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9年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8年,全市上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做到“四个扎实”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高质量、供给侧、智能化,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谋划实施“八项行动计划”,坚决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增长6%,经济社会发展稳的格局在巩固、进的动力在增强、好的势头在显现,高质量发展态势正在形成。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三次产业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工业经济缓中趋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1%,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4%。就业稳,新增城镇就业75.3万人,超额完成预期目标,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4.7%左右。金融稳,新增社会融资规模5000亿元,银行业不良率、小贷不良率、融资担保代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金融风险总体基本可控。外贸稳,进出口总值增长15.9%。外资稳,外商直接投资增长43.8%,实际利用外资102.7亿美元。投资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预期稳,新登记市场主体41.2万户,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不断增强。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积极因素不断积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提速,智能产业销售收入达到4640亿元、增长19.2%,战略性新兴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1%、13.7%。旅游经济持续高位运行,全市旅游总收入增长31%,乡村旅游综合收入和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分别增长32%和21.3%。
——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社会民生持续向好。12万贫困人口脱贫,石柱、奉节达到脱贫摘帽标准,贫困发生率降至0.7%。15件民生实事年度任务如期完成。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巩固在95%以上。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6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1.1%。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总体为优,国家考核的42个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年度目标。税收结构持续优化,非税收入占比降至30%以下。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2%,快于经济增速。
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关于重庆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明确的28个指标中,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等7个约束性指标有望全部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等7个预期性指标与预期目标相差较大(详见表1)。2018年计划确定的840余个重大项目和事项,整体完成率达到80%以上。轨道交通四号线一期、环线一期东北半环、江津至习水高速公路(重庆段)等一批项目建成投运,渝湘高铁主城至黔江段及重庆东站、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试验段油德隧道工程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轨道交通第三轮建设规划、乌江白马电航枢纽等一批项目获批。万国半导体、金康新能源汽车、中光电产业园一期、惠科8.6代线等一批项目投产;航空钛合金、鑫景玻璃、重庆神华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一期)等一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主城区路桥通行费征收改革、公共停车场和步行系统建设、老旧居民住宅用水提质工程等重点民生实事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表1: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预期目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名称 2018年预期 2018年实际1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8.5左右 6
2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9左右 0.5
3 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速(%) 25左右 13.1
4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 20 18
5 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年) 33 32.8
6 科技进步贡献率(%) 55左右 56.5
7 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 15左右 -8
8 服务业增加值增速(%) 9以上 9.1
9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3.5左右 3.2
10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9左右 7
其中:民间投资增速 11左右 12.8
1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9.5左右 8.7
12 进出口总值增速(%) 8.5左右 15.9
13 服务贸易增速(%) 20左右 20.7
14 实际使用外资(亿美元) 100以上 102.7
15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95左右 1.95(预计)
16 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61以上 61.3
其中:民营经济占比 51以上 50.6
1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 1左右 0.6
其中:税收增速 8.5左右 8.6
18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8.5左右 9.2
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9左右 9
19 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天)* 300以上 316
20 森林覆盖率(%)* 46以上 48(预计)
21 能源消耗总量增速(%)* 4.5 预计能够完成
22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2.5▽ 预计能够完成
23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 2.6▽ 预计能够完成
24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化学需氧量(%) 5.61▽ 预计能够完成
#二氧化硫(%) 16.1▽ 预计能够完成
#氨氮(%) 5.08▽ 预计能够完成
#氮氧化物(%) 11.2▽ 预计能够完成
25 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万人)* 10 12
26 新增城镇就业(万人) 65以上 75.3
27 城镇登记失业率(%) 4以内 3.3
城镇调查失业率(%) 5.5以内 4.7左右
28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3以内 102
注:1.加*为约束性指标,其他为预期性指标。
2.▽为预期下降目标,以国家复核数为准。
3.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基期是2015年,即表中下降百分比为2018年水平与2015年水平相比较的结果。
#p#分页标题#e#4.经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和第七次会议审查批准,2018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因城市建设配套费转列至政府基金预算反映,收入预期相应调减,各区县也就配套费转列等因素调减预算,全市收入预算作相应变动。
