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涪陵青菜头每年春天迎来收获,农户正在整理。 钟欣 摄
中新网重庆2月27日电 题:创业青年抖音卖榨菜 重庆涪陵百年传统产业迎新叙事
中新网记者 钟旖
“我每天都会接到10余个想购买榨菜的好友申请,不知不觉微信好友有近三千人,来自全国各地。”33岁的重庆涪陵人彭荣贵是一名返乡创业青年,2018年4月起,他在短视频平台抖音上分享自家榨菜的制作流程,吸引了一批粉丝。27日,彭荣贵告诉记者,其公司榨菜年产值已突破百万元。
地处重庆市中部的涪陵区是“中国榨菜之乡”。1898年,当地人将青菜头腌制后脱盐、脱水,制成一种新型的腌菜“榨菜”。自此,一颗小小的青菜头,历经百年沧桑,不仅发展为百亿元的产业,也与欧洲酸黄瓜、德国甜酸甘兰并誉为“世界三大名腌菜”。
图为农户运输涪陵青菜头。 张海鹏 摄
记者走访了解到,随着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涪陵榨菜产品已由单一的全形榨菜向多品种、多味型、多样化转变。目前已形成涪陵青菜头、全形榨菜、方便榨菜、出口榨菜等四大系列100余个产品品种,产品主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东南亚、欧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互联网+”浪潮下,多元传播方式正为百年传统产业带来新叙事。
彭荣贵的祖辈世代做咸菜,他是第五代传承人。2013年,抱着“把榨菜技艺传承发扬”的家乡情结,他辞去船舶大副工作,揣着积蓄返乡。“创业初期并不顺利,第一年就亏损了。”彭荣贵说,传统产品要想打开市场,需要塑造品牌形象。经多年摸索,注册商标、参加展会、升级技术……彭荣贵的生意逐步有了起色,“2018年,我带着自家榨菜去到韩国展销,订货供不应求。为满足订单,近期工厂常运作到凌晨2点才休息。”
近年来,电商平台的兴起也为彭荣贵带来商机。他介绍,目前其公司产品已入驻微信微店、淘宝等平台,线上销售额占总量的35%。2018年,彭荣贵发现周边不少年轻人都在玩抖音,便萌生了用抖音推广榨菜的想法,“拓展宣传渠道对扩大市场有好处,一般年轻人关注什么,我都会去试一试,比如之前风靡的直播。”
记者打开彭荣贵的抖音账号看到,已发布的44个作品涵盖榨菜的原料采摘、传统风干脱水、工厂流水线生产、封装推广等多方面。留言板里,不少人咨询购买方式,也有网民对榨菜生产流程表示“大开眼界”。
54岁的青菜头种植户刘代兵近日在抖音里“火了一把”。几天前,他在田地里驾驶轨道搬运机运输青菜头的画面累计得到上万点赞,网民一致评价“新奇!科技改变生活”。
图为涪陵田间地头,“榨菜轻轨”上阵帮忙运输。 钟欣 摄
刘代兵于2015年返乡,专业种植涪陵榨菜的原材料青菜头。时下正是收获季节,家中16亩田都在山坡上,近8万斤青菜头的运输是大问题。经过几年酝酿,他争取到政府购置补贴等相关支持后,和周边村民一起集资购买了运输机,于2019年1月在田里铺设了一公里长的轨道,此举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运输方式。
“往年,光是搬运我都要请上五六个人。借助轨道,我一人就能搞定,省了七八千的人工开支。”刘代兵说,轨道每天可搬运10吨以上的货物,未来线路还将延长,辐射更多农户。刘代兵畅想着,等线路逐步成熟开设“榨菜轻轨”观光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了解涪陵榨菜的生产流程。
谈及利用互联网展示榨菜产业,50岁的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李文林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他认为,随着榨菜产业链不断完善,榨菜技艺背后的历史文化需要深入挖掘。让更多人了解涪陵榨菜,可反哺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了解到,涪陵榨菜在香飘万里同时致富了一方人。当地还将启动建设农旅文商贸综合性项目“涪陵1898榨菜文化小镇”,以榨菜博物馆、榨菜文化广场、榨菜非遗传承保护中心等展示榨菜丰富的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