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央行查处拒收现金:移动支付成了“主角”,现金支付就该退场了?

  随着移动支付的不断升级和普及,现在只要带个手机出门,就能走遍天下。

  人们的支付方式升级了,这是好事,但一些商铺因此而拒收现金,以至于影响顾客的购物体验,这却不是什么好事。

  艾媒网获悉,今年7-12月是央行整治拒收现金工作的集中整治期。自该工作开展以来,全国共查处拒收现金行为602起,经约谈、政策宣传和批评教育,558起已全部整改到位,44起正在处理过程中。整治焦点集中在政务和公共服务、水电煤缴费、新零售、交通类、餐饮业、景区等人口密集和涉外场所。其中,新零售行业是整治拒收现金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

  盒马鲜生被点名

  据艾媒网了解,央行上海总部近期在接到针对盒马鲜生拒收人民币现金的投诉后,立即开展调查。经查证,在盒马鲜生消费必须使用其App进行付款,而现金却无法使用。这无疑是极大侵害了消费者在购物时具有自主选择支付方式的权益。而对于那些更偏好使用现金的人群来说,也是极其不方便。

  央行上海总部第一时间要求盒马鲜生做出整改。盒马鲜生有关人士表示:“已在每个门店宣导支付相关规定,给需要现金支付的顾客增加指引;现金收银通道的标识更加明显,便于消费者使用;做好员工培训,普及法律知识,统一支付方式的解释口径,方便消费者自由选择。”

  而对于盒马鲜生内非自营商户,不具备直接收银条件的。盒马鲜生负责人称,通过出具相关售货票据,消费者可凭票据至盒马鲜生现金收银柜台支付现金,取得回执凭证后再至盒马鲜生非自营商户取货。

  此前据劳动报报道,不少消费者也曾投诉在“盒马鲜生”消费时,被告知本店不收现金。有店员称要下载APP,然后绑定支付宝才能付款。

  央行营业管理部:拒收现金属违法行为

  在拒收现金行为中,央行营业管理部指出,有的是停车场、餐饮店等企业对员工管理不严,有的是企业盲目跟风“无现金”的错误提法进行不当宣传,有的是公共服务类单位的收费窗口只能刷卡、刷手机,不能收取现金等情形。又或者,部分“拒收现金”投诉是因为商户与消费者之间因为支付使用的面额、纸硬币等未达成一致产生的,并非商户拒收现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明文规定,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央行营业管理部也指出,除央行规定的确实不具备收取现金条件而可以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情形之外,拒收人民币现金是违法行为。

  移动支付成主场,现金使用率骤降

  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此前发布的《2017-2018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2018年第一季度,经常使用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受访网民高达61.3%,其中,有49.2%的受访网民认为方便是其选择移动支付的主要原因。

  当前,移动支付在各个线下生活场景中越来越普及。数据显示, 2018年第一季度,在线下购物、生活缴费时使用移动支付的情况皆超过50%,比重最大;其次是在餐饮、充值服务、出行或给他人转账等线下场景时使用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情况的增加,直接带来的影响就是使用现金的人不断减少。有调查显示,如今仅有18.23%的人出门一定会带现金,而经常不带的超过三成。在90后中,仅11.11%出门一定会带现金,远远低于50后近六成的比例。此外,在消费者被拒收现金时,因商家没有零钱找不开的情况高达51.85%,其次就是对方明确表示只支持电子支付,占比43.21%。紧随其后的则是因纸币残旧、有缺角被拒收,这种情况也有三成之多。

  当前,移动支付凭借方便、快速等优势快速普及,迅速占据主场,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消费支付习惯。

  现金支付该何去何从?

  在这个移动支付几乎成为主场的时代,现金支付的地位看起来“岌岌可危”。因此,网络上也出现了类似“现金在未来是否会消失”的言论。

  这样的顾虑不可厚非。但自货币诞生以来,不管是从前的金属货币、贵金属货币,还是现在的纸币、硬币,现金支付在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即使移动支付凭借优势在短短的几年间就迅速成为广大部分人群的主要支付方式,但笔者认为现金支付的作用依然不可小觑,仍在商品流通中扮演者重要的媒介作用。

#p#分页标题#e#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移动支付虽然早很大程度上替代了现金支付,但现金支付未必会消亡,因为非现金支付方式并不能完全替代现金的作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会是现金支付与非现金支付工具共存共生的局面。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