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别和我谈升职,我想辞职

别和我谈升职,我想辞职

别和我谈升职,我想辞职

这周是YouCore中级训练营的第三周,作为训练营的“副辅导员”之一,我每天18:00到23:00之间的工作就是同时跟33个同学聊天,收集大家的提问,分类整理,然后第二天提交给"正辅导员"。

这是一个很苦逼但又很有趣的工作,因为我发现一些问题被不同的同学提出了很多次。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

刘老师,最近我真是郁闷啊,这刚升职半个月不到,本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儿,但现在我都想辞职了!

本来跟我同部门有一个关系很好的同事,我们俩工作上配合很默契!特别默契的那种!!就那种我说上半句她就能接下半句~平时的私交也很好。

自从我升职以后,她就开始刻意疏远我了。平时不怎么跟我说话也就算了,在工作上给她的建议,她也不听,我给她分配的工作明明在她的能力范围内,可她倒好,要么不交,要么晚交,或者干脆应付了事……

尼玛我不就是升个职吗?怎么弄得我跟她有深仇大恨似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呀???

别和我谈升职,我想辞职

别和我谈升职,我想辞职

02 为什么你升职,下属跟你“反目成仇”?

从友好的同事、朋友关系突然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甚至是“仇人”。到底是什么让昔日的好搭档变成了现在这般局面?是人性的丑恶还是道德的沦丧?请收看今晚的走近科学……嗯,不好意思串台了。我们YouCore的推文是一档理性严肃分析问题的节目。这个格调不能破。

这位同学(我暂且称她为B吧)说:“我跟之前没什么变化,也没有因为自己升职就表现出很得意的样子,反而变得比以前更低调了,就怕别人说我。我都这么低调了!为什么还是这样!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帮助她界定问题之后我发现,B君并没有意识到,从她的位置被摆到领导位置上那一刻开始,只要她的处理稍有不慎,一种情绪就会在同事的心里作祟,那就是:由嫉妒引发的自我放弃。

所谓嫉妒,就是当我们看到别人拥有和享受着我们想要的东西时,感受到的负面情绪。

别和我谈升职,我想辞职

别和我谈升职,我想辞职

 

嫉妒会衍生出两种不同的情绪,一种是“你牛逼,我放弃”的消极情绪,另一种则是“你牛逼啥,我也能行”的积极情绪。第一种消极情绪,就是“非暴力不合作行动”的心理根源。

要想破解这个魔咒,我们必须先理解以上心理产生的源头。

(1)嫉妒的成因

心理学认为嫉妒因比较而生。嫉妒的产生需要同时满足四个条件(注意,是同时满足):

a、 别人与我们相似

每个人都有心理平衡的需要,即人们既然拥有相似的生活、教育、社会背景,那么就应当有相当水平的成就,而对于完全不相干的人,我们就不容易引起嫉妒了。比如一个乞丐从来不会嫉妒马云爸爸,却会嫉妒比他先讨到饭的乞丐。

b、比较的事物是我们所追求的

#p#分页标题#e#

越是事关于我们在乎的事情或东西,我们越是容易产生嫉妒。这与我们常说的“你越在乎什么,就越容易在这方面受到伤害“相似。比如你的朋友跟你炫耀自己曾经有过20个男朋友,而对于只想交1个男朋友就结婚的你来讲,肯定不会嫉妒,因为追求不同嘛。

c、主观的不公平感

主观不公平感的产生,往往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结果是别人比你好,而没有看到他们在得到结果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所以,我们会觉得别人并不值得拥有那些优势或成就。同事看到B升职了,但她并不能理解B为何能够升职。

d、主观上认为自己有能力拥有或控制

当我们主观地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本应该是我能得到的东西却是别人得到时,我们就会倾向于嫉妒对方。这也意味着“比别人强”只是自己想象中的、主观的,而非现实的、客观的评估结果。说人话就是“每个人都会天然的自视过高”。

(2)“自我放弃”的成因

刚才我们说了,当我们嫉妒一个人时,往往会导致两个结果:一个是堕落自己,冷落、对抗他人的敌视态度;另一个是努力提升自己,超越对方的积极态度。

同事对B的不理睬、不配合就是第一种结果。它的心理成因是嫉妒激发了心理的自我保护机制,产生了“反正我比不过你,我就无视你呗”的心理,进而导致了“我对跟你有关的一切都可以不在乎”的诡异“安全感”。我不在乎我跟你的关系由好变坏,我甚至不在乎因为我的不配合而丢掉工作。

别和我谈升职,我想辞职

别和我谈升职,我想辞职

 

然而,这种“我不在乎“的安全感其实不是真的不在乎,而是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其可能带来的负面结果。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总结出来,想要破解嫉妒其实并不难,只要破解掉四个心理成因中任何一个就可以了。即使没有成功的破解嫉妒,仍然可以通过营造“你牛逼啥,我也可以”的积极情绪来达成好的结果。

那么问题来了,低调行事,真的能破解嫉妒吗?

