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联合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对外发布了一份名为《投资人力资本,拥抱人工智能:中国未来就业的挑战与应对》的研究报告。在这篇报告中,研究课题组对比中外、调研一线企业、并且走访了广东、江浙等制造大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分析了人工智能对于中国就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投资人力资本,拥抱人工智能:中国未来就业的挑战与应对》的第二章对比了中外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与特点。课题组分别从科研产出,人才储备,核心技术、关键硬件和元器件,产业布局,产业投融资五个部分,纵向和横向对比了中国与国际人工智能发展的水平以及特点。一言以蔽之,虽然我国近些年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但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
报告的第三章对比了中外人工智能产业政策。课题组着重列举了美国、英国、德国和欧盟作为国际范围的对比研究对象,指出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列为战略发展目标,并投入了巨大的财力以支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在近些年密集出台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例如给予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税收优惠,财政支持等举措,更在2017、2018连续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人工智能,可见中国政府要把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决心。
报告的第四章从理论上分析人工智能对就业可能会产生的影响。课题组以史为鉴,以从蒸汽革命开始的专业化分工现象为基础,并结合一般经济学原理和现实情况,从理论上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就业产生的潜在影响。具体说来,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随行业的差异有所不同,在人工智能取代重复性强、程式化程度高的工作的同时,也会对工作岗位产生扩大需求和创造岗位的积极影响。
报告的第五章,也是本报告的重点,便是在讨论人工智能对中国的未来就业可能会产生的影响。课题组从宏观的视角以及产业的视角讨论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在宏观视角下,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对经济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城镇化、老龄化和少子化)以及劳动就业结构产生影响,综合来看,人工智能的兴起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期,即使会遇到一些挑战,我们也应该一如当年“入世”的模样,积极拥抱而非“谈虎色变”。
课题组也通过走访广东、江浙等传统制造大省研究“机器换人”的情况,调研得出结论: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已经深入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从生产、流通到销售都越来越趋于数据化、智能化,并且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对劳动力的替代已经达到可观的规模和速度。
在分行业的视角下,课题组以零售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教育服务业、医疗服务业、交通物流业五个行业作为重点研究行业,通过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讨论了人工智能对这些行业的影响。报告指出,通过人工智能的技术,可以降低这些行业的单位营运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在本章节的最后,报告引用了陈永伟的报告,列出了各职业在未来20年内被人工智能代替的概率。
报告的后两章指出了中国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可能会遇到的挑战以及人工智能在我国发展应对建议。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更多阅读:
Accenture:调查显示企业不愿花钱对员工进行人工智能培训
报告:拥抱机器–AI与商业的碰撞
揭秘人工智能:商业领袖需要了解的认知技术
乌镇智库:2017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框架篇 )
艾瑞咨询: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展望研究报告(199it)
IDC&CAICT: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人3.0新生态(199it)
人工智能驱动型企业:后人工智能时代的工作、就业与雇佣关系
如何抓住机遇:利用人工智能为您的业务增值(附报告下载)
斯坦福:2017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
德勤咨询:人工智能与商业应用研究报告(199it)
Demandbase:人工智能在营销和销售行业的神话和现实
腾讯研究院:中美两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面解读(199it)
Integer Group:拥抱机器——当电子商务遇上人工智能
Allegis Group:人工智能与工作世界
全球AI中心:驱动中国AI崛起的5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