#p#分页标题#e#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等指标与预期目标差距较大。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周期性市场变化所致。部分支柱产业市场进入饱和期,“天花板”效应显现,我市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的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及相关企业受到冲击。二是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所致。传统产业亟待升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不到1/4;中低端产品和服务供大于求,高端产品和服务供不应求;投资拉动、传统要素驱动效应递减,新动力支撑不足。三是体制机制不完善所致。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渠道有待进一步畅通。尽管去年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更为严峻复杂,部分经济指标增速在下行,但我们深刻认识“转”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坚决克服“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坚决防止低水平重复、弄虚作假等现象,保持定力、精准发力,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态势在上行。一年来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着眼积蓄动力,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对标对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着力发展制造业,做强工业基础,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推动农业特色化发展。一是壮大工业基础。制定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出台支持集成电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加速聚集12大智能产业。开工京东方6代柔性面板生产线、SK海力士二期等54个亿元以上项目,投达产118个亿元以上项目。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203家企业智能化改造,推动工业投资增长7.3%,其中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提高到39.7%。页岩气建成百亿立方产能。全面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发展,产业融合、政府管理、民生服务、公共产品、社会治理等5大板块、33个领域的80项重点智能化应用专项有序推进,智能政务等十大优先行动扎实推进,建成100个智慧校园、10家智慧医院、600个智慧工地。二是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促进服务业提质。深入开展质量提升、标准化和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专项行动。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发布“行千里·致广大”全新城市形象宣传片,唱响“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旅游品牌,连续两年成为世界旅游业理事会公布的全球旅游增长最快城市。培育壮大现代金融业,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9%。以集聚示范区为载体,积极发展现代物流、软件信息等服务业。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完善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工作部署,稳住汽车、家电等实物消费,培育住宿餐饮、教育、文化娱乐、家庭服务、健康养老等服务消费,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着力缩小网络销售逆差。三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1250万亩“两区”划定工作,新增农林特色产业166万亩,“巴味渝珍”品牌首批授权产品438个,切实加强非洲猪瘟防控。
(二)着眼激发活力,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工作
围绕优化经济发展动力结构,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创新,不断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一是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大会和民营企业座谈会,扎实开展集中走访精准服务民营企业活动,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意见和进一步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实施意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二是降低实体经济负担。出台“支持实体经济企业18条”政策措施,修订“涉企减负30条”,推出“制造业降本36条”和“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条”等政策措施,切实降低企业成本,有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三是破除无效供给。化解船舶过剩产能5万载重吨,压减国有煤矿产能87万吨,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进一步降低。坚持底线思维,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整治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等6大领域风险,严守债务管控底线,各类风险总体可控。四是扎实推进以综合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各类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全渝通办”,“渝快办”正式上线,加快电力油气能源、投融资体制、商事制度等改革,纵深推进国企国资改革,推动区县平台公司实体化转型,稳步推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积极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等一批试点任务。五是深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新增科技型企业4301家,引进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工程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24家,新增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237名,柔性引进“两院院士”61名。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成功申报并获批我市首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荣昌、永川获批国家级高新区,铜梁、酉阳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启动建设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文理学院等6个环大学创新生态圈,统筹推进两江新区等3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出台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及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设立首期规模10亿元的重庆军民融合创投基金和首期规模30亿元的军民融合产业引导股权基金,加快推进与11大军工集团达成合作项目50个。成功举办第十三届重庆高交会暨第九届军博会,签约合作项目483个。成功举办“2018重庆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洽谈会”,正式签约引进人才268人、落地项目163个,持续改善创新生态。
(三)着眼提升辐射力,积极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p#分页标题#e#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以开放倒逼改革,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做长板补短板,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一是拓展开放通道。推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陆海新通道”建设,“渝黔桂新”铁海联运班列累计开行657班,东盟班车开行超过500班次。中欧班列(重庆)开行超过1000班。增开全货机航线,江北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4160万人次,国际航线增至82条。二是壮大开放平台。高标准推进两江新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重庆自贸试验区等重点平台建设,引领带动各级各类开发区创新发展。江津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涪陵综合保税区、果园保税物流中心(B型)成功获批。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式上线运营。三是做强开放型经济。突出抓好“重庆造”一般贸易,稳步发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增长26.9%。打造一批服务贸易、服务外包集聚区,服务贸易增长20.7%。大力引进外贸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各类开放主体,积极创建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额超过1200亿元。四是完善开放政策机制。落实国家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和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推进口岸提效降费,整体通关时间压缩50%以上,口岸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降低100美元以上,加快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五是加强区域合作和招商引资。与中船重工等央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事项化、项目化推进川渝、渝黔合作。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1479个、合同金额约3万亿元,共落地项目553个、协议投资额超过1万亿元。成功举办首届智博会,签约重大项目501个、合同金额达6120亿元,已落地重大项目97个。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4个省州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四)着眼增强魅力,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突出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两大基本面融合发展,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一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启动71个重点项目建设,稳妥推进“三变”改革试点,38个试点村7万多农民变股东,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加快建设“大美乡村”。