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产业转移 资本钟爱重庆版图

  

产业转移资本钟爱重庆版图

 
 

  2008年12月11日,西永微电园区,重庆惠普电脑生产基地奠基仪式首席记者 钟志兵 摄

  金融海啸初始几个月,沿海不少企业收入锐减,有的企业甚至破产倒闭,此时,不少企业为了寻找新的立足点,纷纷内迁,以求在低成本市场上有新建树,重庆,成为热土。与此同时,不少内地省市也纷纷出台政策吸引他们内迁、转移。而为了留住这些企业,并让这些企业新生,沿海政府也在想办法。只是现实带给这些企业的还是矛盾:初始回暖的经济面下,他们在生产线上还缺少工人来干活,在通过扩大内销来增加订单的战略下,对市场的拿捏还不是那么精准。资本该不该迁移,还是一个问题。

  现状点击

  这边,他们的业务做不完

  9月8日,熊东很忙,从8点多上班开始,招聘人员的审核、业务的对接、文件的审批……事情一个接一个。“分配到每件事上,最多半个小时。”熊东说。

  熊是重庆中天国际信息技术公司总经理,所在行业是软件外包服务,熊东办公室的窗外就是西永微电子工业园。熊东说,去年初,公司只有三四十个人,到今年初都上百个,还将招聘上百个程序员,达到200多人。“现在手上的业务多,做不完,最着急的是人才跟不上,特别是高中级程序员。”

  据重庆市电子商务协会相关负责人透露,自去年金融海啸以来,沿海地区不少中小软件外包服务企业倒闭,而内地的软件外包企业由于办公场地租金和人力成本相对较低,在业务上反而出现了较大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为企业转移带来了大量的业务。“项目多了,今年三四月份,我们还到日本去招聘了一批软件人才,这些人现在成了骨干。”熊东说。

  那边,他们的企业关门了

  和熊东的公司忙得热火朝天相反,在广东省东莞市,一些重庆籍的出租车司机因为生意冷清准备回乡。“生意比往年几乎降了一半,我已经打算回重庆发展了。”9月4日,在广东省东莞市开出租车的刘小东说,他是重庆云阳县人,十年来,他一直在东莞市开出租车。

  东莞市是珠三角知名的制造基地,已被外界称为“世界工厂”,在这次金融海啸中,受影响较大。9月4日,刘小东说,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一个月下来能挣上五六千元,现在的收入也就三千多元。

  受影响的不只是刘小东。他透露,金融危机前,从东莞市到深圳港口高速路上,全是集装箱运输车,经常塞车。“从去年国庆节后,突然不塞车了,最开始我们还高兴,认为跑得快,谁知,没有了集装箱运输,坐车的人也就少了。”

  这样的说法得到了石碣镇上不少企业的认可。石碣镇隶属于东莞市,是全国有名的电子强镇,生产的九种电子产品产量世界第一。“特别是在今年第一季度,我们几乎是在休息。”工厂位于石碣镇中心工业区的东莞强盛电线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那是首次遇到这样的日子。石碣镇的半年数据显示,其今年上半年工业总值同比下降在20%以上。一份民间数据显示,东莞市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倒闭了1600多家企业,剩下的不少企业也大举裁员。主要原因是海外订单减少,竞争压力增大。这样的境况,远在东莞千里之外的浙江省义乌市不少商家也遇到了。位于义乌的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公司市场部经理张奇真透露,在今年初,的确有些经营不好的义乌小商品企业关门。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1

  

产业转移资本钟爱重庆版图

 
 

  重庆小商品市场吸引了许多义乌商人的目光记者 欧阳祖兵 摄

  资本内迁

  外地渝商 移居重庆的早行人

  当沿海企业在艰难前行的时候,内地的洼地效应也开始显现。在金融危机刚刚冲击沿海地区的时候,就有一群土生土长、在外打拼出一定成绩的重庆人发现,重庆不仅是避风港,而且也有新机遇,于是,他们成了资本迁徙来渝的早行人。

  广东省重庆商会秘书长吴鲸容透露,去年来,广东重庆商会的企业,总共回重庆投资超过20亿元,这个数据比此前总额度的2倍还多。其中在渝北区开工修建的服装城就投资3亿多元,目前30多名商会会员已经签订了入驻协议,一旦建成,铁定入驻。这个服装城以服装、服饰加工为主,年加工能力超过百万件(套),产值达5亿元,产品销往重庆及周边地区。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不断有外地的重庆商人回渝投资,除广东外,还有来自上海、温州等长三角地区,来自沈阳、长春等东北地区以及北京等地方的渝商回渝投资。吴鲸容表示,他们回重庆的原因之一是在金融危机下,沿海成本较高,出口压力增加。

  知名企业 纷纷落子重庆

#p#分页标题#e#

  不仅是外地渝商,一些知名的国际巨头和国内大腕也纷纷把产业向重庆转移。8月初,惠普和富士康两大世界五百强企业正式决定落户西永微电子工业园,建立电脑生产基地,一旦建成投产,将形成年产2000万台外销笔记本电脑的生产能力,带动进出口总额超过400亿美元,这相当于重庆目前进出口总额的4倍。

