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小四杂谈:关于绩效的第二篇 我的售前客服绩效制作思路

在上篇的结尾,我突然意识到,我好像还没有分享我是怎样理解KPI的。所以在进入到下篇内容之前,先分享下这个内容。

我对于KPI的认知,用最精简的短句来描述,就是:

KPI是一种工具。

这样未免过于简单了,所以再填充一下:

这种工具是把战略目标拆解为可以量化,可以操作的关键行为。

如果再加上设计及执行的方向,那么就变成了:

KPI是一种自上而下,把战略目标拆解为可量化操作的关键行为的工具。

《关于绩效(上)》中,我提出了在设计KPI时,首先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份绩效给哪个岗位使用,要给这个岗位多少钱和怎么把钱给出去。我认为第一个问题,“这份绩效是给哪个岗位使用,这个岗位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对战略目标的释义。只有明确了这点之后,我们才能应用“二八原理”对目标进行拆解。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篇中,我将会以售前客服的绩效设计作为案例来进行分享。


首先,让我们来回答第一个问题:这份绩效是给哪个岗位使用,这个岗位的本质是什么?

我在面试的时候,一共有六个环节。在第一个环节当中,有这样的一个话题,就是对应试岗位认知的交流。有一些来应试售前客服的小伙伴们,对于售前客服的认知是要服务好客户,对客户的问题要及时的做好解答之类的。也有一些小伙伴们会说售前客服是要把东西卖出去。既然是交流,光听的话,必然是不妥当的。所以无论应试者是否会成为我将来的同事,我也会给他们分享一下我对于售前客服的认知,。

说白了,售前客服的本质就是销售。虽然说是线上的交流为主,但实际上与实体店的销售导购没有区别。都是要完成“把东西卖出去“这个关键动作的。至于及时回答买家,话述表达,态度之类的,都是为了实现这一动作的方法。

我对于售前客服有三个理想期望,分别是:让所有咨询的客户都能形成购买;让所有购买的客户都能多买一些;除了产品之外,还能不能给客户传递一些能量。前两个期望是最基本的岗位认知,第三个期望是属于我个人知识框架延伸出来的。我认为这样的理想期望,也可以称作售前客服的战略目标。

现在我们通过对岗位本质的思考,把抽象的内容变成可以描述的期望。至此,暂时告一段落。


接下来要做的,是把战略目标拆分成可以量化操作的东西。

为了更好的说明,让我们引入两个概念,指标和因素。

指标:衡量目标的方法。

因素:影响指标的要素或原因。

比如我们提到售前客服的目标是“把东西卖出去“,就可以用销售额来进行衡量。而影响销售额多少的原因可能取决于有多少客户前来咨询,能否形成购买,又买了多少。

有这样的一个公式,应该是比较出名的:

销售额=流量*转化*客单价

在这个公式中,如果把销售额看作一个指标,那么影响它的因素就是流量、转化和客单价。如果进一步思考,把流量看作一个指标,又可以进一步的思考出影响因素。这些如果以“对象思维“进行解释,那就是类、对象和属性的关系,此处不做发散。


上面提到的公式,在客服领域同样适用,比如下面的拆解:


小四杂谈:关于绩效的第二篇 我的售前客服绩效制作思路


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把客服的战略目标进行了拆分。现在问题来了:

让我们把自己带入到售前客服,看一下我们可以影响上述拆解当中的哪些指标?影响这些指标的难易度是怎样的?我们又是通过什么行为来进行影响的呢?


作为售前客服,上面拆解的指标都是能够进行操作的。

有一部分客服小伙伴会有疑问,那就是客服的流量基本都是承接于推广的,推广引进来多少流量,就是多少流量,客服怎么去影响流量的大小?