二是高标准制定实施城市提升行动计划。启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加快推动“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四山”综合整治、广阳岛长江生态文明创新实验区等重大专项工程。持续深化“马路办公”,推进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加快建设“精致县城”。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8.7%。三是扩大有效投资。在做大总量中优化结构,以百项重点关注项目为龙头,以城乡基础设施项目为重点,实施精准调度。有序有力推进711个市级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128亿元。加大民生及社会事业领域投资,稳住房地产开发投资。四是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动员大会暨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形成“1+3”统分结合的绿色发展政策体系。与三峡集团签署坚持生态优先共推绿色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一批先行先试项目。全面推行河长制,探索“双总河长制”并被全国推广。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强缙云山、水磨溪湿地等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改。实施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五)着眼精准发力,增强社会民生工作针对性
#p#分页标题#e#牢牢抓住全市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动计划,实施15件民生实事。一是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着力解决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既扶智又扶志,超额完成年度脱贫目标任务。易地扶贫搬迁完成搬迁入住5.54万人。顺利推进鲁渝扶贫协作。完成18个深度贫困乡镇农网改造工程,助力脱贫攻坚。二是抓好就业工作。抓住重点群体就业这个关键,实施“就在山城”“渝创渝新”“技能兴业”三大行动,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三是推进学有所教。抓住学前教育这个“痛点”,大力实施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等专项行动计划,出台主城区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三年滚动计划,全年新增普惠性幼儿园691所、全市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80%以上,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覆盖率达到95%,全市高校入学25.2万人。四是推进病有所医。抓住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这个“难题”,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成各类医联体188个,动态调整药品入市价格,1.6万个品规价格平均下调8.97%,83个进口药品价格平均降幅7.38%、最大降幅超过50%,53个国家谈判药品(含25个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新增民营医疗机构54家。全面实施100个单病种收付费改革,实现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164家医疗机构纳入全国异地就医结算平台。五是推进老有所养。抓住养老服务这个新兴需求,破除社会资本进入壁垒,着力解决养老用地难、运营难、用工难等问题,实施社区养老服务“千百工程”。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稳步调增。城市低保标准、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546元/月、410元/月。全市最低工资标准上调300元/月。完成棚户区改造5.43万户。此外,抓实文化旅游体育惠民、安全生产、扫黑除恶、社会治安等工作,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年度计划执行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经济发展韧性不强、张力不够,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受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影响波动大,发展质量效益还不高。企业创新能力偏弱,全市拥有研发机构的规模企业数占比不足20%。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交通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有待提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污染防治还需持续用力。改革措施系统集成有待加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还需完善。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安全等领域仍有不少短板。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结构性的。我们将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二、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总体考虑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做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虽然今年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更为严峻复杂,最大不确定因素是中美经贸摩擦,最大困难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最大挑战是工业经济增长乏力,但也面临许多新的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特别是中央关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和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内涵抓机遇用机遇的部署,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增强了信心、提供了遵循。当前的重庆,产业结构调整思路更加清晰,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发展基础逐步夯实,政策措施不断落地见效,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正在完善。我们要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努力把机遇转化为项目实体,转化为民生福祉,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做到“四个扎实”的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施“八项行动计划”,不断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二)主要发展目标
#p#分页标题#e#综合考虑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和决胜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按照底线思维、把握主动的原则,综合分析2019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宏观政策取向和经济增长支撑因素,提出全市经济增长预期目标6%。该目标考虑了当前发展环境、基础条件和潜力后劲,既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又符合我市客观实际;既实事求是、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稳定预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从经济基本面、产业支撑条件和吸纳就业能力看,这一目标通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
经济增长目标是预期性、导向性的,是积极的、稳妥的、可支撑的。与经济增长目标相衔接,对标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结合“三大攻坚战”和“八项行动计划”目标管理体系要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具体涵盖发展综合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等方面,充分体现高质量发展在供给、需求、投入产出、分配、宏观经济循环等方面的特征。为此,设立32个主要指标,其中体现发展综合质量效益的指标8个:分别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速、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体现创新发展的指标5个:分别是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速、科技进步贡献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速;体现协调发展的指标5个:分别是农业增加值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体现绿色发展的指标6个:分别是能源消耗总量增速、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森林覆盖率、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体现开放发展的指标3个:分别是进出口总值增速、服务贸易增速、实际利用外资;体现共享发展的指标5个:分别是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新增城镇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详见表2)