  重庆市电子商务协会的数据显示,全球有70%以上的笔记本电脑产自中国。在此之前,几乎所有为世界知名笔记本电脑厂商代工的企业都集中在我国台湾以及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在去年来,像惠普和富士康这样的知名企业,同时出现在重庆投资版图上的并不在少数,比如上海双钱集团重庆250万条汽车轮胎生产项目、东方希望集团20万吨醋酸项目等等。

  这些企业的到来,一方面是重庆本身在政策、环境上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另外一个也和金融危机息息相关。而且在他们的带动下,有一大批企业也会跟随而来。重庆工商大学区域经济专家韩渝辉教授说,仅工业信息化一块,就给重庆软件行业带来不少订单,这也就是为什么重庆中天的熊东有做不完的业务的原因。

  去留争战

  内地 派专门机构沿海抢企业

  吸引沿海企业的不仅是重庆市,内地省市其实也在抓紧金融危机带来的这个时间窗口吸引着沿海企业迁徙。

  9月4日,就在记者在当地采访之际,东莞国际家具节开幕,下午的论坛上,河北省香河县的一个家具商场成了论坛的主角。论坛策划机构九合飞一公司董事长汪飞介绍,由广东家具商会一企业家在香河县投资建立亚太国际家具材料城,总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对此,广东省家具商会理事长刘永康认为,如此大规模的一个市场,吸引了广东家具的原材料商先迁过去,制造商也就会跟着过去,因为家具厂商的7成成本是原材料。

  “当时有消息说广东、上海、福建和浙江四省市即将转移出来的产业超过了1.4万亿元,于是众多的地方政府展开积极的争夺。”重庆市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勇说,在“百度”输入“产业转移”,立即会发现河南、江西、安徽、四川、西安等众多内地省市都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在东莞市,几乎内地每个区市县政府都建立了办事处,派了专人负责招商。李勇说,去年,金融海啸袭来的时候,慌了神的沿海企业家,一夜之间,心头似乎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转移到内地去,沿海省市政府把这种情况称为“资本北上”。

  沿海 出优惠让企业内部转移

  “就在内地吸引沿海资本转移的时候,沿海省市的欠发达地区并没有闲着。”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曾国平教授说,早在2005年,广东省就提出了“双转移”战略,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最开始,这样的转移并不被企业看好,而今年3月份以来,沿海当地的企业比较支持。

  石碣镇镇长王伟东告诉记者,执行广东省和东莞市关于“双转移”政策,他们专门在粤北的兴宁县建立了石碣产业转移工业园。据介绍,以东莞市为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政府出台多条政策挽留企业,比如企业融资优惠、税收减免、出口补助和搭台开展销会推销产品等等。据南方日报报道,至2009年第一季度,广东的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已增至32个,建成项目693个,投资额达586.08亿元。

  出台这样政策的并不止广东。“义乌也有些厂家在转移,但大部分都还在江浙地区。”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公司市场部经理张奇真说,比如说江苏北面,宿迁、徐州和连云港这些地方,相对于江苏南部以及浙江来说,这里的劳动力成本较低,但这里离义乌市又比较近,有高速路,有铁路,并且出口也方便。

  而且企业的想法也与政府的内移政策得到吻合。“向内地转移,综合成本太高了,并且无法速战速决。”义乌市饰品协会副会长、浙江美联工贸公司董事长张约爱说。在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集团公司市场部经理张奇真告诉记者,“主要是运输半径太大,一旦海外市场好转,运输周期变长,成本增加,本来利润较低的小商品,可能就会出现亏损。”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2页

  

产业转移资本钟爱重庆版图

 
 

  厂房门口放着招工牌,无人问津

  现实困境

  回暖现曙光 又见用工荒

#p#分页标题#e#

  一位东莞市政府的官员透露,在前不久召开的扩大出口保增长座谈会上,副市长江凌表示,金融危机对东莞的影响已经见底,出口增长前景有望逐渐好转。但是,目前却遭遇用工荒难题。

  9月3日下午2时许,在东莞市石碣镇中心工业园区,东莞强盛电线公司门口,一辆集装箱柜货车正被卸载,一辆叉车来回的把铜缆卸载到仓库,厂房内机器轰鸣,在园区大门口,张贴的招工告示已经被日晒雨淋得有些字迹模糊,而在厂门口的招聘书还是崭新的。离强盛电线公司步行不足1公里处,是太阳诱电(广东)有限公司和华容电子(广东)有限公司,石碣镇政府网站显示,前者的圆柱型电阻器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后者是台湾知名上市公司在石碣设立的子公司,是世界第二大电容生产公司。9月3日下午2时40分左右,记者在太阳诱电(广东)有限公司厂房外听见,里面马达轰鸣,透过铁丝网看进去,一位园艺工人正在认真地修剪花木。在华容电子(广东)有限公司后门,一群下班的男女工人正三三两两的围着重庆酸辣粉、陕西大面和四川串串等三个摊位吃东西。在前门大门口,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前放着招聘告示,需要招聘生产线作业员200名。在石碣镇的两家人才服务中心,记者看到墙上花花绿绿的贴满了招聘广告,招聘规模从三五人到五百人之间。

