方案,而是承认了云计算的基础地位,并确定了腾讯云的先锋营身份。

腾讯云为轴心搭建CSIG,说明腾讯希望执行更接地气的、快速见效的产业互联网战略。而同时给CSIG搭配更多技术体系与产业服务能力的构建,也透露了其接下来的战略重心:产业AI。

交火点:产业AI爆发,与T字头的重火力
#p#分页标题#e#

毋庸讳言,今天产业经济体的科技服务,之所以可能会迎来爆发式增长,核心就在于人工智能的加入,让大家看到了产业经济体的多种核心问题,可能被解决和优化。

人工智能让经济体的技术需求被不断放大,这也构成了科技巨头无法放过的新一轮增长点。而伴随着新市场的到来,科技企业制造新市场格局,开始下一轮结构性增强也成为可能。无论是谷歌、亚马逊,还是阿里、华为、百度,产业AI正在成为科技公司追逐的新猎物。

基于此,腾讯从战略层面给出的第一个对策,是收拢原先分散的技术体系,将AI技术能力、产业服务能力,以及腾讯生态下各自培植的AI解决方案整合到CSIG。

比如我们看到,优图等腾讯AI技术输出主力被击中到CSIG,智慧零售这个事实上的AI输出口,以及大量解决方案的研发与产品化通道,也被合并进来,与企业服务、政府服务构筑成为产业AI的业务三叉戟。

不出意外的话,整合后的的CSIG,不仅是话语权和资源倾斜度拔高,更重要的是能够在统一体系下实施研发、产品化与产业服务出口全流程。

究其原因,是要更适应AI技术与产业AI需求本身的逻辑,现实世界中企业的AI优化需求往往是复杂和多流程的。毕竟要从不同部门调集技术和产品,解决同一客户的问题,多少是有些尴尬的。

而腾讯云针对产业AI已经布局的超级大脑等产品,也大概率将迎来拓展和资源加注。

收拢各自枪炮,组成重火力平台,产业AI的巨头交火点已经近在咫尺。而CSIG整合的进一步诱因,则是为了长征做准备。

持久战:腾讯调兵遣将的逻辑

AI的爆发正在带来产业互联网可能触发的浪潮,但B端业务显然不可能当做短期风口。持续的技术升级和深层企业需求、产业场景不断下沉,都让产业互联网近乎必须是一个长期投入、持续跟进的持久战。

这个逻辑也映衬到了腾讯的架构调整上。如果说要用一句话总结CSIG的背后逻辑,那就是“差不多能为一家未来企业型服务的,都给调来了”。

而从目前信息上看,CSIG还将同时负责面向未来产业需求的技术模块与商业模块,比如IPv6、IoT、5G等应用的研发与产业应用。

长期来看,CSIG未来将负载三个目标:


能够灵活、针对性解决企业、行业、政府的不同产业升级需求,打造“腾讯牌”产业案例。


构筑腾讯在B端市场的整体差异化。


拥抱5G、IoT、量子计算在未来可能带来的连续产业爆炸。



为了这些持久战做准备,产业智能服务相关的业务协调和技术优势持续输出,就成为了腾讯调兵遣将的核心逻辑。

于是我们见到更直接的技术引擎被整合入CSIG,与腾讯云本身的技术研发能力协调,构成更灵活的技术通道。提高了AI等技术直接作用于产业互联网的能力。

此外,腾讯的技术优势部门被大量整合入CSIG,围绕AI、安全、量子计算等领域建立前沿技术实验室,加强与腾讯云的联动,深化对重点产业的支持,加速整体的腾讯技术转应用的落地实践,打造腾讯的B端护城河。

而为了提高产业市场的覆盖能力,腾讯也将多个产业服务项目整合,比如著名的腾讯安全,以及智慧零售、腾讯地图等业务。这样CSIG将达成面向各种产业客户提供服务的能力,而不是将客户分门别类,在腾讯体系中再拆解。

此外,聚焦于更远期技术应用的部门与实验室也被装进了CSIG,将其确立为产业互联网领域拥抱未来技术变化的主体。

一句话总结腾讯架构调整,在产业互联网层面的战略:加码云平台,近战AI,远迎产业世界的十年变革。

而随着腾讯的征战檄文,产业互联网世界的竞争激烈度进一步提升。全面进场的巨头、崛起的垂直场景独角兽、大量缺失的产业链生态,与其说产业+智能是腾讯的长征,不如说是整个科技业的长征。

队伍出发了,未来值得我们期待。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