需要说明的是,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相比,增加了农业增加值增速、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速、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个指标,目的是为了与国家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相衔接和更好满足我市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的需要。
表2: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序号 指标名称 2019年预期1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6
2 农业增加值增速(%) 4.5左右
3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4左右
4 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速(%) 15左右
5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 20左右
6 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速(%) 12左右
7 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年) 34左右
8 科技进步贡献率(%) 58左右
9 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 5左右
10 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速(%) 14左右
其中:市场主体净增长(%) 6以上
11 服务业增加值增速(%) 8左右
12 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 7左右
13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8左右
其中:民间投资增速(%) 10左右
1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7左右
15 进出口总值增速(%) 正增长
16 服务贸易增速(%) 15左右
17 实际使用外资(亿美元) 100以上
18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2以上
19 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62以上
其中:民营经济占比 51以上
20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 3左右
其中:税收增速 7左右
21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8左右
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8.6左右
22 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天)* 300以上
23 森林覆盖率(%)* 49以上
24 能源消耗总量增速(%)* 4
25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1.2▽
26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 1.2▽
27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 化学需氧量(%) 6.66▽
# 二氧化硫(%) 17.71▽
# 氨氮(%) 5.67▽
# 氮氧化物(%) 14▽
28 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万人)* 10
29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5.3
30 新增城镇就业(万人) 60以上
31 城镇登记失业率(%) 4左右
城镇调查失业率(%) 5.5左右
3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3左右
注:1.加*为约束性指标,其他为预期性指标。
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目标(基期为2015年),以国家下达控制数为准。
(三)重大项目安排
#p#分页标题#e#安排2019年市级重大项目的基本原则:一是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八项行动计划”等重大决策部署,着力安排落实各项重大战略的项目,切实强化重大项目对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二是聚焦基础设施领域短板,突出安排城市建设、交通、水利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对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支撑作用。三是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侧重安排掌握核心技术、代表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项目,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多安排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项目,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激发农村经济活力。五是注重强化民生导向,重点安排公益性、非营利性和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让公众享受更加公平、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六是注重统筹协调发展,统筹安排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功能塑造项目,推动行业、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p#分页标题#e#2019年计划安排市级重大项目888个,包括年度建设项目712个,总投资20939亿元,年度投资3448亿元;重点前期准备项目176个,总投资8411亿元。年度建设项目具体分五类安排:重大基础设施项目279个,总投资1050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68亿元;重大产业项目273个,总投资530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34亿元;重大乡村振兴项目32个,总投资88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5亿元;重大民生工程项目60个,总投资67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75亿元;重大区域协调发展项目68个,总投资357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6亿元。
实现上述目标,要牢牢把握好新形势下经济工作规律,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市委工作部署,坚持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形势,坚持精准把握宏观调控的度,坚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坚持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具体工作中,把握好五个方面:一是突出以稳为主。加强政策协同,注重精准施策,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夯实“稳”的底盘,积蓄“进”的后劲。二是突出完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细化实化推动高质量发展“4+2”制度体系和配套政策,建立完善市级部门会商推进机制,强化统筹协调,突出分类指导,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三是突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八字方针”,着力扩大有效供给,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全市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四是突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能级跃升。五是突出“三大攻坚战”和“八项行动计划”。按照“紧盯、抓实、见效”的要求,坚持项目化、机制化、政策化推进,着力抓部署、抓协调、抓督查、抓考核、抓评估,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水平。
三、2019年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点工作
