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庆之前我去逛过成都国际商贸城附近的一个家乐福,我曾经前前后后在那片区域呆过4年,偶尔没事的时候会回去转转,偶尔逛到两本书一本余华的《活着》一本杨绛先生的《我们三》
《活着》这本书自然不必说,看过的人都知道,这个下次有机会聊。杨绛先生的《我们三》读了三分之二,没怎么读懂,后来在西南交大沃尔玛也看到,有拿起来读了一会,断断续续在沙湾的书城也读过,后来渐渐读懂了。
我们三这本书开篇或者说全文的脉络是古驿道的分别,杨绛先生用一个古驿道的分别的一个场景描述了两个世界的家人的对话,这个古驿道的背景是黑暗的,朦胧的,毫无道理看不清楚的,而真正看清楚的时候,才挑明与那个世界的钟书和阿瑗已经生离死别。
末尾的几个章节就讲述我们仨在一起的琐碎,最后以下面这段话结尾。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真正明白杨绛先生要表达的意思之后,我才明白,在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和普通人看来的名人,作家,以及做出那么多常人不能做的能人,在他们的内心,依然渴望的是家庭的温馨和温暖。依然渴望的是家人共处在一起的平凡琐碎的时光。
(二)
一个人想要正视自己是很难的,或者说确切一点,一个人要彻头彻尾的认识自己,面对自己是很难的。当我们开始平步青云步步高升的时候,我们觉得是我们的努力和坚持应该有的回报,我们会开始“飘”,反之,当我们一下子跌入谷底的时候,身边的亲人和朋友都不相信自己,都不信任自己的时候,我们又容易怀疑自己,甚至否定自己。
庆幸和遗憾的是我都一并走过。
(三)
我不想讲太多高深和粗俗的道理,说几个简单的吧。
就好比说,以前我都觉得不论是那些我从小钦佩的作家名人也好还是名利双收的明星也好,我一直都以为他们或许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样。
但随着经历和岁月渐长,我发现他同我们普通人都是一样的,我们看到很多明星和演员在公共场合,在综艺节目,在春晚,在地方卫视的演唱会,在我们大众所能看到的商业演艺的所有场合,他们的光鲜靓丽都是有剧本的呈现的。
如若不是,那么那个粉丝愿意掏钱去看呢?又有那个品牌愿意花钱去赞助呢?
那么回到衣食住行,那个明星名人知名演员不是和我们一样吃喝拉撒,睡觉吃饭,跑步锻炼,生儿育女,陪伴家人?
可能,唯一的不同是普通人关心的是工资,买菜吃饭这些琐事,他们关心更关心的是生活的质量。说直白一点,普通老百姓在为生存奔波,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在为生存质量而奔波。
(四)
其实我现在不怎么喜欢谈做淘宝技术什么的,不喜欢谈什么补单,直通车,搜索规则什么的,不是说没有用,只是现在用处已经不大。
16年上半年我去深圳广州转了一圈,没找到什么机会,回成都了。下半年去了永辉做了一个普普通通的营业员,那时候是做的京东到家的拣货员,那时候外卖和共享单车刚刚兴起,红利还很多,也看到了很多变化。
那时候的超市都还没有装上自动付款的机器,应该是17年开始,永辉先装上了自动付款的机器,其次就是沃尔玛,当然,之后就是欧尚,最落后的要算家乐福了,成都这边至今没有自动付款的机器。
以上只是我个人感受到身边互联网改变生活的细微变化,具体变化有多大,只有自己去体会了。
(五)
上个月两个朋友聊起自己的创业经历,A说自己15年做天猫,失败了,亏了接近30万,家人都不理解他,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有何意义?非常痛苦,换做是我,我是不敢的,在很多资源都没有的情况下,在自身去拿市场货的情况下,我不敢做。
朋友B,说一直都是靠刷信用卡做淘宝,信用卡欠了7-8万熬了三年,终于熬出头。这个我也是不敢的,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我没有这种魄力!就像朋友说的那样,那不是魄力,简直是破釜沉舟,以一败涂地的心态上战场。
说直白点,是还没有被生存折腾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
(六)
第二小节的时候,我讲到过遗憾,遗憾的原因是,我没有成为像他们那样勇敢的的人。
经历过21岁之前的懵懂少年,再到25岁前的愤世嫉俗立志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再到28岁的岔路口,我已经和过去的自己达成和解。
#p#分页标题#e#
我选择既不在成功的人面前卑躬屈膝,亦不在依然渺小碌碌无为的自己面前自惭形秽,就像第一小节杨绛先生说的那样: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珍惜当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