这一点的解答,在《关于”钱没给到“》这一篇文章中有所涉及:客服同学C,他在有意识的与买家交朋友,除了产品之外,同样给买家带来了沟通的快乐,慢慢的C同学的手上有了一批活跃度良好的客户,而且这批客户回购时,都会优先选择与C同学沟通。除了被动的等待客户的回购,我们也可以让C同学主动的去进行一些推荐。这一点,在淘系的一些工具中已经有所体现了。

除了积累客户之外,我们也可以在次日对前日没有成交的客户进行跟进。这也是增加客服流量的一种方法。

#p#分页标题#e#

我对于客单价又进一步的进行了拆分,件均价和客件数。件均价很容易理解,比如客户A买了一件40元的产品,那么客户A的件均价就是40元。如果客户B只买了一件30元的产品,那么客户B的件均价就是30元。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售前客服可以操作的点了,那就是推荐价位比较高的产品来提高客户的件均价

客件数是指客户购买的数量,这个当然是越多越好,毕竟这是我们的理想期望。但是客件数是受类目影响的,或者说是受关联强弱影响的。比如上衣和裤子的关联性要远远超过有线耳机和蓝牙耳机的关联的。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呢,是因为我曾经服务过一家耳机商家。客户基本上都是在有线耳机和蓝牙耳机中选择一款的,很少有说两个一起购买的。

之所以说售前客服对于流量和客单价的操作难度要更高一些呢,这是因为相比客服在这两个层面的投产比来讲,在运营的层面上的操作更容易得到提升。流量的情况我们已经进行了解答,推广引进来的流量是基础,客服所积累的人群是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时间的推移才能实现。当然随着人群积累的越多,维护的精力也会越大,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的接待工作。

至于客单价,还是拿耳机来举例:我们曾经为一款蓝牙耳机关联了运动臂包,但是这个臂包是属于独立的商品,需要客户额外的进行下单支付。主要由客服进行人工推荐,虽然对推荐成功的客服同学也是有奖励机制的,但是销售情况并不理想。直到我们把臂包和蓝牙套装做成了一个SKU,不仅解放了客服同学的时间,也实现了销售的增长。

转化这一层面,应该是售前客服操作起来最容易的,也是收益最大的。关于转化的提升,会放在后续的分享中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分享。

上面一段的内容,是想要告诉大家:我们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影响不同类别的指标,但是影响每个指标的难易度是不同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着效率的问题。我们应该抓住一个岗位中,投产比最大的点来进行突破。

当然,还需要值得一提的就是:不同时期的投产比会有所变动。所以绩效并不是做一份就可以的,而是要随着时间进程的推移,来不断地更新。

想要理解这个点,就需要引入“边际效应”这个概念。“边际效应“指的是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连续地增加某一种投入,所新增的产出或收益反而会逐渐减少。虽然我们希望产品是可以适用于所有人的,但是从现实来讲,这是不可能的。就好比客服的转化率一样,随着推广的加大,转化率不可能达到100%一样。这是存在一个阈值的,当阈值达到时,不如尝试更换其他指标来进行操作。


好了,让我们再告一个段落。因为写这篇文字的中间过了个年,所以在进入下一个主题前,先整理下上面的脉络:

本文的第一个主题是:我们应该通过对岗位本质的思考,把抽象的战略目标概括成可以描述的期望。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住绩效的方向。

第二个主题是:虽然一个岗位可能会影响到多种指标,但是影响程度是存在差异的,我们应该根据投产比来把握住最为核心的指标进行突破。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住岗位当中那20%的关键。

第三个主题是:绩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与时俱进的。要随着不同时期的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这样的绩效,才是有持续性的激励性质的。


我曾经看过一篇关于绩效的文章,把绩效指标大致氛围了四类,分别如下:

突破类:从0到1,它的实现对整个公司,对整个部门有一些巨大的突破性影响和指导意义。

提升类:压力指标,需要花力气才能达到,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

维持类:本质工作,也就是说把这个事情基本上做好,就不会出大乱子。

跟踪类:还不清楚它究竟对公司有多重要,而且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给它定目标。

根据这四个分类,我将与售前客服相关的指标以及相关的事项做了梳理,如下:


小四杂谈:关于绩效的第二篇 我的售前客服绩效制作思路


一份完整公平的绩效,不可能只考核一个指标。所以在做绩效之前,我建议把能想到的指标全部的罗列出来。然后根据本篇内容前几个思考,来确定最终要考核的指标。

所以,问题来了:上面所罗列出来的指标,你会选择哪几项指标来组成售前客服的绩效指标?

#p#分页标题#e#

答案没有正误,只有是否合适。各位给出的选择,都是由各位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与情境来做出的选择。当然了,这种选择是否真的适合当下情境,还是需要思考与实践的。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