为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预期目标,2019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统筹发展工业、服务业、农业,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稳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一是聚焦大数据智能化抓工业。稳定工业发展基本面,支持“双百企业”稳产增效,推动有条件的停产、半停产企业复工复产;发挥重大项目支撑作用,推动比亚迪动力电池等项目开工,京东方6代柔性面板生产线和忠县数控机床等项目加快建设,新一代福克斯生产线、金康新能源乘用车等项目投达产。实施“工业跃升”工程,巩固智能产业和汽车摩托车两大产业,培育壮大装备、材料、生物与医药、消费品、能源、农副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智能产业重点发展“芯屏器核网”,推进5G产业集群建设,力争智能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800亿元、增长25%。汽车摩托车产业,重点向新能源、智能网联、轻量化转型升级,加快中高端乘用车、商用车、特种车和摩托车新品研发投放,提升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装备产业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航空航天、能源、节能环保和智能制造装备,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提升关键基础件水平。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高端金属材料、化工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石墨烯等新材料,加快构建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梯次发展的产业集群。生物与医药产业加快完善生物制药、化学创新药及高端仿制药、现代中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做强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消费品产业做大做强纺织服装、日化用品、陶瓷制品等产业,丰富品种、提升品质、创建品牌,利用电子商务等新型渠道拓展市场。能源产业加快发展风电、页岩气等新能源,提高现有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园区建设。持续深入开展智能化改造,采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改造一批传统产业,大力开展数字化装备普及、信息系统集成应用、工业互联网建设、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等重点工作,全年推动500家企业开展数字化设备改造,推动400家企业建设应用信息管理系统,推动100家企业开展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推动250家企业实施“上云上平台”。支持涪陵、长寿等地加快环都市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制定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出台大数据管理规定,加快建设市级数据中心和“数字重庆”云平台,实施一批智能化应用示范项目,开启全域感知、互联协同、智能运营、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发展新图景。
#p#分页标题#e#二是聚焦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抓服务业。持续深化服务业发展质量提升、标准化和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以大数据智能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大力培育分享经济、平台经济、体验经济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模式,积极建设一批功能完备、配套完善的平台经济集聚区。加快发展大数据和软件等信息服务业,重点推进中国联通西南数据中心(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达到1600亿元、增长14%,建立起与制造业发展规模和水平相适应的技术服务体系,为制造业发展赋能。加快发展设计、研发、咨询、法律、动漫、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业,建设一批专业化、开放型的工业设计企业和服务中心,打造一批商务咨询、产权评估等服务产业集群。聚焦“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目标定位和“行千里·致广大”价值定位,全力打好旅游发展三峡、山城、人文、温泉、乡村“五张牌”。举办全球旅行商大会和重庆国际旅游交易会,加快大仙女山旅游景区、武陵山大旅游区、渝东北“金三角”世界级黄金旅游区建设和万州大瀑布、丰都名山、彭水阿依河、奉节白帝城·瞿塘峡、巫山神女峰、合川钓鱼城、巫溪红池坝、红岩联线、安居古城等国家5A景区创建,支持金佛山国家5A景区评定式复核,办好世界大河歌会、“归来三峡”、“烽烟三国”、“川军血战到底”等文旅项目,加强规划、销售等环节的市级统筹力度,推进景区交通和门票的互联互通,构建旅游交通环线,保障旅游“最后一公里”通畅,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力争旅游总收入增长30%以上。扩大市级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培育文化产业体系,做强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广电集团、重庆出版、重庆新华书店、重庆文化产业投资集团等五大国有文化集团,指导各区县打造各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带和消费产品。争取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融资规模扩大和合作项目落地,提升经济证券化水平,抢抓科创板机遇,推动创新型企业加快上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设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重庆航空物流园等重点物流园区,着力引进全球50强龙头物流企业,加快推动内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建设,推动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持续下降。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思路,防范企业信用违约、网络借贷等重点领域风险,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到坚定、可控、有序、适度。加快推进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各类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发展。加大数据开放共享力度,推动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
三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合理调整“粮经饲”结构。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统筹实施“十百千”工程,力争“巴味渝珍”系列产品销售50亿元以上。大力促进农村产业“接二连三”,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扶持壮大肉禽制品、粮油制品、调味制品、果蔬饮料等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副产品资源工业化生产水平,培育一批生态游、乡村游、观光游、康养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推进800个特色旅游村、8000家乡村旅游示范主体建设,做强农村电商,建设一批电商综合网点。提速发展“互联网+农业”,打造城乡一体的电商运营中心和物流体系。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培育以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重点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重解决小农户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形成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重点在乡村产业发展、人才支撑、土地管理使用、投入保障、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机制建设上谋创新、求突破,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大财政对农业机械化扶持力度。严防严控重大动物疫病,加强防疫公共设施投入力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二)统筹协调投资、消费、出口,做强经济发展引擎。按照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的要求,积极落实国家关于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的总体部署,积极开拓内需市场,充分挖掘外需潜力,切实稳住总需求。
#p#分页标题#e#一是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抢抓国家扩内需政策机遇期,积极向上对接,争取高铁、轨道交通、航空、高速公路、水利等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盘子”。强化基础设施补短板,建成投用潼南至荣昌高速、巫山机场等项目,力争开工渝西高铁,新开工渝昆高铁、渝万高铁、城市快轨璧山至铜梁线、乌江白马电航枢纽等项目,加快建设渝湘高铁主城至黔江段及重庆东站、枢纽东环线、白涛园区铁路专线、大足至内江高速公路(重庆段)、北环高速、白涛—白马高速、涪陵—垫江高速、G50S沿江高速扩容(六车道)、万州机场改扩建、武隆机场、龙头港二期、轨道交通九号线、六号线支线二期、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黑塘水库等项目,加快推进渝汉、兰渝高铁(重庆西站至潼南段)、成渝中线高铁、渝湘高铁黔江至秀山段、江北机场第四跑道及T3B航站楼、货运机场、轨道交通15号线一期、轨道交通7号线、藻渡大型水库、跳蹬大型水库、向阳大型水库、铜锣峡储气库等项目前期工作。深入推进缓堵保畅工程和城市提升建设,加快改造3300公里普通干线公路。持续加大清水绿岸、城市综合管廊、公共停车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等项目推进力度,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工业投资,实施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工程,力争工业投资增长10%,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提高到40%以上。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务实推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转化,新开工新大兴重庆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太极白涛原料中药厂、太极大顺中药材农业公园,促进工业投资放量。加快完善住房供给和保障体系,采取政策指导、执法监管、舆论引导等手段,精准调控房地产投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着力提振民间投资,贯彻落实好“支持实体经济企业18条”政策措施,落实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的系列政策措施,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确保民间投资稳定增长。
