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盘后,A股上市公司二三四五(002195.SZ)发布2017年度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报。财报显示,二三四五2017年度营业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85.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1亿元,同比增长46.72%。应业绩利好消息,股票开盘即涨,截至今日收盘,涨幅已达3.24%。
此前,二三四五还发布了《关于2017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司拟计提资产减值准备9.66亿元,主要原因系公司报告期内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开展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快速发展,导致发放贷款及垫款金额大幅增长引起公司应承担的坏账损失相应增加所致。
据了解,二三四五通过“2345贷款王”开展现金贷业务。公告显示,因2017 年第四季度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引起“2345贷款王”坏账率有所上升,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对相应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
坏账率居高不下
事实上,二三四五此次大额计提坏账,与公司现金贷业务近两年的飞速发展有关。财报显示,2345贷款王2016年度发放贷款总金额62.74亿元,较2015年度增长2160%;2017上半年发放贷款总金额129.6亿元,较2016年7~12月的51.84亿元增长150%。以150%增长比例计算,保守估计,2345贷款王2017年度累计发放贷款总额至少为324亿元。
现金贷业务业绩飞速增长给二三四五带来了巨大利润。财报显示,2017年半年度金融科技子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实现的营业收入为5.4亿元,较2016年上半年增长1644.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3亿元,较2016年上半年的522.59万元增长4469.09%。
与此同时,平台坏账率却始终居高不下。据二三四五此前发布的财报显示,公司2016年、2017年上半年的坏账率均维持在约3%的水平。而本次计提的9.66亿元坏账,对应2017年全年放款额度,得出的坏账率也为3%左右。
曾以2折价格处置2.7亿元坏账
事实上,二三四五2017年产生的坏账绝不止9.66亿元。在今年1月初,二三四五曾发布《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问询函回复的公告》。公告称,公司于2017年12月27日与广西广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署转让债权协议,公司将2.69亿元坏账以528.3万元的价格甩卖给后者。公告显示,本次计提坏账准备对应的期间为2017年7月30日至2017年11月27日,涉及的笔数超过18.51万笔。
若加上这笔核销的坏账,二三四五2017年的坏账率已接近4%。
另外,根据二三四五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借款时间越长,相应应收款项的实际回款率越低,借款时间超过4个月(含4个月)的应收款项的实际回款率极低,且由于借款时间逾期较长、借款人还款意愿较低导致催收成本较高。此前,二三四五曾透露过超过90天以上的回款率不足1%。
网贷天眼注意到,随着2017年12月1日现金贷新规的出台,不少平台遭受暴击,行业坏账率迅速走高,部分平台甚至惨遭淘汰出局。有消息称,二三四五也将砍掉现金贷业务,目前劝退员工已逾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