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微光丨满足“向陌生人倾诉”的新需求

  海归创业者刘秋阳,把小说《解忧杂货店》中的杂货店搬到了微信上,让小程序“tell心语”成为烦恼者可以敞开心扉写信倾诉的信箱。

  29岁的刘秋阳有着被同龄人羡慕的履历,南加州大学计算机系硕士毕业,回国创业曾4年拿到过3轮融资。

  但在光鲜履历的背后,他有着亲人朋友无法理解的痛苦——长时间被抑郁症所困扰。幸亏有心理医生提供持续而深入的沟通,使他能够将情绪始终控制在良性状态。

  2017年,刘秋阳在体检时查出“皮肤肿瘤”,医生说良性还是恶性需要手术后才能确认。住院治疗期间,被恐惧笼罩的他得到了病友们的热情鼓励,一时间竟觉得死亡没有那么可怕。

  抗争“抑郁症”以及曾与死亡“近距离接触”的经历让刘秋阳产生一个想法:开发一种能与陌生人沟通来缓解压力、舒缓焦虑情绪的小程序。

  他读过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小说《解忧杂货店》,书里描述了一个提供烦恼咨询服务的杂货店老板,他为写信来倾诉的人提供理解与帮助,这给了刘秋阳很大启发。

  刘秋阳把这间“杂货店”从书本里搬到了微信上,“Tell心语”随即诞生。

  在“Tell心语”小程序中,有烦恼的倾诉者可以将烦恼写成信投到信池,每晚十点半信会被投递出去。同时,每位用户会在信箱收到三封陌生人的来信,但仅可以挑选一封回复。

  刘秋阳解释说,回信是件严肃的事,在收到的三封来自陌生人、风格迥异的信中,收信人可以选择最有共鸣的一封信去回复。

  每个倾诉者在第一次写信或回信时都会获得一个属于自己的虚拟地址,比如“贝克街 221 号”。这个风格温馨的小程序上线两个月就有超过10000个用户参与了写信或回信,其中,87.12%的信至少收到了一次回复。

  “Tell心语”受欢迎的背后是人们日益增长的倾诉新需求。2017年,艾媒咨询发布的中国精神类服务电商市场研究报告显示,87.5%的受访网民坦言精神压力颇大,有倾诉需求。而对绝大部分网民来说,需要倾诉的内容多是日常情绪问题,程度较轻,无需求助专业心理咨询师或接受医学治疗,解决轻度情绪问题的倾诉服务市场需求旺盛。

  刘秋阳决定创业时并没有选择传统招聘渠道,只是将信息发在微信公号上就收到很多简历。“我觉得主要是因为这些应聘者对倾诉服务有一种认同感,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许多人感到焦虑,他们的情绪需要一个解决方式、疏导渠道。”

  除了“tell心语”这种不收费的向陌生人倾诉的小程序外,目前在互联网上还有相当数量的主打解决焦虑、倾诉类服务的收费电商平台。

  艾媒咨询分析师李松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倾诉类服务是知识付费的一环,而用户近年对于知识付费观念的养成以及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使精神倾诉类服务平台发展得到提速。2018年,倾诉类服务的用户规模超过2000万,且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李松霖说,微信小程序的出现相较于App,主要优势在于使用更方便快捷,而且其依托微信等大流量平台,能够从其依附平台上导流,所以小程序帮助那些用户体量不高、行业未建立起品牌标杆的企业以同等机会开拓市场,倾诉类服务平台就是其中一种。对此,刘秋阳深有体会。“开发小程序的成本相对比较低,开发速度比较快,用来尝试一个新功能,试错成本相对较低。与此同时,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微信生态资源可以让小程序有更好的传播,因此我愿意在小程序上做更多尝试。”他说。

  除了“Tell心语”外,刘秋阳和团队又在打造“让同类用户找到可以说话的人”等小程序。

  不久前,在上线一款可以分享各自挫折和困难故事的小程序(Make You Stronger)前,刘秋阳在朋友圈写道,“人世间总有那么多黑夜里的孤独与守望,那么多无法摆脱的病痛缠身,那么多过不去的‘偏要勉强’和‘问心有愧’,但是那又怎样,终于我们还是从容又无惧,而且我们还会谢谢您。”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