二是促进消费优化升级。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平台转型升级,壮大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面落实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指导意见及三年实施方案,实施消费升级行动计划,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穿得称心、用得舒心。千方百计促进居民有效消费,着力稳定汽车、家电等重点领域消费市场,做强百货消费。大力发展新兴服务消费,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扩大在健康养老、科技服务、旅游、文化、体育、教育培训、家政服务等方面的消费供给。大力提升旅游产品内涵,促进旅游消费升级,提高人均旅游消费。大力培育品质消费、时尚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信息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突出重庆元素,提升特色消费。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办好智博会、西洽会、军洽会、支洽会、中新金融峰会、重庆国际人才洽谈会、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全年举办展会500个左右,推动会展业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市场化率稳步提升。积极引进大型电商平台来渝设立区域总部或结算中心,建设商务大数据中心平台。加快培育本土电商企业,减缓网络消费外流,做大网销消费品产业,力争网络零售增长25%以上。完善商业配套设施,打造一批品质商圈和高品位步行街。挖掘农村市场消费潜力,大力提高农村地区消费品供给质量和多样化水平。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增强消费能力。保障重要商品供给,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
三是统筹抓好外贸工作。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深入推进稳外贸稳外资稳外经工作,掌握动态、精准施策、精准服务,做好重点企业帮扶工作。推动出口市场和出口产品多元化,积极稳定美国市场,深耕欧盟、东盟、日韩等传统市场,着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积极贯彻落实促进总部贸易、转口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支持总部贸易和转口贸易、国际市场开拓等。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促进生产性服务贸易和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发展,力争服务贸易增长15%左右。优化一般贸易结构,积极扩大加工贸易品种和规模,抢抓加工贸易订单,形成加工贸易多点多品支撑。加快建设涪陵榨菜、潼南柠檬、丰都牛肉、荣昌夏布、长寿西药等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支持忠县等区县再创建一批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落实出口退税政策,实施好我市鼓励扩大进出口若干措施。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布局打造“海外仓”和转口基地,加快推进重庆智慧口岸建设。
#p#分页标题#e#(三)统筹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按照结构性政策要强化体制机制建设的要求,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着力在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全方位对外开放和科教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狠抓重点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着力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着力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着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着力畅通经济良性循环。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授权下放一批职能职权,抓好市场化经营机制建设,加快建立更加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加快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措施,贯彻落实好“支持实体经济企业18条”政策措施。督促已出台的“制造业降本36条”“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条”政策措施落地,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设立市级首期100亿元民营企业纾困基金,转贷应急周转资金增加至20亿元。“一企一策”服务企业,强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管,营造公平公正竞争环境,持续优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放宽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国企改制重组、“民参军”等领域准入门槛,依法保护企业家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和“信易+”惠民便企;探索“点菜放权”机制,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审批服务事项“全渝通办”全覆盖。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向重庆高新区、经开区下放市级管理权限,探索重庆高新区“一区多园”模式,鼓励开发区实行扁平化管理、公司化运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各类企业参与和扩大在交通、水利、市政等领域投资。继续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售电侧改革试点和增量配电业务试点。坚决落实国家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的金融体制改革部署。深入推进内贸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降低商贸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物流成本和融资成本。深化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统筹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宅基地“三权分置”、涉农资金整合等各项改革,进一步完善地票制度,大力推进“三社”融合发展试点,建立健全市、区县、乡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深入推进规划引领城市发展、统筹土地供应、优化建设项目安排制度改革。
二是狠抓开放合作。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行动计划。着力推动开放通道拓展、开放平台提升、开放口岸完善、开放主体培育、开放环境优化等五大行动落地落实。全力推进重庆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大制度创新力度,认真开展陆上贸易规则等个性化探索。推进出台《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支持设立万州综合保税区。积极争取国家对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支持,争取在重庆挂牌设立运营中心,组建运营平台公司,争取“渝黔桂新”铁海联运班列、跨境公路班车、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年均增长10%以上。继续推进我市外贸集装箱优先过闸机制,推广应用江海直达船型。优化航线特别是国际航线网络,统筹研究扶持政策,力争新开通10条国际航线。发挥重庆口岸优势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尽快获批重庆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果园港区,力争年内完成口岸查验设施建设。正式开放万州机场口岸。持续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高质量办好长江经济带市长论坛,以长江经济带发展为重点统筹推进国内区域合作,推动长江上游四省市省际协商合作,继续深化川渝、渝黔合作,推进川渝合作示范区、渝黔合作先行区建设。着力加强全市中长期电力发展保障,加快制定市外水电及新能源电力入渝方案,积极推进川渝电网加强工程、疆电入渝通道等工作。建立健全市级部门、区县和相关平台招商投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统筹推进重大招商项目落地。充分依托开放平台优势,深入挖掘中央扩大利用外资政策潜能,严格落实国家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和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瞄准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招商引资,注重引进外资和总部型、结算型企业。打造友好城市主题园区,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友好城市关系。
