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胜斌
一面是城区闲置楼房多,一面是创业者急需物美价廉的创业场所。如何将这二者结合起来?重庆市江北区找到了二者的结合点,将闲置楼房打造成创业园。
创业者杨绍源的创业梦
2016年12月29日,创业者杨绍源已在办公室连续修改了一周的设计图纸。“这一周,我都在修改一个光伏发电站的设计图纸,元旦上班后,就要传给对方。”杨绍源介绍,“确保准确,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误差”。
杨绍源创办的重庆顾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光伏发电产品的研发、销售等,在重庆、贵州等低日照地区推进光伏发电。杨绍源从重庆航天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后,先后在风电行业、城市照明行业工作过。期间,他去过内蒙古、甘肃、贵州等地,“看见北方整片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就想是否可以在重庆尝试一下。”杨绍源说。
“这个行业需要自己先垫资,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他说,好在公司成立之初,所在的江北嘉陵三村的cosmo成长工场可以享受园区的房租以及税收减免政策,创业之前,还得到3万元的创业帮扶资金,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像杨绍源的公司一样,在cosmo成长工场成长起来的企业有近三百家,他们都享受房租以及税收减免政策。
闲置多年的楼宇变身创业园
事实上,杨绍源等创业者入驻的成长工场,就是闲置楼宇的变身,也是房地产去库存的尝试。据江北区华新街相关负责人介绍,江北cosmo成长工场是重庆市率先政企合作打造的市级微企孵化园。开园以来,工商部门采取提前介入、事中指导、全程服务的方式,与企业共同营造优质良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环境。
截至2016年上半年,该园区已累计孵化培育微型企业260多家,带动就业3000余人,存活率达到100%,实现产值累计达2.21亿元。
如今在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一家名为“U创空间”的楼宇产业园,2015年时还是闲置的商业楼盘。一家创业孵化机构以每平方米30元的价格租下整栋近2万平方米的写字楼,设立“企业服务中心”,以“微信群+公众号+APP+PC端网站”为载体,打造四位一体的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并依托专业运营服务团队,为入驻企业在人力资源、法律咨询、投融资、知识产权、政策导入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
“打造出来,仅用了半年时间。”该园区负责人介绍,打造成“U创空间”的写字楼被抢租一空,聚集了25家互联网或文化创意类企业。
重庆市中小企业局产业发展处处长傅晓表示,目前重庆市重点培育和已认定的62个市级楼宇产业园,都是利用闲置楼宇打造的。截至2016年6月,重庆市重点培育和认定的楼宇产业园,总建筑面积1100万平方米,全面建成后可入驻中小微企业约15000家,年产值超过15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30万个。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抓手”
将闲置房屋打造为楼宇产业园,只是重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方面。
2015年以来,重庆市把推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确定了电子核心基础部件、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材料、高端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MDI及化工新材料、页岩气、生物医药、环保十大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重庆市经信委相关人员表示,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从替代进口中找到国内市场需求,实现供给侧提升。以集成电路、能源、液晶面板为例,集成电路是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能源是第二大进口商品,液晶面板排第三。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年产值近5000亿元,对集成电路、液晶面板市场需求巨大。
近年来,全球每3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重庆造”,除了核心部件液晶面板仍需大量进口外,京东方在重庆投产的8.5代线,就成功地部分替代了进口。
重庆广数机器人有限公司是生产工业机器人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投产的前半年,每个月接到的工业机器人订单已从以前的30台翻了两倍,超过70台。仅仅在永川凤凰湖工业园区,已投产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就超过30家。
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效已经显现,对重庆市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也在提高。2016年上半年,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实现产值1291亿元,同比增长36.6%,对重庆市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为37%。
改革创新释放“新动能”
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技术、新动能不断涌现。
#p#分页标题#e#
例如,全球芯片制造商有30多家,但生产半导体封装载板的企业只有3家。我国首个半导体封装载板生产基地奥斯特重庆工厂投产,意味着重庆在芯片硬件环节赢得先机。
中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田2015年实现年产能100亿立方米,使我国成为北美之外唯一实现页岩气商业开发的国家,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实现了勘探开发技术及装备的自主创新。
此外,重庆还在引导新兴产业空间集聚,已初步形成两江新区(电子核心基础部件、高端交通装备)、永川(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涪陵(页岩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整机与配套并重、生产与服务并举、产业空间集中的集群化模式,是重庆市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路径。”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加快发展,基本构建起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体系,生物医药、高端交通装备、环保装备等产业稳步发展。
重庆市提出的目标是,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20年形成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总规模突破1万亿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