很遗憾,答案是不能。

B的低调,在同事看来是什么样的呢?

1、“你还不是跟以前一样,跟我没什么区别”(跟自己相似)

2、 “你那个职位我也想要”(共同想要得到的)

3、“看你现在还不是那样子,凭什么你就能坐这个位子”(主观的不公平感)

4、“如果这样就可以做管理的话,那我也可以”(主观认为自己有能力控制和拥有)

显然,问题并没有被解决。在嫉妒未被破解的情况下,同事选择了消极放弃,结果造就了一个非暴力不合作的下属

因此,我为B提出了一个非常反中国文化的解决方案:既然做了管理岗,就要高调做好管理岗。

别和我谈升职,我想辞职

别和我谈升职,我想辞职

03 此时,该如何管好自己的下属?

当遇到难搞的下属,网络上的各种文章大部分给出的建议总结起来大致有3个,一是用同理心,换位思考,了解下属的需求;二是打感情牌,表明对方在自己心中的位置,感动下属;三是为下属谋福利。

这些说的似乎挺有道理。但我很纳闷儿,作为领导,怎么还要花尽心思“讨好”下属?这领导当的也太憋屈了。如果真是这样,谁还愿意当领导呢?

#p#分页标题#e#

领导就要做领导该做的事,给下属安排工作,下属不听话,任由下属放任、耍脾气,如果只是采用上面的那些安抚措施,你永远无法当一个好领导。

相反,领导就要通过强制措施,给下属施加压力,这才是真正帮助下属的方式,也是把团队管好的方式,更是当一名好领导的方式。

前几年在80后微信群里很流行的“狼来了”的段子是这么说的:

爷爷说:如果把院子交给你管理,这时猪因饲料不好暴跳如雷,狗因看门太累半夜睡觉,驴因磨坊环境太脏无精打采,你怎么办?

孙子说:我要给猪换饲料,合理安排狗的工作量,改善驴的磨坊环境,安抚它们,稳其心。

爷爷暴跳:你这败家孙子!你应该告诉它们狼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味地满足对方需求,迎合对方,并不能把团队管理好。

而最佳的方法是对员工营造一种危机的环境,给对方施加一定的压力,既能让对方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也能让对方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意见或建议,甚至激发他们的潜力。

我以3年咨询从业经历中遇到的超20家企业的沉痛实践经验向你们保证:领导者可以是个好人,但管理者不行。

别和我谈升职,我想辞职

别和我谈升职,我想辞职

 

针对B这样的情况,营造不安全感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1)创造共同的外部压力

创造共同的压力目的是让下属觉得我们是站在同一战线上的,压力是外部给她的,而不是你给她的,而且压力由你和她一起承担。这样她就不会针对你,反而会理解你。

比如,B在给下属安排工作的时候,要让她觉得不是自己在要求她做,而是大领导或客户(外部环境)要求我们完成,这样下属就不会以为是B在命令自己做事,或者是为B做事,从而就减少了对工作的抵触。

(2)创造个人的工作压力

创造个人的工作压力目的是一方面要按规则办事,另一方面要让对方觉得自己随时可以被取代。

如果不按规则办事意味着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比如按规定你这个月应该完成10个订单,但是如果只完成5个,那么你就会被扣工资。值得注意的是为避免下属不认帐的情况,工作的规则是经过每个参与人员同意且确认的,这也符合人们“承诺一致“的心理。

让下属觉得自己随时可以被取代,意味着你尽管与我对抗,我也不在乎,因为你对我构不成威胁。

最近印象很深刻的是《我的前半生》中的工作狂人密斯吴让子君跟她明天一起去杭州出差的时候,子君说她儿子明天生日,密斯吴来了一句:那可以,我找其他人做吧。这样做有两个用意,其一她同意你的安排,说明态度还算端正,继续考验;但是如果他仍然不同意你的安排,那么意味着他不适合继续在你的团队里。

别和我谈升职,我想辞职

别和我谈升职,我想辞职

 

#p#分页标题#e#

所以,管理者在管理团队时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B应提早寻找可替代前同事的资源,视公司情况进行外部招聘或内部培养,并且要让她知道她不好好工作,就会有人取代她。

总体而言,作为团队中的管理者,不是为了用权力压制或讨好下属,而是为了完成团队目标而做出最优决策;也不是一定要用尽方法挽留所有员工,目的是把适合的人员留在队伍中。

以上措施可根据团队的实际情况应用,但要彻底让对方改变对你的嫉妒,从长期来看,还是要通过实力证明自己的确可以胜任主管的职位,她就会由心而发把嫉妒转为佩服或羡慕。

04 结束语

下属不听话,原因千千万万,这就是考验你团队领导力的时候,这恰恰也是提升团队领导力最有效的时候。如果你能把最难啃的骨头都啃干净了,你就所向披靡了。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记得——管理团队成员并不是一味地安抚对方,给予对方恩惠。

若只靠安抚,必然失败!管理团队也更该有强大的过硬手腕。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自己作为领导的威信,你的下属才会信服你,听从你的管理。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