#p#分页标题#e#三是狠抓全面创新。推动创新平台升级,高标准规划建设重庆科学城,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江协同创新区联动,打造西部创新资源集聚地。加大对国家高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提升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水平和引领示范作用。支持万州、涪陵、黔江等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涪陵、长寿、綦江、大足等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支持荣昌建设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参与实施国家种业自主创新工程重大专项。引育高端创新主体,持续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争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突破15000家和3000家。抢抓国家布局国家实验室和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机遇,加快创新资源集聚,引进30家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推动国科大重庆学院建成投用,加快推进部市共建超声学工程、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及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争取国家支持我市建设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加快推进首批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完善产业引导、种子、天使和风险投资等股权投资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和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扩面放量,着力解决融资难题。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深化军民融合发展,推进与11大军工集团协议项目落地。加快构建军民融合产业体系,探索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支持巴南建设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整合实施“重庆英才计划”及专项实施办法,出台人才分类评价实施方案,推出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的“人才贷”,给予高层次人才最高2000万的创业支持,推进人才驿站、人才公寓建设,为人才提供“最多跑一次”的优质服务,加快人才集聚步伐,把“重庆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洽谈会”打造成为集人才、智力、技术、项目于一体的国际性交流合作平台。
(四)统筹抓好扶贫、就业、社会事业,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制度、守住底线,精心做好各项民生工作”的要求,深入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动计划,持续办好免费无线局域网、主城公共停车场等重点民生实事,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
一是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做好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工作,聚焦深度贫困,落实精准方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完成城口、酉阳、彭水、巫溪脱贫摘帽,1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实施好易地扶贫搬迁,严格执行搬迁条件和人均25平方米建设标准。推进鲁渝扶贫协作。持续推进18个深度贫困乡镇脱贫攻坚,落实好健康扶贫、社保兜底等政策,探索资产性收益扶贫等方式,提高扶贫工作实效。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帮助贫困地区培育特色效益农业。深入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持续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行动,加快发展农村股份合作社、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支持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发展,推动贫困村农民合作社全覆盖。完善实施财政资金改补为奖、改补为借、改补为股、改补为投、改补为酬“五改”机制。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多方筹措风险补偿金,确保对深度贫困乡镇全覆盖。大力推进“志智”双扶,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统筹抓好“临界”非贫困村、非贫困户帮扶工作,建立完善防止致贫返贫长效机制。深化扶贫领域作风建设。
二是持续推进就业创业。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可能对我市新兴产业吸纳就业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加强监测预警和就业服务,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实施好“就在山城”就业和“渝创渝新”创业促进行动计划,加快培育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创业载体,确保新增城镇就业60万人以上。多渠道多方式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落实好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补贴等政策,确保稳定就业。落实青年就业启航计划和城乡就业融合发展工作,逐步提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发放扶持创业贷款20亿元。
#p#分页标题#e#三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支持在渝高校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编制实施《重庆市教育现代化2035》《重庆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大力支持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扩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占比,在2018年基础上巩固和提高普惠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9%以上。严格依法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加强幼儿园保教质量建设,提高幼儿园教师素质,推动幼儿园教师全员持证上岗。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力争2019年全市所有区县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国家督导认定。加快开发新区、新建小区配套中小学建设,积极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稳妥实施高考制度改革,加大对远郊区县的指导,研究解决教室、师资等改革配套保障问题。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构建产教对接机制,创新办学体制,优化发展生态。积极推进重庆中医药大学审批工作。
四是推进文化旅游惠民。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发射新塔、青少年活动中心、“两江四岸”和两江岛屿文化设施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城市文化新地标。扎实推进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推进十八梯、磁器口、龙门浩、金刚碑等7条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缮。启动大田湾体育场、文化宫、大礼堂文化风貌改造工程。加快推进三峡老街等一批项目建设。组织展演川剧《江姐》、话剧《红岩魂》等优秀剧目,促进地方剧发展,通过优秀文艺作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旅游景区的厕所革命、标识标牌系统升级、信息化改造和旅游市场整顿。
五是持续实施健康工程。启动实施“健康中国人行动计划”,健康素养水平达18%以上。加快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扩大“三通”医共体、薪酬制度改革等试点范围,县域内就诊率90%以上。积极参与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加快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完善疫苗全程可追溯和温控体系,启动地方病3年攻坚行动。大力实施“六个身边”工程,建立健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办好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重庆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等大型赛事,启动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建设一批社区体育文化公园,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活动。
六是加强养老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千百工程”,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站400个、市级示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40个。鼓励建设小型社区养老院,大力引入高端养老服务机构,培育新型健康服务商业业态,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丰富养老养生产品供给,公建公营床位数占比缩小到60%以内。加强人口问题研究,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建设医疗养老联合体,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继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参保全覆盖。深化按人头、按床位日付费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动医保药品带量采购。开展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加大对区县城镇危旧房改造的支持力度。此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训和扶持力度,强化安全监管。