  一名在东莞投资电子厂的重庆商人赵勇告诉记者,这次招工难的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在8月初的时候,他回了一趟重庆老家,发现当地的农民工都无法出门,当地政府正积极地给他们做培训,提高技能,并且鼓励自我创业,有不少人原来是工厂里面的小头目,现在自己在老家开着小作坊。“除非持续的订单走高,否则短时间很难吸引成熟的技术工人。”

  “目前到底是回暖,还是传统旺季造成的,我也说不清楚,只有等等看。”赵勇透露,虽然说用工荒,但是招聘的时候给出的薪酬并不敢开高。这样的说法得到了其他企业的证实。华容(广东)电子的招工告示上显示,招收的操作工人,限女性,月薪1600元。一名在当地打工的重庆员工周芳告诉记者,这样的薪酬和往年相比,有所下调。

  “这说明企业心头也没有底。”重庆大学曾国平教授分析,通过多种渠道的调研表明,今年来,虽然有回暖的迹象,但是订单变小了,订单数一般都在两位数,往年都是三位数和四位数,并且竞争变得比往年更激烈,利润更薄,所以工厂只有压缩员工工资。

  在石碣镇上,多种迹象还表明这个地方还受着金融海啸的影响。9月3日下午3时许,政文路上,对街有5家比较大的广告印刷公司门面,其中三家关闭着卷帘门,还有两家的员工无所事事,有的在睡觉,有的在玩扑克牌。在石碣镇的一个较大的商贸城,三条街,加起来的购物者还不到10人。在镇政府附近的几条支路,不少楼下都贴着房屋出租。一名叫张芳的老板娘告诉记者,自己有3间房屋,半年都没有租出去了,即便降价,也没有人租。所在的这条街上,在2007年初,几乎是人满为患。

  市场难拿捏 内销难度大

  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一些沿海的企业,开始从事出口转内销的工作。在浙江美联工贸公司董事长张约爱看来,出口转内销,并不一定能水到渠成,部分在国际市场上游刃有余的义乌商人们,内销后却有些拿捏不准。就以耳环为例,一般外国人都喜欢样式比较夸张的耳环,在重庆,并不清楚女孩们喜欢夸张的还是乖巧的。“没办法,只有什么都做一点,先试试市场反映,比如说将销往国外的夸张耳环缩小拿到内地,并配合一些比较小巧的耳环来卖。”

  义乌市川木日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陶建峰说,刚好在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他成立了新公司,主要是把日本工厂生产的日用品卖到国内,现在他是日本家居用品在中国最大的代理批发商,而他另外的一个公司则是生产内衣,主要出口欧美,给一些国际品牌做代工。刚开始批发日本家居产品的时候,很困难,最主要的是来自收账款,按照出口贸易的经验,商家只需要在其他企业招标的时候投递标书就行了,但是到了内销的时候,需要自己建立品牌,如果发展经销商,当要求对方每次款到发货,对方往往会拂袖而去,因为国内的经销商往往喜欢拖欠供货商的货款。最后只有妥协,按照最迟不超过3个月结账一次。这和国际贸易不一样,国际贸易往往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专家观点

  回暖更考验政商智慧

#p#分页标题#e#

  “矛盾的不只是沿海企业,还有重庆企业。”重庆大学曾国平教授告诉记者,当重庆的招商人员为又引进一家大企业进驻重庆而高兴的时候,广安、宜宾、恩施等重庆周边城市正积极在重庆拉企业过去投资,再加上沿海政府对沿海企业的挽留,金融海啸从发生到现在,对于内地比如重庆这样的地区,考验加大。

  有人的地方就有资本,有资本的地方就存在流动,因为流动,资本才能增值。曾国平教授认为,资本从沿海转移到内地,是流动;在沿海内部转移,也是流动;即便是矛盾着的资本,也是为了更好的流动。对于内地城市来说,只有建立起资本的配套工程,形成资本进入的价值洼地,流动才是现实的,而配套工程不能大而全。比如说重庆,就要找准自己的强项,有针对性地重点打造几个产业集群,只要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不愁沿海的企业不过来。

  化解矛盾,仅靠内地一处是不行的,曾国平说到,借助这一轮金融海啸,实现资本的转移,产业的升级,还要从全国层面来布局,这更加考验政治界和商界的智慧。对于沿海一些地区,在考核上,不应该过于强调GDP,而是应该看新产业、新技术对GDP的贡献是否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本组稿件由记者 柴伟 采写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3页

it="20,0">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