(五)统筹保护碧水、蓝天、绿地,筑牢绿色发展本底。全面贯彻落实全市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动员大会暨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推动全域绿色发展,实施长江生态环境系统性保护修复,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经济带。
一是持续推进生态修复治理。扎实推进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持续开展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快实施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做好耕地河湖休养生息,统筹开展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土地整理复垦、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生态修复工作,完成湿地人工修复4500亩。持续推进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整治,完成《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推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实施营造林600万亩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9%以上。要结合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提速落实三峡后续规划,强化消落区“八乱”治理,加快推进消落区综合治理一期项目建设。
二是聚力抓好污染防治。坚守阵地、巩固成果,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扎实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同时统筹兼顾,避免处置措施简单粗暴;着力增强服务意识,帮助企业制定环境治理解决方案。持续开展碧水、蓝天、绿地、田园、宁静“五大环保行动”,主城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稳定在300天以上。纵深推进河长制,全面实施“一河一策”,统筹推进“清四乱”等专项行动,持续推进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加快农村小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确保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总体保持为优,国家考核的42个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0.5%。加快推进主城区雨污管网分流改造和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建设乡镇污水管网1790公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4%以上。
#p#分页标题#e#三是切实加强源头防控。积极推进“三线一单”实施方案,全面实施生态红线保护管控,全面推进勘界定标工作,严格落实产业环境准入制度,常态化开展环保督查。全面落实环境保护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抓好“增量”控制和“存量”问题整改落实。深化刑责治污、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等制度,建立企业环境信用“红黑名单”,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加强全市自然资源集中统一管理,严格“三区三线”管控,稳妥退出各类保护地矿业权。深化乡镇环保机构改革,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环境监测网络。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让市民充分享受优美生态环境。
(六)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城市提升、区域协同,塑造协调发展格局。切实抓好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两个基本面,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断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努力实现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一是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统筹推进“五个振兴”,实施“五沿带动、全域整治”行动,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完成100个美丽宜居村庄和20个大美乡村示范片项目建设,提速建设万州、黔江、渝北、长寿、南川、梁平等6个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和石柱、永川、奉节、南岸、铜梁等5个乡村振兴单项试验示范区。支持推动忠县等区县创建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支持丰都、潼南等条件较好区县建设畜禽养殖、食品加工示范基地。加强农村聚居点污水集中处理,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37.5万户。完成40万头生猪当量养殖污染治理。实施2.4万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实施30万亩农田灌溉(包括1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等农田水利工程,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新建高标准农田100万亩。持续开展特色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推动3万户农村危房改造,扎实推进农村旧房整治提升,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快培养一支高素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二是持续推进城市提升。全力推进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109公里岸线关键节点工程动工建设,积极开展停泊船舶、货运码头专项治理和朝天门旅游码头搬迁提升。加快朝天门片区治理提升、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广阳岛片区、科学城、“四山”保护提升等重点专项编制实施。大力实施“清水绿岸”治理,全面开工并有序推进溉澜溪、盘溪河、花溪河、跳磴河等20条河流治理提升工作。持续开展48段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实现长治久清。高水平建设海绵城市。重点攻坚改造老城区内脏乱差的棚户区,计划改造棚户区5万户。加强房地产市场供需双向调节,保障刚性需求、支持改善需求、遏制炒房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持续深化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加快推进城市管理大数据中心和综合行政执法智慧平台建设,完成所有远郊区县与市级平台的数据共享对接,在全市范围推行“马路办公”。
三是突出抓好区域协同。健全区域政策体系,研究制定财税、金融、土地、产业、投资、环保等配套政策。强化市域统筹,健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体制机制,补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短板。健全区际工作协调机制,促进产业布局、基础设施、文化旅游等领域一体联动。加大对城口等革命老区、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区县加快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主城九区和渝西片区培育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和壮大城市经济,集聚创新、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提速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和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大力实施一批牵引力大、带动性强的互联互通、产能合作项目。加快大渡口等老工业城区转型发展,支持南川、万盛经开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綦江、北碚等全国采煤沉陷区转型发展。加强渝东北片区区域发展研究规划,建立统筹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推动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大力发展林下产业、生态旅游、生物医药等生态经济,加快巫山脆李、奉节脐橙等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巫山红叶景观提质增效。打造大三峡旅游升级版,支持万州等地开展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先行先试,支持垫江、城口、奉节、秀山等全国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突出渝东南片区民俗和生态优势,做大做强精品旅游、休闲农业和民俗品牌,加快建设烤烟、中药材等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走廊、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走廊和特色资源绿色加工走廊,支持石柱建立中药材专业市场,积极协调推进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建设。
#p#分页标题#e#做好2019年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监督下,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勇于担当、敢于斗争,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确保全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